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粉的危险性识别

阅读: 评论:0

锰粉的危险性识别
雨水弃流井>高压软起
中文名:锰粉
英文名:manganese powder
分子式:Mn
分子量:54.94
234mm
UN编号:无资料
危货号:41506 
RTECS号:
CAS号:7439-96-5
性状:银灰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酸。
熔点(℃):1260
相对密度(水=1):7.2
沸点(℃):1900
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0.13/1292
危险性类别:第4.1 类易燃固体
临界温度(℃):无意义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意义
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氧化锰。
闪点(℃):无资料
聚合危害:
婴儿印泥
爆炸极限(V%):无资料
稳定性:
引燃温度(℃):无资料
禁忌物:酸类、碱、卤素、磷、水。
危险特性:粉尘遇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水或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燃气体。与氯、氟、过氧化氢、硝酸、二氧化氮、磷、二氧化硫和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毒性及健康危害
接触限值:中国MAC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            0.3 mg/m3
          美国TVL-TWA  OSHA    5 mg/m3    
                        ACGIH  0.2 mg/m3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LD50:90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河道生态护坡健康危害:主要为慢性中毒,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尤以锥体外系统突出。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减退、嗜睡、心动过速、多汗、两腿沉重、走路速度减慢、口吃、易激动等。重者出现“锰性帕金森氏综合征”,特点为面部呆板,无力,情绪冷淡,语言含糊不情,四肢僵直,肌颤,走路前冲,后退极易跌倒,书写困难等。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碱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无动力风球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卤素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本文发布于:2023-05-17 02:13: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26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运输   泄漏   处理   禁止   接触   车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