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维液相谱
不倒翁玩具山药种植开沟机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6期
摘要: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效果与碳和氧化铜的质量比、混合的程度及加热的温度等许多因素有关。本文从该实验对反应物的不同质量比、不同种类的碳、不同纯度的氧化铜等实验条件进行实验探究, 通过对产物铜珠的颜和颗粒大小的观察, 得出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课堂演示实验方案。
碳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教材[1]为说明单质碳的重要化学性质——还原性而设计的一个演示实验。
这是初中化学中第一次接触的最经典的高温固相反应实验,其成功的实验表象依次是(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反应物出现红热;(3)冷却后看到红光亮的铜珠。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所观察与分析得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得失氧的情况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很多化学教师在做这个实验时很难把握成功的关键,大多数只能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黑粉末变成砖红粉末(Cu2O)的现象,难以看见大颗粒的红、光亮的金属–铜珠生产,这就影响了课堂的直观教学,教师失去了从实验事实启迪思维的依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对此反应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反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除温度影响外,湿度、反应物质量比及混合程度也是影响本实验成败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验中到了操作较为方便的实验方法。 半自动打包 1.对碳还原氧化铜原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缓冲块 1.1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热力学理论认为一个化学反应的焓为负值就是放热反应,为正值则是吸热反应,查得数据如下:
CuOH=-107.3 KJ/mol CO2 H=-185.2 KJ/mol
计算得C+2CuO=2Cu+CO2 ↑ H=-77.9KJ/mol
计算结果小于零,可见碳还原氧化铜是放热反应。
秸秆人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