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9版高考化学微一轮复习学案:第21讲原电池化学电源 Word版含答案

阅读: 评论:0

第21讲 原电池 化学电源
考纲要求
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考点一 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1.概念
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1)原理分析
电极名称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n-2e===Zn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Zn沿导线流向Cu
盐桥中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2)两种装置比较
①盐桥作用:a.连接内电路形成闭合回路。b.维持两电极电势差(中和电荷),使电池能持续提供电流。
②装置Ⅰ中有部分Zn与Cu2+直接反应,使电池效率降低;装置Ⅱ中使Zn与Cu2+隔离,电池效率提高,电流稳定。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
①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②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2)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构成闭合回路(两电极接触或用导线连接)。
(4)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感悟测评】
1.下列示意图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答案:B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原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一定是负极。(  )
(2)在原电池中,负极材料的活泼性一定比正极材料强。(  )
(3)在原电池中,正极本身一定不参与电极反应,负极本身一定要发生氧化反应。(  )
(4)相同情况下,带有“盐桥”的原电池比不带“盐桥”的原电池电流持续时间长。(  )
(5)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一定移向负极。(  )
答案:(1)√ (2)× (3)× (4)√ (5)√
1.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如CH4酸性燃料电池中
苯丙酮合成CH4+2O2===CO2+2H2O……总反应式
2O2+8H+8e===4H2O……正极反应式
CH4+2H2O-8e===CO2+8H……负极反应式
考向一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M
N
P
A
Zn
Cu
稀H2SO4
B
Cu
Fe
稀HCl
C
Ag
Zn
AgNO3溶液
D
Zn
Fe
Fe(NO3制卡机)3溶液
解析:在装置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根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溶解的一极为负极,增重的一极为正极,所以M棒为正极,N棒为负极,且电解质溶液能析出固体,则只有C项正确。
答案:C
2.分析下图所示的四个原电池装置,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答案:B
【速记卡片】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
说明: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不要形成活泼电极一定作负极的思维定势。
考向二 盐桥原电池
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等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并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水槽中滴入浓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实验过程中,不考虑两球的浮力变化)(  )
A.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
B.杠杆为导体或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
C.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
D.当杠杆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
解析:当杠杆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Fe作负极,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分别为负极Fe-2e===Fe2+,正极Cu2++2e===Cu,铜球增重,铁球质量减轻,杠杆A低B高。
卡片式u盘
答案:C
4.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答案:D
【速记卡片】 
当氧化剂得电子速率与还原剂失电子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电流表指
蚀刻因子
针示数为零;当电流表指针往相反方向偏转,暗示电路中电子流向相反,说明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相反。
考点二 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两种金属分别作原电池的两极时,一般作负极的金属比作正极的金属活泼。
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将A和B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若观察到A极溶解,而B极上有气体放出,则说明A作负极,B作正极,则可以推出金属活动性A>B。
2.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反应速率增大。例如,在Zn与稀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使产生H2的反应速率加快。
3.用于金属的防护
使被保护的金属制品作原电池正极而得到保护。例如,要保护一个铁质的输水管道或钢铁桥梁等,可用导线将其与一块锌块相连,使锌作原电池的负极。
4.设计制作化学电源
(1)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
(2)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如:根据反应2FeCl3+Cu===2FeCl2+CuCl数显计数器2设计的原电池为:
【多维思考】
1.A、B两种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烧碱溶液中,若观察到A极溶解,而B极上有气体放出,该现象能否说明活动性A>B?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能。如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时,Al极溶解、Mg极上有H2生成,但活动性:Mg>Al。
2.镀锌铁桶破损后,铁桶仍能长时间使用,但镀锡铁桶破损后,破损处很快会出现小孔,其原因是什么呢?
提示:镀锌铁桶破损后,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Fe得到保护;镀锡铁桶破损后,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速了铁的腐蚀。
 (1)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一定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不可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加快制氢气的速率,但可能影响生成氢气的量。需注意生成氢气的总量是取决于金属的量还是取决于酸的量。
(3)设计原电池时,负极材料确定之后,正极材料的选择范围较广,只要合理都可以。
考向一 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及反应速率
1.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中,电极反应式之一为a-2e===a2+;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激烈;又知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离子反应:c2++b===b2++c,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解析:a、b两金属连接后在稀H2SO4溶液中,a失电子,活泼性:a>b;与酸反应d反应剧
烈,活泼性:d>a;根据离子反应,还原性: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则活泼性:b>c,综合以上有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顺序:dabc。
答案:B
2.(2018·揭阳二模)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如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H2SO4中,同时向a中放入少量的CuSO4溶液,发生:Zn+Cu2+===Zn2++Cu,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用时少于b,但生成的氢气也少于b,图象应为D。
答案:D
【题后悟道】 改变Zn与H反应速率的方法
(1)加入Cu或CuSO4,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加入Cu不影响Zn的量,但加入CuSO4,Zn的量减少,是否影响产生H2的量,应根据Zn、H的相对量多少判断。
(2)加入CH3COONa,由于CH3COO与H反应,使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不影响生成H2的量。
考向二 设计原电池
3.将镉(Cd)浸在氯化钴(Co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q)+Cd(s)===Co(s)+Cd2+(aq)(aq表示溶液),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如图的原电池,则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Cd作负极,Co作正极
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
C.根据阴阳相吸原理,盐桥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甲池)移动
D.甲池中盛放的是CdCl2溶液,乙池中盛放的是CoCl2溶液
解析:在电池反应中,Co2+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Co作正极、Cd作负极;放电时,电子从负极Cd沿导线流向正极Co;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区域乙移动、阴离子向负极区域甲移动;甲中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解质溶液为CdCl2溶液,乙池中盛放的是CoCl2溶液。
答案:C
4.电子工业常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某工程师为了从废液中回收铜,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写出一个能证明还原性Fe比Cu强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在上图步骤________中发生。请根据上述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在方框中画出简易
装置图(标出电极名称、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解析:a是Fe,发生的反应有Fe+Cu2+===Fe2+贴片铝电解电容+Cu和Fe+2Fe3+===3Fe2+,试剂b是盐酸。将Fe+Cu2+===Fe2++Cu设计成原电池,Fe作负极,比Fe不活泼的Cu作正极,电解质溶液是含Cu2+的溶液。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19:2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4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电池   反应   负极   电极   溶液   速率   电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