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在铜炉渣缓冷工艺中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mbr污水处理设备博鼎包达标冷却系统在铜炉渣缓冷工艺中的应用
静电线王奇
圆钢矫直机【摘 要】介绍了铜炉渣的缓冷工艺特点、影响因素及缓冷效果的衡量标准;简述了冷却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工作原理;描述了冷却塔的工作机理、结构组成和在冷却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冷却系统扩建前后炉渣缓冷效果进行的对比实验,进一步论证了冷却系统对炉渣缓冷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期刊名称】《铜业工程》
【年(卷),期】2013(000)002
【总页数】4页(P16-19)
【关键词】铜炉渣;缓冷;衡量标准;对比实验;冷却系统;浮选指标
【作 者】王奇
【作者单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江西贵溪33542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F811
1 引言
随着国内铜精矿资源的日益匮乏,炉渣选矿已成为现代化铜冶炼工厂回收炉渣中有价金属,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炉渣可视为一种人造矿石,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冶炼原料的特性及冶炼的操作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炉渣在放出时,为熔融状态,其中的有价元素及脉石矿物均为液相,并呈不均匀分布。如采用传统的炉渣水淬工艺,炉渣将在极短时间内转变为固相,使得炉渣中含铜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0.01mm 占80%),而无法通过常规磨矿工艺使其单体解离,达不到浮选法选铜的工艺要求。
根据炉渣的结晶生长特性,炉渣冷却由水淬急冷改为干渣缓冷工艺,也就是让炉渣得到充分缓冷(自然冷却),使铜的硫化物和金属铜的结晶颗粒长大,这是铜炉渣浮选的基础[1]。
在实际生产中,炉渣经铜冶炼炉口倾倒至钢渣包,由渣包车运至炉渣缓冷场,通过40h 的自然冷却和水喷淋冷却后倒出,成为铜炉渣选矿的原矿,后经过“破碎+磨矿+浮选+脱水”选矿工艺得到含铜品位达26%的铜精矿,返回铜冶炼系统。
2 缓冷工艺影响因素
炉渣缓冷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铜浮选工艺的生产指标。缓冷效果好,含铜矿物结晶颗粒粗大,嵌布粒度粗,铜物相与脉石矿物易于单体解离,有利于含铜矿物的富集。反之,将严重恶化浮选效果,降低回收率,甚至无法富集出合格的铜精矿。因而,提高炉渣缓冷效果,成为了炉渣浮选的关键[2]。
根据工艺矿物学原理和热力学定律,结合现场实际生产经验,总结了炉渣缓冷工艺的影响因素,具体如下:
(1)喷淋水水质。炉渣冷却主要是通过水的运输渗透带走热量,如果水中含杂质较多,将覆盖在渣包的表面和堵塞炉渣孔隙,抑制水的渗透和热传递,严重影响冷却效果。因此,要使炉渣缓冷达到最佳效果,最好使用清水。
(2)喷淋水水温。炉渣冷却依靠喷淋水的热传递进行降温,如果水温较高,将影响热量的传递效果,而且高温水将起到保温作用,阻止内部热量的传递和散发,阻碍炉渣的冷却,严重恶化缓冷效果。
(3)缓冷时间。炉渣矿物的结晶是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相变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如果缓冷时间不足,将会因强行翻包使未结晶矿物强制结晶,而降低目的矿物的嵌布粒度,影响选别指标。
从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含杂质少且温度低的清水是炉渣缓冷工艺喷淋用水的首选,也是提高缓冷效果的关键。然而,大量使用清水,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过量的冷却回水(含矿物质)还将导致外排水的产生,严重影响环境的保护[3]。
