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扬声器土木交通I ENGINEERING&Tm>()RT:\TION
摘要: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建设工程领域中都在积极探索、推广电子投标保函。首先分析投标保证金在建设工程中的作用,指出纸质投标保函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设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实现电予投标保函的在线办理、在线提交、在线核验、在线理赔■申报等功能,规范电子投标保函购买和保费支付方式,为投标企业提供真实、合法、有效的电子投标保函,降低招投标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招投标效率,有效维护招标人的合法权益,净化招投标市场。 关键词:电子投标保函;规范:市场
I电子投标保函在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中的应用
■文/邱培善
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保证金具有金额大、管理责任风险高、资金占用周期长、退还程序烦琐等问题。2019年6月20H,住建部出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工程担保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筑业企业可以银行保函、工程担保公司保函或工程保证保险缴交投标保证金,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目前,投标人采用投标保函方式缴交投标保证金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仍存在纸质投标保函办理手续繁杂、真假难辨、评审效率低、索 赔困难等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2020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发改电(2020)170号)明确要求,大力推广使用保函特别是电子保函替代现金保证金,实现在线提交、在线查核。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应用电子投标保函是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1.投标保证金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的作用
建设工程投标保证金是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随投标文件一同递交给招标人的一定形式、一定金额的投标责任担保,是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
约束投标人的行为
投标保证金其实是对投标人的一种行为约束,其目的主要是保证投标人按照招投标法律法规参加投标,并在招投标过程中履行其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保
证招投标活动的严肃性。如果投标人参
加投标过程中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招
标人可以没收其投标保证金。
1.2弥补招标人的损失
投标保证金是保障招保人的合法权
益,减少因投标人的违法违规行为给招
标人造成的损失。如果投标人中标后拒
绝与招标人签订合同,或者是参加投标
后违反法律法规或招标文件的规定,
招标人可以没收其投标保证金来弥补
损失。
1.3可以侧面体现投标人的实力
防火拉链
投标保证金是对投标人流动资金的
直接考验。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要求采
用现金、支票或者汇票的方式支付投标
保证金,投标人参加投标就应准备充足
的资金,从而间接考察投标人的实力。
2.纸质投标保函在建设工程招投标
中运用的问题分析
自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
通知》以来,我国便逐渐加快了保函的
推行速度。纸质投标保函在招投标中应
用,大大简化现金投标保证金收取和退
还的繁杂手续,并从根本上解决投标人
因缴交投标保证金,导致大量资金被占
用问题,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但是,纸
网页电视
质投标保函在招投标应用中也逐渐暴露
出一些问题:办理手续烦琐,办理期限
太长,招标人索赔困难等情况。
2.1纸质投标保函办理及递交烦琐
投标人办理纸质投标保函,需要带
大量资料到金融机构(银行、担保公司、
保险公司等)现场办理,不同的金融机
构所要求的办理资料不同,并且需要一
定的审批时间。部分省市要求投标人在
项目开标前将纸质投标保函原件递交给
招标人,无形中增加了投标人的时间、
人员成本等,与减轻企业负担相关政策
智能鞋柜不符。
2.2纸质投标保函评审效率低、准
确率差
纸质投标保函真假难辨,部分地区
的招标文件范本中明确评标专家应通过
互联网且无须任何授权的情况下,通过
各金融机构的核实、验证投标
保函的真伪,同时对投标保函的保额、
有效期、格式等内容进行评审。釆用纸
质投标保函的投标企业数量多,评标专
家需要核实每家投标企业的纸质投标保
函真伪和保函内容,评审时间长而且评
审的准确率差。
2.3纸质投标保函索赔困难
参与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投标人
来自全国各地,所使用的纸质投标保函
都是全国各地不同的金融机构出具的。
每个地区的金融机构对于投标保函的理
赔程序及要求是有差异的,一旦出现招
标文件规定需要没收其投标保证金的情
况,招标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才能完成理赔,甚至无法理赔。异地投
标保函的索赔手续比较烦琐、办理困难,
导致招标人因索赔成本高而不愿意索赔
的情况,这严重损害了招标人的合法
100<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23期
CIVIL 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土木交通
权益。
3.电子投标保函在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应用的建议
电子投标保函是担保人以电子化文档为介质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受益人开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担保凭证。
