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开发
发送端
1∶2分波器
发送线路1
发送线路2
光电探测电路1
光电探测电路2
5/95分波器
插销螺母5/95分波器
1×2光开关
数字调节器接收端
判决电路
CCM
背板
接收线路1
接收线路2
蓄电池模拟器
图1 OP 保护原理
优化定制整体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IP 包的分组复以路由器技术为核心,具备伪线仿真(Pseudo Wire Emulation ,PWE )、同步等能力。相比传统网络,IPRAN 有着端到端IP 化、网络资源利用率高、标准成熟、互通性良好以及多业务融合承载等IPRAN 采用成熟的IP 组网技术,同时融合了传统传输网络的管理理念,是实现移动与固定宽带业务统一承载的重要手段。 IPRAN 中均采用MPLE TE 隧道承载业务。具有高性能的保护技术,双向转发检测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BFD )+HSB Hot-StandBy )保护可以实现端到端50 ms 以内的倒换性能。对于MPLS TE 隧道,在计算出主用链路状Link-State Packet ,LSP )路径后,会再计算一HSB 路径,两条路径形成主备工作关系。若
主备LSP 路径同时故障,该MPLS TE 隧道需要重新发起LSP 路径计算,隧道链路完成时间取决于网络拓扑复杂度及路由规则。对于收敛时间为秒级或分钟级的网络,主要面向移动业务承载,同时提供二、三层通道类业务承载。随着移动通信日趋宽带化和基于时分复用模式(Testing Data Management/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 ,TDM )的MSTP 系统无论从容量还是技术上都无法满足移动回传的需求,建设新型的分组化移动回传网络势在必行。 4 IPRAN/OTN 网络保护
OTN/WDM 网络中有通道光层保护,IPRAN 有隧道HSB 保护。日常维护工作中,经常出现光路链路中断等问题,光路频繁中断或拔插尾纤有可能引起业务闪断,针对此情况需考虑修改IPRAN
smdv-17
2022年1月25日第39卷第2期
29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
Jan. 25, 2022, Vol.39 No.2
石 亮,等:基于OTN 叠加保护的IPRAN
隐患防治技术研究
网络保护[5]。
网络拓扑组网如图2所示,IPRAN 两台核心与两台县区汇聚设备呈“口”字型对接,其中两台县局汇聚设备上联到两台核心设备之间的链路由两套不同的OTN 系统承载。
市区核心-1
市区核心-2
OTN-厂家A OTN-厂家B
县局汇聚-1
县局汇聚-2
图2 网络拓扑组网
一般情况下,IPRAN 通过BFD 机制可实现快速检测,检测时间30 ms 左右,OTN 系统链路倒换时间为50 ms 左右。OTN 业务链路倒换时,IPRAN 系统数据业务同样可以感知到,并随之发生倒换。在OTN 系统光路主备用波道存在同光缆或同路由的情况下,如果光路中断,此时OTN 和IPRAN 均倒换就可能造成IPRAN 业务闪断[6,7]。
场景一:IPRAN 县局汇聚1—市区核心1、IPRAN 县局汇聚2—市区核心2的两个OTN 波道存在同光缆或同路由情况,当这部分光缆故障时,两个OTN 同时倒换,IPRAN 通过BFD 主备链路同时检测到异常,主备LSP 路径同时中断,造成IPRAN 业务闪断。
场景二:IPRAN 县局汇聚1—市区核心1、IPRAN 县局汇聚2—市区核心2的两个OTN 波道不同光缆,但两套波分系统都配置保护方式为非返回式。若其中一套OTN 系统发生过倒换且未回切,导致与另一套OTN 系统的波道同路由,此时的故障问题就和场景一相同了[8]。
分析以上两种故障场景,将两套OTN 系统承载IPRAN 业务的两条波道主用设置光缆路由不同,同时OTN 系统保护方式配置为返回式,由于IPRAN 等待恢复时间为5 min ,为避免同时回切情形发生,OTN 系统配置等待恢复时间为10 min [9,10]。
5 结 论
综上所述,在IPRAN 和OTN 叠加组网时,IPRAN 汇聚设备通过两套OTN 系统上行至核心,优先保证两套OTN 系统主备用波道处于不同光缆路由,同时设置OTN 等待恢复时间为10 min 、IPRAN 等待恢复时间为5 min ,保证IPRAN 倒换、LSP 创建、WTR 时间回切后OTN 波道再恢复原工作状态。参考文献:
[1] 卓 辉.面向5G 回传承载需求的IPRAN 网络演进方
案探讨[J ].通信电源技术,2019,36(5):194-195.[2] 何俊斌.PTN+OTN 传输技术在城域传送网中的应用
略论[J ].中国新通信,2021,23(11):100-101.[3] 尚 立,袁欣雨,张志钦,等.基于OTN 技术的光
路自动保护倒换可靠性分析[J ].光学与光电技术,2021,19(3):95-99.[4] 张祥飞,左 超.IPRAN 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J ].
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5):45.
[5] 李 磊.OTN 系统技术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作用分
析[J ].数字通信世界,2020(9):28.
[6] 丁成章,丁 禹.IPRAN 业务障碍定位与测试的实践
探索[J ].通信与信息技术,2021(6):38-39.
[7] 李一佳.IPRAN 技术作为综合承载网的实践探讨[J ].
电子世界,2021(1):73-74.换热器清洗
[8] 郭晓明,李伟伟.新业务驱动IPRAN 网络升级演进
的思考[J ].通信世界,2020(16):44-45.
[9] 屈琴书.分组业务在OTN 上传输的研究[D ].武汉: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09.
制钢[10] 安 伟,周 勇.分组业务在OTN 上传输的研究[J ].
中国新通信,2020,22(20):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