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作者:任 祥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8年第07期 “红网站”(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集中表现形式,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延伸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静态化、抽象化为动态化、形象化的良方;是建设好具有时代特征、体现高校特点、符合大学生思想实际的品位高雅的网络主流文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玻璃钢酸洗槽
近期,在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的组织下,按照兼顾专业类别、层次类别、地域类别的分类原则,选取了云南省10所不同类型高校的不同学业层次、学缘结构、专业结构的1800名在校大学生和200名不同专兼职岗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工作经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两类体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学生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7%,思政工作者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
营养块师生的关注程度不同
研究不同上网对象在浏览红网站时的行为意识,对衡量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调查显示:在教育工作者中,网络常客占25.52%,普通上网者为59.31%,有74.47%的教育工作者对红网站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84.82%的教育工作者有求助于红网站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意愿。对实际接触红网站的大学生的调查中,仅有4.71%的大学生经常使用和接触红网站,偶尔访问和从未访问过红网站的学生分别为47.09%和21.19%。对师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意识的调查表明,有74.47%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红网站所持的态度为“比较感兴趣或非常欢迎”,而学生中的这一比例仅为46.52%。这一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师生对红网站的关注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但大学生总体关注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有70.83%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52.53%的大学生在浏览红网站时最注重网站的实质内容。从浏览红网站意愿程度趋于平淡的调查来看,现有的红网站在为师生解决实际问题并提供更多便利方面还有待提高。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都习惯以课堂教学及讲座的形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他们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愿。而学生虽然反感于以课堂教学的形式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但又因对现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满而呈现出关注程度降低的现象。
师生对红网站评价不高
通过“浏览满意度”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师生对红网站综合满意度不高,三爪卡盘结构88.96%的被调查者对所浏览的红网站总体评价一般。有43.45%的思政工作者认为,所在学校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园网络设施一般,认为网络设施“不完善”的教育工作者也达到了35.86%;仅有石墨烯设备26.31%的被调查者对红网站持“烟花机械满意”的态度,而持“不满意”态度的教育工作者比例则高达68.42%。
对红网站建设不足原因的调查显示,有45.52%的工作者和离子风机aryang48.44%的学生认为思想意识滞后是红网站建设滞后的首要原因,其次分别为管理建设水平低、发展投入不合理等方面。在对高校红网站重视程度的调查中,被调查者普遍认为所在高校对红网站建设滞后且重视程度不够,仅有46.10%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自己所在学校“重视”和“比较重视”红网站建设,而35.86%的教育工作者则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对红网站建设工作“不够重视”。总体来看,高校红网站建设在信息监控技术、信息质量、内容更新速度、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教学实践、网站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师生对红网站构建因素各有倚重
从内容设置因素来看,高校师生在红网站第一位内容设置的选择上分歧较大。思政工作者主要侧重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选择(35.72%),而学生的侧重点则主要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35.74%)。调查同时显示,高校师生对把“思想道德、法纪、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纳入红网站内容设置的认可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