电子投标保函一般由投保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向保证人发岀申请,保证人以替被担保人提供保证为目的,利用电子化文档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向受益人开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信用担保凭证。建设电子投标保函系统,与实现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深度融合,实现在线办理、在线提交、在线核验、在线理赔、在线监管等功能,减少人工干预、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1建立统一的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实现保函全流程电子化
利用公共资源“一网三平台”的信息化优势,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建设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实现在线办理在线提交、在线核验、在线理赔、在线监管等功能。
3.1.1在线购买
投标人使用其企业CA证书登录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在线向担保人购买电子投标保函,通过实时数据互联互通,工程担保人在线核保并开具电子投标保函,并将加密的电子投标保函实时传输到电子投标保函系统供投标人下载使用。
3.1.2在线提交
投标人通过电子投标保函系统下载加盖其CA证书和电子签章的电子投标保函文件,并将其导入电子投标文件中作为电子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加密后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参与投标。
3.1.3在线核验
开标过程,投标人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开标辅助系统)自行解密电子投标文件,电子投标保函系统自动核验电子投标文件中的电子投标保函有效性,并将核验结果汇总辅助评标专家评标。
3.1.4在线理赔
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当投标人出现违约或违法违规等行为,需要被没花生油
收投标保证金的情形时,招标人应通过
电子投标保函系统在线向工程担保保证
人提出理赔申请,工程担保保证人在线
受理理赔,并将处理结果及时通过电子
投标保函系统反馈给招标人。
3.1.5在线监管
招投标监管部门通过电子投标保函
系统对投标人购买电子投标保函、电子
投标保函评审、电子投标保函理赔等工
作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把投保人在招
投标活动中存在的围标串标等不良行为
纳入建筑企业信用评价,保障招标人合
法权益,净化招投标市场。
3.2统一对接标准开放市场,提高
市场竞争力
建立统一的电子投标保函系统标准
数据接口,符合条件的工程担保保证人
可通过其业务系统与电子投标保函进行
对接。通过与电子投标保函系统的对接,
实现数据互联互通,确保符合条件的工
程担保保证人都可在线开展电子投标保
函业务,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公平。投
标人根据自身需要,通过电子投标保函
系统可以自行选择向银行、保险或者担
保公司购买电子投标保函。
3.3制定电子投标保函格式标准,
规范电子投标保函市场
建议招投标监管部门根据电子证照
应用技术、国际通用的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
CA数字证书、国际通用的PDF格式和招
标文件范本等制定统一的电子投标保函
格式和数据交换标准。工程担保保证人
应按照制定的电子投标保函格式标准开
具电子投标保函,并通过数据接口与电子
投标保函系统实时交换数据,实时釆集电
子投标保函的有关信息。通过规范工程担
保保证人严格按照电子投标保函格式开
具电子投标保函,保障招标人的合法权益。
3.4规范电子投标保函购买和保费
支付方式,净化招投标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
条例》第二十六条明确规定“依法必须
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投标单位,以现
金或者支票形式提交的投标保证金应当
从其基本账户转出。”因此,投标人必
须使用其CA数字证书登录电子投标保
函系统,实名制购买电子投标保函,同
时在支付保费的时候应从其企业基本账
户转出。通过规范电子投标保函购买和
保费支付方式,防止同一单位或者个人
购买同一招标项目的多家投标人的电子
电厂脱硫滤布投标保函,有利于遏制围标串标的发生,
净化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
3.5保函信息全程CA加密,防止开
标前潜在投标人名单泄漏
当前,电子投标保函开具的主体主要
以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工程担保
保证人为主,各工程担保保证人的技术水
平参差不齐,各自都有加密手段。如工程
担保保证人各白采用自身的加密手段、不
利于数据安全、对接和共享。因此,建议
统一使用CA数字证书对电子投标保函
购买、应用全流程进行加密,确保在保函
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信息的绝对保密。在招
标项目开标前,电子投标保函只有各自投
标人和工程担保保证人可以查看,任何单
位或个人都无法得知该电子投标保函的
任何信息,最大限度地防止投标人名称、
保证金金额等相关招投标信息的泄露。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
中釆用电子投标保函方式缴交投标保证
金,进一步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系统电子
化进程,激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竞争活
力,增强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公
平竞争。同时,“电子投标保函”不仅
可以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应用,还可以
在履约保证金、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
资保证金等领域中应用,多渠道减轻企
业负担,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
量,贯彻落实“放管服”宗旨。
(作者单位:厦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020年第23期"中国高新科技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