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阅读: 评论:0

九年级化学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一、中考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H2(HCl)气体
除杂
先通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B
CaCO3固体(CaCl2固体)
分离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
C
NaOH(Na2CO3)溶液
除杂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D
Cu(Ag)
比较活动性
银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浓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去除氯化氢,再经过浓硫酸可以去除水蒸气,得到较为纯净的氢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溶于水,溶解过滤后,将固体洗涤、干燥后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碳酸钙,滤液经过蒸发溶剂,得到氯化钙,达到分离的目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盐酸除杂,杂质和主要物质都被反应掉,选项C符合题意;
D、铜金属活动性强于银,所以银不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因此观察不到有红固体析出,由此判断银的金属活动性弱于铜,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去除杂质时,保证杂质被充分去除,同时不得引入新的杂质。
2.下列除杂(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选用试剂
A
CaCl2溶液(盐酸)
过量的Na2CO3溶液
B
NaOH溶液(Na2CO3溶液)
适量的Ca(OH)2溶液
C
CuO(Cu)
足量的稀H2SO4
D
KCl溶液(K2SO4溶液)
适量的Ba(NO3)2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发生反应;
会生成新杂质NaClNa2CO3,被提纯CaCl2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Na2CO3溶液)加入适量的Ca(OH)2溶液发生反应;
可以去除Na2CO3,符合题意;
C、CuO(Cu)    加入足量的稀H2SO4,CuO会和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uO减少,不符合题意;
D、KCl溶液(K2SO4溶液)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发生反应;
虽然去除了K2SO4但是会产生新杂质KNO3不符合题意;
故选:B氢化松香。
挤压件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
B
鉴别氧气、氮气、空气
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
C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
验证MgFeCu活动性顺序
铁丝分别插入氯化镁和氯化铜溶液中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软水中含有较少的可溶性钙镁离子化合物。鉴别硬水和软水可以用肥皂水,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浮渣,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较多的泡沫。根据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将燃烧的木条伸入,若燃烧得更旺,则为氧气。若正常燃烧,则为空气。若熄灭,则为氮气。B正确;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若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导致原物质被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C错误;
D、将铁丝插入氯化镁溶液中,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则可以分析出铁的金属活动性在镁的后面。将铁丝插入氯化铜溶液中,能观察到溶液由蓝变为浅绿,铁丝表面有红物质析出,则铁可以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则可以分析出铁的金属活动性在铜的前面。综合可以分析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D正确。
故选C
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O2HCl
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Cl溶液(Na2CO3
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C高压直流供电
CuSO4溶液(H2SO4
加过量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铁粉(锌粉)
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除去CO2中的HCl,把气体先通过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既能吸收氯化氢气体,也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A不正确;
B、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虽然除去了碳酸钠,但又生成了硫酸钠,引进新的杂质,B不正确;
C、除去CuSO4溶液中的H2SO4,加过量氧化铜粉末,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从而除去了硫酸,过量的氧化铜用过滤除去,C正确;
D、除去铁粉中的锌粉,加过量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铁和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都排在铜的前面,都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所以最后得到固体只有铜,D不正确。故选C
【点睛】
利用化学方法给混合物除去杂质时,既要把杂质除去,又不能引进新的杂质。选择物质方法,就是要把杂质转化为与主要物质不同状态的物质。
5.下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案
A
鉴别羊毛和化学合成纤维
闻气味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川口成型机炮筒原理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 CuO 中的 Fe
将混合物置于足量稀 HCl
D
探究 MgAgCu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CuSO4 溶液和AgNO3 溶液中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羊毛和化学合成纤维的气味区别不大,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化学合成纤维灼烧无此气味,不符合题意;
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采取溶解、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蒸发得到提纯后的氯化钠,符合题意;
C、将混合物置于足量稀盐酸中,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题意;
D、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中,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有红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铜之前,镁能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硝酸镁和银,有银白固体析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位于银之前,但是无法探究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
6.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除去N2中混有少量的O2:通过灼热的铜网
B.除去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入足量水过滤
C.鉴别NaOH铁橡栎固体和NH4NO3固体:加水溶解,对比溶液温度
D.检验Na2CO3中是否混有NaCl:先加足量稀硝酸,再加入AgNO3溶液,观察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除去氮气中混有少量的氧气,可以通过灼热的铜网。A正确;
B、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除去杂质,反而主要物质被消耗了。B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可以根据溶液的温度比较,进行鉴别。C正确;
D、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加入的硝酸可以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D正确。
故选B
7.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操作
王水提金
A
CO2
CO
通过灼热的足量的氧化铜
B
用过量的活性炭吸附、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D
氧化钙
碳酸钙
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变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足量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可以将杂质除去,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素,故用过量的活性炭吸附、过滤,可以除去素,不符合题意;
C、混合固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盐酸具有挥发性,蒸发、结晶可除去杂质得到氯化钠,无需过滤,符合题意;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15:1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3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溶液   反应   杂质   生成   过滤   金属   加入   物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