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按压支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科技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成了人们业务往来的主要沟通工具,也随着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的不断加大,人们的起居生活和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手机,当人们骑自行车外出时,就需要将手机固定在车载手机支架上,以便使用手机的导航功能。
3.传统技术中车载支架大部分都需要手动操作锁紧,即:首先,按下按键开关,驱动弹簧带动两夹持臂反向移动打开;然后,将手机放置在两夹持臂之间;接着,按着按键开关,将两夹持臂相向移动夹紧手机后,再松开按键开关,锁紧机构对传动机构进行锁紧,两夹持臂保持特定的位置。
4.由于放入手机时需要多次手部操作动作,使用不方便,而且其操作麻烦,费时费力,影响使用体验,若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操作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其需要借助传动齿轮与左、右夹臂上的齿条形成啮合,所述锁紧机构则采用棘爪件、弹簧、按键开关,存在着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组装不便,支架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同时,棘爪件对传动齿轮的锁定操作以及传动齿轮与齿条的啮合,导致传动齿轮、齿条、棘爪件等部件容易受损,进而导致支架使用时易出故障、使用稳定性欠佳。
5.后来,出现了一种新的自行车手机支架,其主要包括手机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两大部分,手机设置于手机固定座上,支架固定座则设置于自行车上,通过将手机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设计为可拆装式,从而实现手机随同手机固定座从支架固定座上取下或装于支架固定座上得到固定,例如cn 210745241 u,当需要固定手机时,将手机贴片的一端插入转动轮的卡合腔中,此时转动轮处于第一角度范围内,突轮的最小部分对应于卡扣的位置处,因此所述卡扣弹簧驱动所述卡扣向内运动以卡住所述手机贴片。当需要取下手机时,则转动转动轮,以使突轮的最大部分对应于卡扣所在的位置处,于是,突轮推动所述卡扣向外运动以解除所述卡扣与所述手机贴片之间的卡接。该种方案,虽然解决了市面上的产品存在手机安装麻烦、挂扣不稳,以及单手拆取不便等问题,但是,用户需要记住装、拆时的不同操作,容易出现记混现象,影响操作体验感。
6.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是通过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可选择性地靠近相互锁定或远离解除锁定,所述滑动件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内,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车载支架存在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组装不便,支架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9.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包括有手机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所述手机固定座的底端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的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
10.所述支架固定座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可前后活动按压地安装于后壳的前侧,所述前壳的后侧与后壳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前壳向前复位作用力;所述前壳的前端面沿轴心开设有卡合腔,所述前壳的后端连接有固定片和滑动件,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具有止脱勾部,所述止脱勾部露于前壳的前端面并伸入卡合腔内;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内,所述滑动件具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滑动件并可活动式地伸入环形槽内;
11.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伸入安装槽内进行锁定,再次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脱离安装槽以解除锁定。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件的底端往外一体延伸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槽具有前止位点和后止位点,所述滑动槽的前后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前端限位部和后端限位部;在相互锁定状态下,所述滑动件伸入滑动槽内,所述环形凸部受限于后端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受限于前止位点;在远离解除锁定状态下,所述环形凸部受限于前端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受限于后止位点,利用滑动件相对支撑部件的位移来满足导向杆相对环形槽的移动,从而联动止脱勾部对安装槽的锁定或分离,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力弹簧,所述后壳的前侧具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压力弹簧的后端伸入弹簧安装孔内,所述压力弹簧的前端与前壳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动件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一滑动块上,所述第一滑动块上间距设置有连接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和定位孔适配的连接柱和定位柱,所述连接柱和定位柱分别伸入连接孔和定位孔内,形成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安装。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围构形成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部适配于连接凹槽内,形成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安装,通过支撑部件的组装式设计,使得滑动件相对支撑部件进行位移,操作方便快捷。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锁定部一体连接于手机固定座的底端,所述导向杆为u形,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安装。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机固定座的前端具有用于安放电子设备的手机放置位,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弹力带固定于手机放置位上,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放更加稳固。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弹簧具有四个,相对应地,所述后壳的前侧具有四个弹簧安装孔,所述四个压力弹簧的后端分别伸入相应地的弹簧安装孔内且四个压力弹簧的前端均与前壳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多个压力弹簧的设计,以提高支架固定座整体的
