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防洪水防风防暴雨教育

阅读: 评论:0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雷电防洪水防风防暴雨教育
电子灯丝
防雷电、防洪水、防风、防暴雨教育资料   
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各样自然灾害的威胁。据统计,台风、洪灾、地震、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每年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人类社会永远不变的追求。我们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通过各种办法,增强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避灾自救意识,使学生能够掌握避灾自救基本常识、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和避灾自救能力,把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防雷电知识
夏季时节是雷电的多发季节,雷电是云中的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过程,具有很大
的破坏性和伤害性。我们学校,处高山脚下,地方狭小,与集市区其他房屋比,学校楼房相对较高,加上旗杆高耸、电线密布,同学们要特别注意防雷。
(一)户外避雷
1、外出如遇雷雨,可以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此时,行走中的人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电阻加热炉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3、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山区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雷雨天气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停后再拾回。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6、雷雨、暴雨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因为固话电话的线路从外引入,容易引雷,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圆钢矫直机
7、遇到雷雨,暴雨天气外出时,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严禁雷雨时在室外奔跑。
(二)室内避雷
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2、碰上雷雨天气,在室内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4、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5、晾晒衣服被褥等用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门口,以防铁丝引雷。不要到室外收取晾晒在铁丝上的衣物。
6、不要在凉亭、草棚和房屋中避雨久留,注意避开电线,不要站立灯泡下,最好是断电或不使用电器。
荸荠去皮机
7、不要在室外参加体育活动,如赛跑、打球、游泳等。
发光管
二、防洪知识
我校处于峡谷区,河流穿园而过,山洪暴涨时有发生,掌握防洪知识十分必要。
1、洪水的类型
可分为: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演坝洪水等多种类型。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季节性明显
洪水集中出现的季节段时称之为汛期。江河每年汛期来临的时间有一定规律,它主要决定于夏季雨带的南北位移和秋季频繁台风暴雨。
洪水峰高量大
受流域暴雨、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影响,河流常可以形成极大洪峰流量。
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暴雨洪水区大洪水年和枯水年洪峰流量变幅大。
3、洪水爆发时怎样紧急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⑴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
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⑵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⑶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木薯干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23:37: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25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雷电   暴雨   自救   金属   注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