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面过下层煤采空区安全措施

阅读: 评论:0

dtt使用浓度
You have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dare to accuse you of your shortcomings, criticize you face to face, and stay away from people who flatter your shortcomings and who have been joking about you!勤学乐施 天天向上(页眉可删)
采面过下层煤采空区安全措施
钕铁硼磁性材料  一、概述
  胡家田煤矿井田地层产状为东西走向,南北倾斜。根据已会审并由清镇经济和信息化局清经信字[2012]49号审查备案的《清镇市暗流乡胡家田煤矿一采区K8煤层开采设计》,我矿现在一采区K8煤层布置1801采煤工作面,设计1801运输顺槽和回风顺槽长度为455m,采面长度120m。
  经技术人员现场实测,K8与K9煤层层间距为36m, 1901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走向长27m,采长54m,煤层厚度0.8m,采空区平面投影位置位于1801采煤工作面内。1801运输顺槽已掘进190m,1801材料上山已掘进75m(未到达1801回风顺槽开口点),为保证采面布置合理,
施工安全,确保1801采煤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绕过下部采空区,避免发生底板塌陷等情况出现,特编制此方案。
电子鱼竿 
  二、成立1801采面布署方案实施领导小组:
  组 长:董延成(矿长)
  副组长:赵江元(总经理)、苏金雄 (总工程师) 、宋席清(安全矿长)、黄先锋(生产矿长)、李敏(机电矿长)
  成 员: 各相关科室、安全员、瓦检员、探水工、救护队员、班组长
  组 长:全面负责1801采煤工作面过下层采空区时的各项工作。
  副组长:协助组长,做好1801采煤工作面过下层采空区时的现场盯防工作。
  成 员:根据各自负责的范围,监督和协助掘进一队1801采煤工作面过下层采空区时的各项工作。
 
  三、巷道掘进施工设计
  1、1801运输顺槽当前已掘进190m,掘进碛头煤层变薄,平均煤层厚度50左右,拟往前掘进20m,若煤层厚度无变化,则停止掘进,向上开切眼,切眼长度120m;
保险杠模具
  2、1801材料上山已掘进75m,向上以333°方位沿煤层再掘进60m(全长133m),安装调度绞车辅助提升,在123m处向东开口沿煤层底板等高线掘进1801回风顺槽巷道,掘进长度与运输顺槽大致相同,初步预计205m(若煤层厚度50cm左右,无变化情况下,则不再向前掘进)。
  3、煤层倾角平均为11°,初步预计剩余工程量385 m。
 
机器人焊接
 
  四、掘进断面及支护方式
  1、掘进断面
  本预备采煤工作面位于胡家田煤矿一采区+k8煤层,各巷道掘进断面相同,掘进断面7.4m2,净断面6.0 m2,巷道为梯形断面。
  巷道采用金属支架支护,梯形断面,其规格为:上净宽2.4m,下净宽3.0m,净高2.2m,断面为6.0m2。支护棚距0.8m。
  图2:巷道支护断面图神经网络预测
 
 
  2、支护形式及工艺
  根据运输大巷掘进过程中的顶底板情况分析,K8运输大巷顶底板岩性较差,采用工字钢支护,木材、荆笆背帮接顶。
  支护顺序:安全检查(顶板、瓦斯、工程质量、探头位置等)→临时支护→永久支护→收尾整理工程质量。
  3、金属支架支护及技术要求
  (1)、支护材料选择
  采用金属支架11#工字钢支护,顶梁长2.6 m(净空2.4 m),支柱长2.4m,支柱与顶梁相连接处为面接触。
  (2)、支架布置方式
  支架沿巷道走向架设,施工队必须严格按断面图所示的要求架设支架,其中巷道支架沿走向架设间距为0.8m/架。
  (3)、支护质量要求
  采用金属支架11#工字钢加工成支架进行支护,棚距为0.8m,棚距间采用排材、笆片进行扛背。
  排材沿巷道走向进行扛背在两架金属支架间,其间距为0.20-0.3m,排材必须扛背在金属支架上,并且排材的端头裸露在金属支架的另一则。笆片顺金属支架方向进行扛背,笆片的搭接不得小于0.1m,且上一张笆片的端头搭接在下一张笆片的内部,扛背时必须将整个巷道两帮及顶部所裸露部分全部扛背严实,不得有缝隙出现。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21:34: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24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掘进   支护   采煤   煤层   工作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