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纸架目前已经工业化的高浓度烟气转化技术主要有预转化技术、SO3循环工艺、空气冷激以及WSA-DC工艺等。据资料(统计)报道,我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硫(SO2)气体量就高达1800万吨。因之,吸收并转化二氧化硫(SO2)气体污染制成多种副产品,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乃迫在眉睫也是当务之急。
2“一转一吸+康索夫制酸工艺”的二氧化硫转化工艺
对转化高浓度SO2烟气进行大量的配风势必造成制酸转化、干吸设备规格的巨大,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富氧熔炼的综合经济效益。如何突破SO2浓度的限制是冶炼烟气制酸行业需要积极努力的研究方向。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论证和对比,本次制酸装置选用了一转一吸+康索夫制酸工艺,该工艺可以最大程度地除去一些杂质,包括:容易堵塞管道
的矿尘;危害触媒的砷和硒 ;危害瓷环、瓷环填料和触媒的载体的氟;一切杂质载体的水分(酸雾),具有操作气量小、热能回收率高、投资省等特点。
2.1烟气的净化流程
由收尘系统高温风机出来的约250℃高温冶炼烟气送入制酸工序净化工段。烟气首先在一级动力波中被冷却和洗涤除去杂质,再进入气体冷却塔进行进一步冷却及除杂质,然后又进入二级动力波再次净化。此时烟气中绝大部分烟尘、砷及氟等杂质已被清除,同时烟气温度降至35℃左右。进入两级电除雾除去酸雾,使烟气中的酸雾含量降至≤5mg/m3。烟气中夹带的少量砷、氟、尘等杂质也进一步被清除,净化后的烟气送往干吸工段。
2.2 SO2烟气净化的原理
2.2.1一级动力波工作原理
主要是利用高速气体把从底部射入的液体冲击成无数细小液滴,使气液高度湍流混合,充分接触,强化传质传热,达到降温除尘的目的。
2.2.2气体冷却塔工作原理
进入气体冷却塔的一些杂质较大部分含于酸雾中,温度一般在50~65℃之间。因为含尘量低,不易堵塞,所以气体冷却塔采用填料塔,用浓度为1~2%的硫酸喷淋洗涤。在气体冷却塔主要发生的作用包括:炉气进一步被冷却到35℃以下,喷淋酸被加热;炉气中的矿尘、金属氧化物进一步被洗涤除去,气体中残留的砷、氟、和硒等杂质部分溶解于酸液中;部分酸雾被捕集;由于炉气温度的降低,使气体中水蒸汽在酸雾粒子表面冷凝而使酸雾颗粒增大,为提高二级动力波除酸雾效率创造了条件;由于气体温度降低,水的饱和蒸汽压相应降低,炉气中的水部分冷凝。
2.2.3二级动力波的作用
这一步主要使得炉气进一步被冷却,温度降低了,炉气中部分水蒸汽在酸雾表面冷凝而使酸雾颗粒增大,有利于一二级电除雾器的除雾效率提高。同时也使炉气带入干燥塔的水量减少(因为炉气带入干燥塔的水量大体上等于第二级电除雾器的气体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含水量),有利于成品酸浓的维持和提高。
同时,由于喷淋酸浓度的降低,酸雾被稀释而使颗粒长大;酸浓从30%降到5%,使酸雾颗粒直径将增大近1倍,如果酸浓降到1%,酸雾颗粒直径将增大2.3倍,这对电除雾器的除雾
效率使非常有利的。
、氟化氢和酸雾等杂质,在二级动力波内有部分会被捕集溶解在酸液中。因此喷淋酸浓度会逐渐提高,酸中砷、氟等杂质含量也会逐渐增多。
2.2.4一级电除雾器
该项步骤的原理是炉气通过高压直流电场产生电离,尘粒或酸雾与负离子相遇而荷电,在电场力额作用下移向沉淀极释放电子而变成中性粒子,靠重力顺壁而下,使烟气得以净化。
其内部的结构包括:高压发生器及绝缘系统;带芒刺的阴极线,产生电晕,发射电子,使烟气中微粒(酸雾)带负电;六角形阳极管,收集带负电荷的微粒;冲洗水系统,冲洗阴极线和阳极管壁上的升华硫和沉积物。
2.2.5 二级电除雾器
该步骤主要去除干燥塔酸雾<5mg/m3,最关键的是采用安全水封,其作用是维持系统负压,保护前段玻璃钢设备。
2.2.6净化工段稀酸循环系统
净化工段中的一级动力波,气体冷却塔二级动力波均有单独的稀酸循环系统。气体冷却塔的循环酸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稀酸采取由稀向浓、由后向前的串酸方式。引出的废酸由一级动力波循环槽中根据废酸生成量和废酸的含砷、含氟、含尘量抽出一定的量送至圆锥沉降槽,圆锥沉降槽的上清液进入上清液贮槽;上清液再用泵送至脱吸塔,脱吸塔脱吸后的气体送入气体冷却塔前烟气管道进入系统,脱吸后的废酸输送至废酸处理污酸原液槽。圆锥沉降槽底流送入压滤机进行压滤,滤饼因含有价金属可直接外售或返回焙烧系统,滤液送污酸原液槽。
现金管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