还原氧化铜的练习1

阅读: 评论:0

                  氧化铜还原反应实验操作与装置
1、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一氧化碳,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下图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时,在点燃C处时,酒精灯前必须先通一会儿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
2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以排除对下面实验的干扰。
3)若实验时,需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则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4)若实验时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则证明原气体中一定  含有一氧化碳。
2、下图中,a是纯净气体,b是黑粉末为氧化铜或炭粉或氧化铜与炭粉的混合物。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a为二氧化碳气体,在C处无变化,d的出口有可燃性气体导出,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黑粉末为氧化铜,实验中黑粉末变为红,C处无变化,则a      d中的现象为               
(3)C中的白物质变为蓝,d中无明显现象,则a      ,黑粉末为     
(4)C中的白物质变为蓝,d中出现浑浊,则a      ,黑粉末为     
3.下图所示装置可以验证某混合气体(无无味)是否含有CO2CO
请回答下列问题:(1)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      ,B装置中的试剂是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3)如果没有B装置,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4、如右下图所示,XCOH2CO2的一种,将X通入装置进行实验,(加热时,用酒精灯或喷灯),回答下列问题:
(1)XCO时,实验过程中A处观察到的反应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实验时AB中无反应现象,C中出现浑浊,则X     
3)若实验过程中B处物质由白变蓝,则X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无气体可能含有COCOH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不变;②通过灼热的CuO时,固体变成红;③通过白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晶体;④通人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CO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一定含有HCO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HCO,可能含CO 
监测换热器D.根据①④可推断实验过程中一定有CO生成
6、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N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当该气体通过紫石蕊试液时,没有变,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有红的物质生成,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一定不含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7、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typec转usb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只含C
CCuO
③有黑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
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完全,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请回答:
①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则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写出化学式);
8、下图是利用锌粒与盐酸反应制取纯净氢气,并用以测定水的组成的实验装置 (1)装置B的作用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D中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E中放有无水CaCl2,用来吸收生成的水,若反应后D的质量减少1.32g,E的质量增加单向排水阀1.485g,试通过计算求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9、为了确定三种可燃性气体;CH4H2、和CO(简称试验气),分别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把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AB两个洗气瓶(如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液体是            。 装置B的液体是           
(2)若装置A的质量增加,B的质量不变,
则试验气是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装置A的质量不变,的质量增加则试验气是            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若装置A、B的质量都增加,则试验气是            珠光膜,若B的质量增加2.2g,则A的质量增加            g。
10.右图,反应管中装有氧化铜,U型干燥管中装有无水CuSO4,广口瓶中装有澄清的石灰水,向反应管A中通入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的混合物,试根据以下现象判断:(无水CuSO4遇水变蓝)
1)若C中无现象,A中黑变为红,B中白变为蓝,则原气体中
含有            气体。
2)若A中黑变为红,B中无明显现象,C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含
                        的混合气体。
3)若A中黑变为红,B中白变为蓝,C中出现浑浊,则原气体中可能是    的混合气体或          的混合气体或        的混合气体。
4)此装置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改进?                   
11.有一种无混合气,可能含有H2COHClCO2N2中的一种或多种。现将该气
体经下列处理:
(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澄清石灰水时,气体明显减少,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            。(填化学式)
2)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3)最后收集到的少量气体是          。(填化学式)
12.为了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2COHCl组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
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             
1)装置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你所选择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所选最后一个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装置在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省略你所选择的第二个装置,则不能验证出的气体是______
6)简述该实验尾气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装置A中挥发出来的HCl压力表接头;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的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学生在验证CuOCO反应产物时,在装置E中加入了一种试剂.你认为该试剂是___________
14.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气体产物是什么,提出下列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可能是一氧化碳然后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请你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若不严谨,请作补充。
金属焊接
2)请你对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予以评价。
15.将30g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23g。求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
16. 现有21.5克黑粉末,强热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一种红物质和一种气体。把该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2.5克白沉淀。试推测原黑粉末的成分,并计算各成分的质量。
17.有一包由氧化铜和木炭组成的黑混合物,其质量为10克。将其置于硬质试管中加热到高温,使它们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测得固定的质量减少了22克,则原来混合物中木炭的质量可能是( 
①06    ②l2    ③22      ④20
18H2CO具有相同性质的一组选项为(    )
 (1)都是化合物  (2)都有剧毒  (3)都难溶于水
(4)都有可燃性  (5)都有还原性(6)燃烧后产物相同
A(3)(4)(5)    B(4)(5)(6)  C(1)(4)(5)    D(2)(4)(5)(6)

本文发布于:2023-05-20 13:2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69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实验   装置   反应   气体   粉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