稳固性。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定位凸部,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部适配于定位槽内,形成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凸部与定位槽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之间的稳固性更好。
2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可选择性地靠近相互锁定或远离解除锁定,所述滑动件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内,当需要固定手机时,按压手机固定座,所述止脱勾部伸入安装槽内进行锁定,需要取下手机时,再次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脱离安装槽以解除锁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车载支架存在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组装不便,支架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其装、拆均采用按压动作,操作简单,避免出现记混现象,用户体验感较好,适于推广应用。
2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又一分解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手机固定座的结构示图。
28.附图标识说明:
29.10、手机固定座
ꢀꢀꢀꢀꢀꢀꢀꢀꢀꢀꢀꢀ
11、锁定部
30.111、安装槽
ꢀꢀꢀꢀꢀꢀꢀꢀꢀꢀꢀꢀꢀꢀꢀ
12、手机放置位
31.20、支架固定座
32.21、前壳
ꢀꢀꢀꢀꢀꢀꢀꢀꢀꢀꢀꢀꢀꢀꢀꢀꢀꢀ
211、卡合腔
33.22、后壳
ꢀꢀꢀꢀꢀꢀꢀꢀꢀꢀꢀꢀꢀꢀꢀꢀꢀꢀ
23、复位弹性件
34.221、弹簧安装孔
ꢀꢀꢀꢀꢀꢀꢀꢀꢀꢀꢀ
24、固定片
35.241、止脱勾部
ꢀꢀꢀꢀꢀꢀꢀꢀꢀꢀꢀꢀꢀ
25、滑动件
36.251、环形槽
ꢀꢀꢀꢀꢀꢀꢀꢀꢀꢀꢀꢀꢀꢀꢀ
252、环形凸部
37.253、前止位点
ꢀꢀꢀꢀꢀꢀꢀꢀꢀꢀꢀꢀꢀ
254、后止位点
38.255、第一滑块
ꢀꢀꢀꢀꢀꢀꢀꢀꢀꢀꢀꢀꢀ
256、第二滑块
39.257、连接孔
ꢀꢀꢀꢀꢀꢀꢀꢀꢀꢀꢀꢀꢀꢀꢀ
258、定位孔
40.259、连接柱
ꢀꢀꢀꢀꢀꢀꢀꢀꢀꢀꢀꢀꢀꢀꢀ
250、定位柱
41.26、支撑部件
ꢀꢀꢀꢀꢀꢀꢀꢀꢀꢀꢀꢀꢀꢀ
261、滑动槽
42.262、前端限位部
ꢀꢀꢀꢀꢀꢀꢀꢀꢀꢀꢀ
263、后端限位部
43.264、第一支撑块
ꢀꢀꢀꢀꢀꢀꢀꢀꢀꢀꢀ
265、第二支撑块
44.266、连接凸部
ꢀꢀꢀꢀꢀꢀꢀꢀꢀꢀꢀꢀꢀ
267、连接凹槽
45.268、定位凸部
ꢀꢀꢀꢀꢀꢀꢀꢀꢀꢀꢀꢀꢀ
269、定位槽
46.27、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47.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
ꢀ“
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或者正常佩戴使用时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49.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包括有手机固定座10和支架固定座20。
50.所述手机固定座10与支架固定座20可选择性地靠近相互锁定或远离解除锁定,所述手机固定座10的底端具有锁定部11,所述锁定部11一体连接于手机固定座10的底端,所述锁定部11的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111,所述手机固定座10的前端具有用于安放电子设备的手机放置位12,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弹力带固定于手机放置位12上,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安放更加稳固,所述弹力带图中未示,所述弹力带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51.所述支架固定座20包括有前壳21和后壳22,所述前壳21可前后活动按压地安装于后壳22的前侧且完全覆盖后壳22,所述前壳21的后侧与后壳22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23,所述复位弹性件23提供给前壳21向前复位作用力;所述复位弹性件23为压力弹簧,所述后壳22的前侧具有弹簧安装孔221,所述压力弹簧的后端伸入弹簧安装孔221内,所述压力弹簧的前端与前壳21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力弹簧具有四个,相对应地,所述后壳22的前侧具有四个弹簧安装孔,所述四个压力弹簧的后端分别伸入相应地的弹簧安装孔内且四个压力弹簧的前端均与前壳21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多个压力弹簧的设计,以提高支架固定座20整体的稳固性。
53.所述前壳21的前端面沿轴心开设有卡合腔211,所述前壳21的后端连接有固定片24和滑动件25,所述固定片24的一端具有止脱勾部241,所述止脱勾部241露于前壳21的前端面并伸入卡合腔211内;按压手机固定座10时,所述止脱勾部241伸入安装槽111内进行锁定,再次按压手机固定座10时,所述止脱勾部241脱离安装槽111以解除锁定,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
54.所述滑动件25具有环形槽251,所述滑动件25的底端往外一体延伸有环形凸部252,所述环形槽251具有前止位点253和后止位点254,所述滑动件25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滑动块255和第二滑动块256,所述环形槽251位于第一滑动块255上,所述第一滑动块255上间距设置有连接孔257和定位孔258,所述第二滑动块256上设置有与连接孔257和定位孔258适配的连接柱259和定位柱250,所述连接柱259和定位柱250分别伸入连接孔257和定位孔258内,形成第一滑动块255和第二滑动块256的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槽251位于第一滑动块255上,且所述环形槽251位于连接孔257和定位孔258之间,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
安装。
55.所述后壳22的前端连接有支撑部件26,所述支撑部件26具有滑动槽261,所述滑动件25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261内,所述支撑部件26具有导向杆27,优选地,所述导向杆为u形,且所述导向杆为弹性导向杆。所述导向杆27的一端连接于支撑部件26,另一端连接于滑动件25并可活动式地伸入环形槽251内。
56.所述滑动槽261的前后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前端限位部262和后端限位部263;在相互锁定状态下,所述滑动件25伸入滑动槽261内,所述环形凸部252受限于后端限位部263,所述导向杆27的一端受限于前止位点253;在远离解除锁定状态下,所述环形凸部252受限于前端限位部262,所述导向杆27的一端受限于后止位点254,利用滑动件25相对支撑部件26的位移来满足导向杆27相对环形槽251的移动,从而联动止脱勾部241对安装槽111的锁定或分离,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
