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三、单选题
1、废水的可生化性是通过试验去判某废水或某物质用( C )的可能性;
B .化学处理
C .生物处理
D .物化处理
A 、有机胶体
B 、悬浮固体及凝聚物
C 、乳化油
3、格栅的去除对象是( A )。
A .粗大漂浮物与悬浮物质
B .度
C .温度
D .无机物
A .城市采用的排水制度
B .水温、度、臭味和污水所含的固体物质
C .污水的物理性质
D .污水的化学组成
5、格栅每天栅渣量大于( ) 时,一般应采用机械清除方法。
A .0.2
B .1
C .2
D .0.5
6、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 )。
A .排砂复杂
B .沉砂中约夹杂有15%的有机物
C .工作不稳定
D .截留无机颗粒效果差
A .减少浓缩池负荷
B .减少曝气池负荷
C .保持曝气池内生物量
8、竖流式沉淀池与辐流式沉淀池相比,(C )。
A .去除效率更高
B .去除效率基本相同
C .去除效率低
D .占地面积大
9、污水所含固体物质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B )。
A .有机物、无机物和生物体
B .悬浮的、胶体的和溶解的
C .挥发性固体和溶解性固体
D .重金属和氮、磷
10、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数目( B )。
A .应根据污水流量和污染物的浓度确定
B .不应少于2个
C .不应少于3个
D .结合污水处理的远期规划,考虑将来处理能力有可能上升做出的预留
11、普通辐流式沉淀池进水水流( )。
A .由池的一端流入
B .速度在池中不变
C .速度从地中心向池四周逐渐加快
D .速度从地中心向池四周逐渐减慢
12、二次沉淀池设在( B )。
A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用于去除粗大的漂浮物质与悬浮物质,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B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物膜,它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用于沉淀去除活性污泥或脱落的生物膜,它是物理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D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面,用于去除动物油脂,它是物理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3、各项污水有机物综合指标5 BOD
、20BOD
、Cr COD
和TOD 之间的相关关系通常情况下是(
)
。 A .TOD >Cr COD >20BOD >5 BOD B .Cr COD >TOD >20BOD >5 BOD
C .TO
D >CODcr >20BOD >5 BOD D .Cr COD >TOD >5 BOD
>20BOD
14、活性污泥微生物增长曲线的四个阶段,哪一个阶段微生物活体数达到最高水平( B )。
A .适应期
B .对数增长期
C .减速增长期
D .内源呼吸(代谢)期
15、活性污泥的强吸附能力源于( C )。
A .反应器内水力扩散程度与水动力学流态
B .曝气系统的供氧能力
C .其很大的比表面积和组成活性污泥的菌胶团细菌使活性污泥絮体具有多糖新质层
D .回流污泥中活性污泥的活性
1.从细菌的生长曲线看,在( A )细菌对污水处理能力强,处理速度快。
A 、对数增长期
B 、平衡期
C 、内源呼吸期
2、沉淀法可去除水中的( B );
A 、有机胶体
B 、悬浮固体及凝聚物
C 、乳化油
3、格栅的去除对象是( A )。
A .粗大漂浮物与悬浮物质
B .度
C .温度
D .无机物
4、生物膜法是根据( C )原理发展起来的;
A .水体自净
B .土壤自净
C .生物自净
5、格栅每天栅渣量大于( A ) 时,一般应采用机械清除方法。
A .0.2
B .1
C .2
D .0.5
6、平流沉砂池的主要缺点是( )。
A .排砂复杂
B .沉砂中约夹杂有15%的有机物
C .工作不稳定
D .截留无机颗粒效果差
7、污水生物性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D)。
A.痢疾、伤寒和菌B.病原菌、病毒
C.肺炎克氏杆菌、肠道病原菌D.细菌总数、大肠菌及病毒
8、竖流式沉淀池与辐流式沉淀池相比,( B )。
A.去除效率更高B.去除效率基本相同
C.去除效率低D.占地面积大
9、以下关于电渗析处理工艺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电渗析处理工艺是膜分离法中的一种,在水处理领域主要用于消除度和有机污
B.电渗析处理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需要化学药剂,但不耗电能
C.电渗析处理工艺不需设置前处理装置
D.以城市二级处理水为对象,电渗析处理工艺水回收率可达90%以上
10、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形态有(D)。
A.总氮、凯式氮B.游离氨和离子态铵盐
C.有机氮和无机氮D.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
11、辐流式沉淀池具有( D )优点。
A.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施工简单,造价低
