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阅读: 评论:0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该工程地上1~16层为研究、实验、办公部分,通风空调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每层设2台新风机组,B1层为设备部分,内设空调机房,采用大风道系统,南北各设轴流风机1台。
2.施工组织
  劳动组织准备:本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项月经理部,机电设备部分分包给北京××公司水电分公司,在总承包单位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针对新承包的工程项目,配备相应施工人员,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进度、质量、造价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各专业、项目设有专业人员专业管理。
  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对相关的技术、经济和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可行的施工方案。针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为施工作出准确的、科.学的技术指导。  施工现场准备:施工道路、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和加工场地由总承包单位统一规划,生产、办公、生活用房等临时用房由总承包单位提供。
  本专业空调系统由施工班组加工、制作、安装、保温,根据专业进程由项目负责人统一调配劳动力,劳动力的安排详见表12—1。
12-1                            劳动力计划表
通风道
工种名称
计划人数电梯门机系统
工种名称
计划人数
通风工
30
保  温
15
电气焊
5
钳  工
5
空调水工
20
普  工
15
油漆工
5
安全员
1
临  电
2
材料、机械员
1
  施工机具准备
具体施工用机具见表122
12-2                            施工机具计划表
机具名称
数量
机具名称
松梢斑螟
数量
龙门剪板
2台
电动剪刀
2把
拆方机
2台
手动电钻
6把
联合咬口机
2台
电    锤
6把
立式咬口机
2台
倒链(10T)
2个
单边咬口机
2台
对讲机
5组
电焊机
3台
风速仪
1台
砂轮切割机
4台
转速仪
1台
套丝机
2
风压测试仪
1台
台钻
2台
声级计
1
冲击钻
2
电动打击泵
1台
3.主要项目施工方法及要求
  预留预埋
3.1.1  通风预埋、预留洞的工作跟随土建结构工程进行,主要工作为竖井穿楼板洞和穿墙洞,为便于拆除预留和预埋,采用木盒预埋方式,按风管规格尺寸四边各放大100mm,固定要稳固和方正,不影响合模,拆模后应立即剔出木盒。
3.1.2  空调水系统需要在楼板或墙体上用钢管预埋留洞,待土建打完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时钢管松动,并在混凝土能上人的时候把钢管拔出,拔出后及时清理干净,然后刷上机油以备下次使用。预埋要求详见表12-3。
表12-3                        空调水管预埋、预留洞规格表
空调水管
规格
气囊修复
D 32
3250
70100
125150
200
250
洞口尺寸
(钢管)
ф100
ф150
ф200
木盒
木盒尺寸
100 × 100
150 ×150
200 × 200
250×250
300 ×300
400 × 400
注:地下2层人防洞的预留、预埋必须按人防有关要求执行。
3.1.3  本工程争创结构“长城杯”,因此预留、预埋部分需要有详细的控制方法。
例如:墙体上要求结构上弹控制标高线,顶板上弹控制轴线,预埋木盒、钢管基底要清理干净,用磨光机打磨,刷机油,保证不粘连混凝土,钢管应在打混凝土34h内拔出。
3.1.4  设备基础预埋:对于风机、水泵、水箱、机组,等设备待到货后核对好尺寸,放可作基础预埋,并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施工。
3.1.5  由于空调水管和通风管道在穿楼板或穿墙体预留、预埋洞,需要由土建预留洞、暖通专业配合检验和报验,共同做好此部位预留。
  通风做法
3.2.1  施工技术人员要认真审图,分清不同用途管径采用不同壁厚的镀锌钢板制作风管,用料规格符合施工规范(GB50243-2002)及设计要求,板材厚度如表12-4(其他材质类风管见规范要求)。
表12-4                            通风板材厚度表
风管直径D
或长边尺寸b
圆形风管
矩形风管
除尘系统风管
中低、低风管系统
高压风管系统
Db)≤320
0.5mm
0.5mm
0.75mm
1.5mm
320D(b)450
0.6mm
0.6mm
0.75mm
1.5mm
450D(b)630
0.75mm
0.6mm
0.75mm
2.0mm
630车座头枕Db)≤1000