57.所述支撑部件26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支撑块264和第二支撑块265,所述第一支撑块264和第二支撑块265围构形成滑动槽261,所述第一支撑块264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凸部266,所述第二支撑块265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凹槽267,所述连接凸部266适配于连接凹槽267内,形成第一支撑块264与第二支撑块265的固定连接,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安装,通过支撑部件26的组装式设计,使得滑动件25相对支撑部件26进行位移,操作方便快捷。
58.所述第一支撑块264的下端还对称设置有定位凸部268,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支撑块265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定位槽269,所述定位凸部268适配于定位槽269内,形成第一支撑块264与第二支撑块265的固定连接,通过定位凸部268与定位槽269的设计,使得第一支撑块264与第二支撑块265之间的稳固性更好。
5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的结构设计与配合,所述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可选择性地靠近相互锁定或远离解除锁定,所述滑动件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内,当需要固定手机时,按压手机固定座,所述止脱勾部伸入安装槽内进行锁定,需要取下手机时,再次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脱离安装槽以解除锁定,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车载支架存在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组装不便,支架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尤其是,其装、拆均采用按压动作,操作简单,避免出现记混现象,用户体验感较好,适于推广应用。
6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包括有手机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固定座的底端具有锁定部,所述锁定部的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支架固定座包括有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可前后活动按压地安装于后壳的前侧,所述前壳的后侧与后壳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所述复位弹性件提供给前壳向前复位作用力;所述前壳的前端面沿轴心开设有卡合腔,所述前壳的后端连接有固定片和滑动件,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具有止脱勾部,所述止脱勾部露于前壳的前端面并伸入卡合腔内;所述后壳的前端连接有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具有滑动槽,所述滑动件可前后活动式伸入滑动槽内,所述滑动件具有环形槽,所述支撑部件具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部件,另一端连接于滑动件并可活动式地伸入环形槽内;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伸入安装槽内进行锁定,再次按压手机固定座时,所述止脱勾部脱离安装槽以解除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的底端往外一体延伸有环形凸部,所述环形槽具有前止位点和后止位点,所述滑动槽的前后端分别对称设置有前端限位部和后端限位部;在相互锁定状态下,所述滑动件伸入滑动槽内,所述环形凸部受限于后端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受限于前止位点;在远离解除锁定状态下,所述环形凸部受限于前端限位部,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受限于后止位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性件为压力弹簧,所述后壳的前侧具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压力弹簧的后端伸入弹簧安装孔内,所述压力弹簧的前端与前壳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所述环形槽位于第一滑动块上,所述第一滑动块上间距设置有连接孔和定位孔,所述第二滑动块上设置有与连接孔和定位孔适配的连接柱和定位柱,所述连接柱和定位柱分别伸入连接孔和定位孔内,形成第一滑动块和第二滑动块的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有相互组装的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围构形成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凸部,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端面对称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凸部适配于连接凹槽内,形成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一体连接于手机固定座的底端,所述导向杆为u形。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固定座的前端具有用于安放电子设备的手机放置位,所述电子设备通过弹力带固定于手机放置位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弹簧具有四个,相对应地,所述后壳的前侧具有四个弹簧安装孔,所述四个压力弹簧的后端分别伸入相应地的弹簧安装孔内且四个压力弹簧的前端均与前壳的后侧保持弹性抵推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端对称设置有定位凸部,相对应地,所述第二支撑块的上端对称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部适配于定位槽内,形成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行车按压支架,包括有手机固定座和支架固定座;手机固定座的底端具有锁定部,锁定部的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支架固定座包括有前壳和后壳,前壳可前后活动按压地安装于后壳的前侧,所述前壳的后侧与后壳的前侧之间连接有复位弹性件,复位弹性件提供给前壳向前复位作用力;前壳的前端面沿轴心开设有卡合腔,前壳的后端连接有固定片和滑动件,固定片的一端具有止脱勾部,止脱勾部露于前壳的前端面并伸入卡合腔内;其是通过手机固定座与支架固定座的结构设计与配合,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及分离,有效解决了传统技术中车载支架存在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较多,组装不便,支架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高的问题。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谢瀚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深圳市闪魔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10/25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13:2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4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支架   手机   弹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