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曲二矿宽带数字电视机顶盒5105综采面采空区“三带”的划分作者:王鸿 刘永亮 霍沁锋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牵引带
年第06期 摘 要:本文通过观测沙曲二矿5105综采面采空区O2浓度分布状况和工作面推进速度之间的关系,结合所采煤层的自燃参数,掌握采空区“三带检测卡
”分布状况,确定了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以此预测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进而对采空区的自燃防灭火工作进行指导。 关键词:采空区;三带;漏风强度;最小推进度
1工作面概况及观测方案
1.1工作面概况
5105综采面走向长度852m,倾斜长度202/110m,面积79615m2;煤层倾角为5°;煤厚2.4-3.2m,采高2.8m;容重为1.47t/m3,工业储量46.7万吨,可采储量44.4万吨,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所采5#煤层为Ⅱ类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92天。
1.2观测方案
矿井安装一套JSG-8型(16路)火灾预报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装备自动采样及气路控制装置、谱工作,能实现气样采集、分析一体化功能。为观测5105综采面采空区各种气体的分布及其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O2浓度的动态变化情况,本次共布置9个测点,分别为:5105综采面下上隅角处各布置1个测点,采空区监测点沿轨道巷和胶带巷各布置3个测点,回风布置1个测点,每隔50m设置一个采样探头。(观测点布置如图带触摸板的键盘1所示)。
2数据分析
2.1 5105综采面O2浓度分布规律
采空区内氧气浓度的分布,不仅与漏风状态有关,同时也与煤的氧化程度有关,自燃程度高的区域耗氧量大,氧气浓度低,氧含量的大小,因此掌握采空区内氧气浓度的分布规律,就能够确定5105综采面采空区“三带”的范围。
从图2中可以看到,进回风侧采空区氧气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1#、2#测点氧气浓度是在工作面推进距离大于70m后下降到15%左右,在工作面推进达到194m后降低至11
%以下;3#、4#测点和5#、6#测点氧气浓度在工作面推进65abs082~70m之间出现明显下降,在工作面推进变压器油箱180~190m之间降至11%以下。由上图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采空区的氧气浓度随着与工作面的距离加大而呈现出递减趋势,且在距工作面相同距离的位置,进风侧的氧气浓度比回风侧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