目前缓冷场喷淋水为车间循环水,而循环水中含杂质、矿泥及石灰较多,且温度高(约42℃),恶化了炉渣冷却效果,不利于炉渣缓冷工艺。针对车间循环水的性质和炉渣缓冷的要求,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发现在炉渣缓冷工艺中使用冷却系统将有效改善循环水的水质与水温,提高冷却效果。
3 缓冷效果衡量标准
衡量铜炉渣的缓冷效果的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缓冷后炉渣中含铜矿物的嵌布粒度及各粒级含量。含铜矿物的嵌布粒度的粗细直接决定着其可选性和选别指标的好坏。嵌布粒度越粗,可浮性越好,富集比越大,回收率越高。反之,越差。嵌布粒度的物相分析是检验炉渣缓冷效果的一个关键指标。
(2)缓冷时间。缓冷场的渣包位数是固定的,在炉渣量不变的情况下,各渣包的缓冷时间是一定的。如果炉渣需要的缓冷时间较长,大于已确定的缓冷时间,翻包温度将高于正常的翻包值,也就意味着钢包内的炉渣未充分冷却,还存在熔融炉渣,如强行翻包将会导致“红包”、“大块”和“锅底铜”等异常现场的发生,如遇水甚至出现“放炮”事故,严重危害生产安全。所以,在相同翻包温度的情况下,缓冷时间越短越好。
(3)翻包状态。铜炉渣经过缓冷工艺后,由渣包车倾倒至渣场翻包点,由重力作用将炉渣粉碎。如果炉渣得到充分缓冷,将被粉碎成粒度在0~500mm 的小矿块,无熔融物。然而,如果得不到充分缓冷,粉碎后,将产生“整包”(未被粉碎的完整渣包)、“半包”(部分被粉碎)、“大块”(粒度大于500mm)、“锅底铜”等不合格物料。
总之,缓冷后炉渣含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缓冷时间短、翻包得到充分粉碎且无异常现象的渣包,其缓冷效果最佳。
4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由冷却塔、热水池、冷水池三大部分组成。该系统采用了温度及液位自动控制装置。
4.1 冷却塔的工作原理
冷却系统采用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是一种机力通风型冷却塔,原理是把冷却处理水压到冷却塔内的上部,再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淋洒布水,再通过布水系统均匀地淋洒布水,从而热水从塔顶落下,不饱和空气由塔下上升,在塔体填料间隙的流场中热水与不饱和空气进行冷热交换,空气把热量向上传递,热空气再由风机向外排出,然后得到水温降低的冷却效果[4]。
k2608
4.2 冷却塔的结构组成
逆流式玻璃钢冷却塔是由风机、塔体、配水、淋水装置及收水器等五大部分所组成。见图1 风机部分:采用冷却塔专用风机,具有风量大、风压适宜、噪声低、防腐蚀等特点。风机传动为电机直传,电机采用冷却塔专用封闭防潮户外电机:
图1 冷却塔结构
(1)塔体部分:逆流式冷却塔由支架、爬梯、导风板、面板、风筒、收水器及出水管等部件组成。塔体金属骨架采用酸洗磷化防腐处理。光盘封套
(2)配水部分:逆流式冷却塔采用玻璃钢托水盘,布水管采用Q235 -A 防腐处理管件及改性耐高温聚氯乙烯管件,配制喷头溅滴布水。
(3)淋水部分:逆流式采用改性高温聚氯乙烯塑料片制成。
(4)收水部分:采用收水器能保护周围环境,同时减少损失水量,常采用弧形斜折式,材质PVC 或FRP 和工程塑料定位块及PVC 拉杆组合,骨架采用钢制拼接组装。
4.3 冷、热水池脑根
冷、热水池均采用水泥浇筑而成。冷水池用于储存车间循环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的冷水,由自吸泵扬送至渣包位,作为炉渣冷却喷淋水。喷淋水经炉渣热传递后成为温度较高的回流水,从渣包内溢出,通过排水地沟流回热水池,与车间循环水混合后成为热水,再由自吸泵扬送至冷却塔冷却,完成一个循环。具体过程参见图2 冷却系统工艺流程图[5]。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14:1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5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炉渣   采用   冷却   效果   工艺   矿物   粒度   冷却系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