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学时:48
先修课程:热处理工艺、金属学及热处理等
开课对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1、性质:本课程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基础选修课程。
2、目的与任务:
(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表面工程的基本概念、表面技术的门类及其基本原理、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作用。红外光通讯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了解各种现代材料改性技术,改性机理,应用领域和其它表面改性技术的同时,激发学生对基本科学原理进行深入探讨的欲望。
(3)从现代表面技术不断改进、发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1、基本内容
(1)前言。(2)化学气相沉积技术。(3)离子束技术。(4)溅射沉积技术。(5)等离子体处理技术。(6)激光表面合金化。(7)电子束技术
2、基本要求
(1)了解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概念及其分类。
(2))了解薄膜技术的分类、气相沉积技术、化学气相沉积、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激光化学沉积等技术。微拟球藻
(3)了解离子束技术的发展;理解束线离子注入、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等处理技术。
(4)了解薄膜气相沉积的表面改性、溅射沉积技术与其特性。
传送侦测(5)了解扩散涂膜处理技术、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与设备、等离子体渗氮、等离子体渗碳、等离子体渗抨、等离子体渗钛、等离子体刻蚀和喷涂等处理技术。
(6)掌握激光表面处理的物理与机理及其主要技术参数;了解激光表面合金化、激光表面涂覆技术。
(7)了解电子束蒸发技术、电子束镀膜技术及其设备。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四、建议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稳压二极管封装
本课程实验项目:
1、待定 3学时。
2、待定 3学时。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高温瞬时灭菌
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原则,增加课堂讨论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教学手段
采用黑板教学、电子教案、CAI课件的研制、引进和应用、研制多媒体教学系统。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书目
液氮散热器1、材料表面工程导论,赵文轸,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现代表面技术,钱苗根,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3、固体材料界面研究的物理基础,闻立时,科学出版社,1991。
七、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教学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编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