B.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C.耐冲击负荷,能去除黏附在砂粒上的有机物
D.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简单,排泥设备有定型产品简答
12、普通生物滤池地由(C)组成。
A.池体、滤料、驱动装置和沉池池B.盘片、转轴、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
C.池体、滤料、布水装置和排水系统D.池体、滤料、曝气装置和排水系统
13、活性污泥法是(A )。
A.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B.以土壤自净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C.在污水土地处理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imca
D.污水的厌氧处理技术
14、活性污泥反应进行的结果是()。
油管吊卡A.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
B.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
C.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微生物被消耗而死亡
D.污水中的无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以净化,同时活性污泥本身得到增殖
15、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净化污水的第一承担者是( C ),而摄食处理水中游离细菌,使污水进一步净化的()是污水净化
的第二承担者。
A.真菌,原生动物
B.真菌,后生动物
C.细菌,原生动物
D.细菌,后生动物
五、论述题
1、试比较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和各自使用范围。(8分)
答: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有分子态氧(O2)的存在下,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CO2和H2O;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使有机物分解并产生CH4和CO2的过程。
1)能耗:好氧处理因要保证混合液中一定浓度的溶解氧,需要进行曝气,因此能耗较高。厌氧不需要曝气,而且还可以产生可作为能源的沼气,能耗低。
2)污泥产量:厌氧微生物的增殖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因此厌氧法的污泥产量很低。
3)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好氧法:BOD5:N:P=100:5:1;厌氧法一般为BOD5:N:P=200:5:1,甚至可高达BOD5:N:P=800:5:1。
4)温度:好氧生物处理一般水温在15~30℃时效果最好,>40℃或<10℃会有不利影响,厌氧处理产甲烷菌的最适温度在35~40℃。
5)PH值:一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适PH在6.5~8.5之间,而厌氧处理的产甲烷菌的最适PH在6.8~7.2,且对PH的变化非常敏感,在PH<6.5或>8.2时产甲烷菌会受到严重抑制。
6)出水水质:好氧处理出水水质好,而厌氧处理出水水质差,往往需进一步利用好氧处理才能达到出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7)厌氧处理还有设备启动时间长,气味大,对NH4+-N去除效果不好等缺陷。
8)厌氧法的有机负荷高,适应范围广,可以用来处理高、低浓度的有机废水,还能降解一些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有机物。而好氧法对高浓度的有机废水需用大量的水稀释后才能处理。
悬挂式指示牌
2、简述污泥消化的目的及其类型
答:污泥调理、浓缩、脱水、焚烧
1)、在农业上应用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堆肥。堆肥是利用嗜热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水分好氧分解,能达到腐化稳定有机物、杀死病原体、破坏污泥中恶臭成分和脱水的目的。堆肥的缺点是在天气不好时,过程缓慢,且会产主臭气。
2)建筑材料利用
污泥可用作制砖与制纤维板材两种建筑材料。此外还可用于铺路。
矿石运输车污泥制砖可采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也可采用污泥焚烧灰制砖。制成的污泥砖强度与红砖基本相同。
对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有一定要求。当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由于干化污泥组成与制砖粘土有一定差异,应对污泥的成分作适当调整,使其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而焚烧灰的化学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利用污泥焚烧灰制砖,只需加入适量的粘土与硅砂即可。
3)污泥气利用
污泥发酵产生的污泥气既可用作燃料,又可作为化工原料,因此是污泥综合利用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的成分随污泥的性质而异,一般含CH4在50%~60%以上。
