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纳米线导电膜市场分析报告

阅读: 评论:0

银纳米线导电膜市场分析报告
一、纳米银线是一种ITO替代技术,相比ITO具有三大优势
1、较低的方阻值,适合中大尺寸触控屏应用
目前触摸屏使用的ITO Glass 方阻主流规格为60Ω/□,ITO Film 方阻主流规格为150Ω/□,上述指标对于10 寸以下的触控产品是完全够用的,但是在触控笔记本、一体化机(AIO)等10寸以上中大尺寸触摸屏应用中,存在触控灵敏度和抗干扰性变差的问题,应用显得吃力。
智能红绿灯控制系统2、具有良好的可弯曲性,适合柔性触控和显示应用
ITO 的易脆性容易造成阻抗稳定性将变得很差,导致ITO 主要集中在19寸以下中小尺寸触摸屏应用,而以纳米银线为代表的ITO替代技术具有良好的弯曲性适合柔性显示和触控应用。
3、较低的低成本
在触摸屏上游材料的成本中,ITO材料占据40%左右,随着触摸屏行业快速发展,对ITO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作为ITO主要成分的铟,不但价格随之不断上涨,而且未来将有告罄的危险,而以纳米银线为代表的ITO替代技术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基于上述三方面因素,ITO 替代技术成为近年来触控领域研究的热点,触摸屏行业有关厂商在积极研发能应用于中
大尺寸触摸屏且低成本的ITO替代材料。
二、ITO替代技术格局—纳米银线和金属网格是主流
目前,主要的ITO替代技术方案有金属网格(Metalmesh)、纳米银线(Agnanowire)、石墨烯(Graphene)、碳纳米管(CNT)和导电聚合物(PEDOT)等,应用领域定位在中大尺寸触摸屏。
五种ITO替代技术方案的优缺点、主要研发生产企业和技术指标等情况如表1、2、3所示。
表1  主要ITO替代技术方案
内衣生产资料来源:互联网、
表2  ITO替代技术优缺点及主要厂商
资料来源:互联网、
1、金属网格和银纳米线
金属网格和银纳米线两大技术阵营研发起步较早,技术优势明显,成本较低,在产业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是目前主流的中大尺寸触摸控屏发展方向。
2、石墨烯
石墨烯技术理论上的透光度及电阻性能很有优势,但是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具备量产条件,且制作导电膜后的实际方阻值目前仅能达到ITO导电膜的水平,成本较高,所以在产业化方面进展一直较慢,还有一些制备、镀膜等技术需要完善,但近年来产业化有加快的趋势。
8gggg
3、碳纳米管
纳米碳管工业化量产技术尚未完善,其制成的导电膜产品导电性还不能达到普通 ITO 薄膜的水平,成本较高,目前国内仅有一家企业宣称量产,实际情况不详。
4、金属网格和银纳米线技术优劣比较
从技术方面看:金属网格成本低,方阻值更低,能适应全尺寸触摸屏产品的需要,存在小尺寸可以看见网格的问题;银纳米线的透光率更好一些,在曲面应用时方阻值更稳定,较适合智能穿戴设备的应
用。总体而言,两种技术在阻值,延伸性,弯曲性等方面均可满足中大尺寸触控屏要求,但金属网格可以适应的触摸屏尺寸范围更大。
调速轮表4  金属网格与银纳米线技术优劣比较
技术优势劣势
金属网格成本低,方阻更低,小尺寸可见网格莫瑞干涉
银纳米线透光率更好,曲面时阻值稳定雾度问题
资料来源:互联网
从产业方面看:纳米银线印刷油墨包括纳米银线(线径约50nm、线长约 23μm)、调制溶液配方等,并非能直接取得,而是由Cambrios等少数专业纳米银线材料供应厂商垄断专利,因此原料成本更不易下降,这也是目前国内主要企业大力发展 Metal Mesh的原因。
三、ITO替代技术市场格局
挂裤架1、中大尺寸触控屏或迎来千亿级市场,ITO替代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教育培训等领域的人机互动需要中大尺寸的交界面。
其中,中等尺寸触控需求主要在大众消费电子领域,大尺寸触控屏需求主要集中在智能家居、智能设备领域,初步估计将有千亿级市场空间。
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含平板脑,触控笔记本、一体
机等,其近年来出货量及增速数据如图1、2、3所示。
图1  2011-2014全球平板电脑、笔记本、出货量及增速
图2  2011-2014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及增速
图3  2011-2014全球一体机出货量及增速
电力电子电容器
数据来源:Digital Research
2011-2014年,虽然消费电子的三个主要方向产品增速下滑趋势,但整个消费电子领域的触屏渗透率会不断增加。原因是传统厂商为了逆转近年来增速下滑趋势,将在各种产品

本文发布于:2023-05-19 06:24: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53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触控   尺寸   替代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