0.75mm
0.75mm
1.0mm
2.0mm
1000Db)≤1250
1.0mm
1.0mm
1.0mm
1250Db)≤2000
1.0mm
1.0mm
1.2mm
按设计
2000Db)≤4000
按设计
1.2mm
按设计
注:1.螺旋风管的钢板厚度可适当减小10%~15%
2.排烟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可按高压系统选用。
3.特殊除尘系统风管钢板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不适用于地下人防与防火隔墙的预埋管。
注:排烟风管按高压风管执行。
3.2.2  通风工程制作工艺流程:
3.2.3  法兰制作本工程630mm以上的风管采用角钢法兰连接方式,630mm以下放管采用插条连接方式,插条四周要求打高分子密封胶。风管使用法兰连接方式及用料如表12—5。
125                            矩形风管法兰用料表
矩形风管大边长(mm
法兰用料规格(mm
630
L25×4
8001250
L30×4
16002500
L40×4
  通风管道及不见加工和连接
3.3.1  法兰焊接要求平整,不大于1mm,边长不大于3mm,铝铆钉孔应不大于130mm,螺栓空应不大于150mm,以上数据都在允许偏差范围内,焊完法兰后先除去焊药再刷防锈漆。
3.3.2  风管交工板材剪切必须进行下料的复核,以免有误,而后按画线形状用机械剪和手工剪进行剪切,下料时应注意留出翻边量,本工程板材采取咬角方式有:联合咬口、立式咬口、咬口后要求平整,在咬口后的板按画好的线在拆方机上进行拆方、合缝。
3.3.3  矩形风管的弯头采用内外弧制作,当边长大于500mm时,应在管内设置导流片,导流片的迎风侧边缘应圆滑,其两端与管壁的固定应牢固,同一弯管内导流片的弧长应一致。
3.3.4  风管与法兰连接翻边量应控制6~8mm,风管需要铆法兰时,先用固定画尺把翻边线画出,然后法兰套在画出的线位进行钻空铆接,在铆接前要注意风管及法兰的方正及角度。
3.3.5  风管大边长大于或等于630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mm时,其管段长于1.2mm以上均采取加固措施,本工程将采用角钢或角钢框加固,加固部位应取风管长度的中心位置为加固位置。
  风管加工质量要求
3.4.1  风管加工即用板材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风管的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风管咬缝必须紧密,宽度均匀,无孔洞、半咬口和胀裂等缺陷。
3.4.2  风管外观平直,表面凹凸不大于5mm,风管与法兰连接牢固,翻边平整。
3.4.3  成品保护:风管法兰加工好后应按分类码放整齐,露天放置应采取防雨雪措施,注意法兰的防腐,保护好风管的镀锌层。
地铁人员定位
  风管及部件安装
3.5.1  工艺流程:
3.5.2  风管及部件分系统逐层安装,支架采用吊杆支架,标高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和土建基准线而确定,吊架安装时,先按风管的中心线出吊杆敷设位置,做上记号,再将加工好的吊杆固定上去,吊杆与横担用螺母拧上,以便于日后调整。当风管较长时,需要安装一排支架时,可先将两端吊杆固定好,然后接线法出中间吊架的位置,最后依次安装。吊杆间距按表126确定。
126                              风管吊杆间距表
圆形风管直径或矩形
风管大边长的尺寸
水平风管间距
垂直风管间距
4m
4mm(3.4m)
4m(3.4m)
1000rnm
3m(22.5m)
3.5m(2.98m)
1000mm
2m(1.7m)
2m(1.7m)
3.5.3  为了保证法兰处的严密性,法兰之间垫料采用8501密封胶做密封料,螺栓穿行方向要求一致,拧紧时应注意松紧不均造成风管的扭曲。根据现场情况可以在地面连成一定长度,再整体吊装,或将风管放在支架台上逐节连接,安装时一般按先安干关,后安支管的顺序。需要防火阀或消声器安装时,各大边如超过500mm时,应单设吊架。
  安装质量要求
3.6.1  支吊托架、规格、间距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风口阀门等处不宜设置吊杆,风管吊杆必须牢固、位置标高及走向符合设计要求,部件安装要求方向正确,操作方便,防活阀检修必须便于操作。
3.6.2  本工程小于630mm新风管采用无法兰风管连接方式,无法兰加工,无法兰连接风管的口采用机械加工尺寸正确,形状规则,接口严密,插条式法兰连接,插条用0 . 8mm镀锌钢板下咬形。插条两端压接两平面各20mm,风管安装时候、把插条与风管连接;风管吊装好时,用打高风子密封严密。
3.6.3  风口安装位置正确,外露部分平整美观排列整齐一致。

本文发布于:2023-05-18 03:30: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39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风管   要求   施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