4)填埋
污泥可单独填埋或与其他废弃固体物(如城市垃圾)一起填埋。填埋场地应符合一定的设计规范。
5)投海
沿海地区,可考虑把污泥投海,投海污泥最好是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而且投海地点必须远离海岸。
投海的方法可用管道输送或船运,前者比较经济。污泥投海,在国外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造成严重污染的教训,因此必须非常谨慎。摩根轧机
3、试画出城市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图,并简要说明各工艺的主要作用。(9分)
答:城市污水处理的一般流程如下:
污水排放
格栅是用来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阀门的较大悬浮物,关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沉砂池从污水中去除砂子、煤渣等比重较大的颗粒,以免这些杂质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初沉池去除悬浮有机物;生物处理池用于去除能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二沉池分离活性污泥与水;出水经消毒后达标排放。二沉池污泥经污泥浓缩池初步浓缩后,部分回流,维持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剩余活性污泥经稳定、脱水后外运处置。
空心钢管
1、简述污泥的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目的。(8分)
答:污泥调理、浓缩、脱水、焚烧
1)在农业上应用较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堆肥。堆肥是利用嗜热微生物,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水分好氧分解,能达到腐化稳定有机物、杀死病原体、破坏污泥中恶臭成分和脱水的目的。堆肥的缺点是在天气不好时,过程缓慢,且会产主臭气。
2)建筑材料利用
污泥可用作制砖与制纤维板材两种建筑材料。此外还可用于铺路。
污泥制砖可采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也可采用污泥焚烧灰制砖。制成的污泥砖强度与红砖基本相同。
对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有一定要求。当用干化污泥直接制砖时,由于干化污泥组成与制砖粘土有一定差异,应对污泥的成分作适当调整,使其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相当。而焚烧灰的化学成分与制砖粘土的化学成分是比较接近的.因此利用污泥焚烧灰制砖,只需加入适量的粘土与硅砂即可。
3)污泥气利用
污泥发酵产生的污泥气既可用作燃料,又可作为化工原料,因此是污泥综合利用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它的成分随污泥的性质而异,一般含CH4在50%~60%以上。
4)填埋
污泥可单独填埋或与其他废弃固体物(如城市垃圾)一起填埋。填埋场地应符合一定的设计规范。
5)投海
沿海地区,可考虑把污泥投海,投海污泥最好是经过消化处理的污泥,而且投海地点必须远离海岸。投
海的方法可用管道输送或船运,前者比较经济。污泥投海,在国外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造成严重污染的教训,因此必须非常谨慎。
2、沉淀池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8分)
答:1)平流沉淀池是废水从池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水流在池内作水平运动,池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可以是单格或多格串联。池的进口端底部,或沿池长方向,设有一个或多个贮泥斗,贮存沉积下来的污泥。
2)竖流沉淀池
竖流沉淀池水流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其截留速度与水流上升速度相等。当颗粒发生自由沉淀时,其沉淀效果比在平流沉淀他中低得多。3)辐流式沉淀池是直径较大(20~30m)的圆池,最大直径达100m。中心深度为2.5~5.0m,周边深度为1.5~3.0m。废水从池中心进入,由于直径比深度大得多,水流呈辐射状向四周周边流动,沉淀后废水往四周集水槽排出。
4)从理想沉淀池的特性分析可知,沉淀池的处理效率仅与颗粒沉淀速度和表面负荷有关,与池的深度无关。
3、土地处理系统的主要形式及适用场合?(9分)
土地处理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慢速渗滤系统,适用于渗水性良好的土壤及蒸发量小、气候润湿的地区。
(2)快速渗滤系统,适用于渗透性非常良好的土壤,如砂土、砾石性砂土、砂貭垆坶等。
(3)地表慢流系统,适用于渗透性低的粘土或亚粘土,地表最佳坡度为2~8%。
(4)湿地处理系统是一种利用低洼湿地和沼泽地处理污水的方法,可用于直接处理污水和深度处理。
(5)地下渗滤处理系统,适用于无法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的小水量污水处理,如分散居民点住宅、度假村、疗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