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经过
1999年6月19日,山东省某县成品油经营点发生一起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5hg(scn)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教训极为深刻。
6月9日下午18时30分,承包经营者宋某提取1车(10000L)90号汽油,在保管监督员不在和未对卸油罐进行计量的情况下,宋某擅自将油罐卸油口铁锁撬开,进行卸油,卸油期间,也没有安排人员监视。卸油开始后,宋某就陪着司机到营业室吃西瓜。18时50分左右,宋某到院内油罐口查看,发现油从油罐中溢出,就连忙让司机张某关闭了油罐车阀门,同时让雇佣的王某赶紧回收溢油。王某在回收溢油时,用铁桶、塑料盆等器皿回收,造成器具碰撞产生火花,引起油蒸气爆炸,使汽油燃烧。19时10分消防队投入灭火和抢救烧伤人员的工作,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受伤人员被送往医院。 这次事故使王某当场烧死,宋某与其爱人1周后死亡,孙女和王某的外甥在1个月后的中先后死亡。溢出油品1466L,直接经济损失16.35万元。
(2遥控器外壳)事故原因分析
当事人宋某违反公司规定,在保管监督人不在的情况下,自行撬开油罐卸油口铁锁进行卸油,致使卸油失去监督保障;
宋某违反卸油操作规程,卸油前未经计量确定罐内空容量;
卸油时没有监卸人员在场,以致造成油罐溢油;
人员安全素质差,王某未经过岗前培训,缺乏安全意识;
溢油后采用措施不当,在回收溢油时使用铁桶等易产生碰撞火花的器皿,严重违反了加油站管理制度;
违反劳动纪律,随意容留年幼儿童在经营点火灾危险区域内逗留、玩耍,以致造成无辜儿童被烧后死亡。
(3)事故防范措施
加强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心教育,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去腐生肌膏
加强安全管理,将安全落实到实处。
1999年5月19日19时5分,一北京吉普121客货车到加油站加油,当加油员给该车油箱加满后,车主为凑足100元的油款,要求将剩余的70号汽油用加油直接注入容量25㎏的塑料桶内,塑料桶就在吉普车旁边。当油品注到塑料桶2/3时,由于产生静电,“砰”的一声,燃起大火,大火将塑料桶烧毁,满地的火源,又把吉普车燃着,此时一位加油员拨打110报警。同时,另一位加油员开始操纵35㎏干粉灭火机灭火,但由于对灭火机性能掌握不熟练,未能灭火。当吉普车被全部烧着后又把5m高的雨蓬引燃,39.6m2铝塑封檐板,5.6m2的雨棚镀锌钢柱板、两台电脑加油机、雨蓬灯和部分线路、12m2铝合金开票收款厅、1台35㎏干粉灭火机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309万元。
因为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塑料桶大多是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稀和聚乙烯制成的,这些材料的电阻率大,绝缘性能好,在与汽油强烈摩擦后极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因此,决不能用塑料桶装汽油。
事后认定的原因是:
(1)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用加油直接向塑料桶容器内灌装汽油,静电引起爆燃。
控水系统 (2)岗位职工不会使用干粉灭火机,延误了扑灭初起火灾的最佳时间。
(3)安全管理不严,管理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落实。
加油站起火,静电是杀手
事故经过
2004年1月,一摩托车驾驶员到加油站加油,把车停在计量机旁边,关闭发动机,用发动机钥匙打开油箱盖等着加油。站在附近的加油站工作人员看到有加油的客人,就迎了上来,将合成树脂材料的油箱盖放在旁边的水泥防护台上,没戴手套,直接用手握住喷手柄,把喷口接近摩托油箱的加油口,开始加油的时候,突然从油箱加油口处冒出火苗。
调查分析
计量机情况 起火时,从计量机到摩托车加的量在计量机上显示为1.5升,当日,截止到发
生火灾,该台计量机已输出汽油221升。
计量机加油管线的静电导通状况 测量加油喷嘴的最前端到计量机机体之间接地线的绝缘电阻,发现转动加油和油管连接部“万向节”(在连接部能保证多方向转动并保持静电导通的部件)时,静电导通程度有所变化。另外,加油管与水泥隔离台接触部分因摩擦有破损,接地线部分断开。
工作人员的服装 工作人员当时所穿服装,上衣(100%聚酯)、裤子(80%聚酯、20%人造纤维)。另外,衬衫(化纤)、短裤和内裤(棉)、袜子(混纺),鞋子是市场上普通的运动鞋,经测鞋底的绝缘电阻为1.4×1012欧姆。
计量机和摩托车的接地电阻值 计量机的接地电阻为2.2欧姆;摩托车的支撑架在撑起状态时,油箱(从油箱上距地面最近的金属螺栓处测)到地面的绝缘电阻是30×103欧姆。
模拟事故
模拟事故目的是测定工作人员的服装、鞋子以及同样型号摩托车油箱的带电压,并进行放电实验;进行接地线断开的加油管的放电实验。
服装的带电压测定 让实验人员穿上该服装和运动鞋站在绝缘的丙烯板上,挥动双臂后,用静电电位测定器对工作服表面的带电压进行数次测定,其结果是衣服带电压为4kV~5kV。
另外,保持带电状态,用手去碰接地极,有放电现象存在,说明人体带电和放电火花现象存在。
obd数据 摩托车油箱的带电压测定 用静电发生装置强制使强化塑料材质的油箱产生静电,可测得最大带电压为10kV。
断开接地线的加油管的放电实验 断开加油管的接地线,强制使加油管带电10kV,使它靠近接地极,能发现放电现象。
虽然加油管破损部的接地线有部分断开,但静电仍可导通。只是转动加油喷和油管的连接部“万向节”时,静电导通程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可判断连接部的“万向节”存在导通不良问题。
起火原因分析
综合以上调查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认定:此次事故是由静电引起的,但还必须要分析静电产生的渠道,即:在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情况和人体(服装)的带电情况。
多孔管
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情况 被烧毁的摩托车油箱里,几乎没有多少燃料进入,根据加油工作人员叙述,刚给摩托车加油就从油箱口喷出火苗。另外,可根据着火时从加油喷流出的汽油量为1.5L推定,加油管中流动液体的带电量不大。
人体(服装)的带电情况 根据测定结果可知,加油前衣服摩擦产生的静电压为4KV~5KV,人体的静电容量平均为150pF~200pF,根据公式E=C V2 / 2焦 (E:放电能量C:静电容量V:产生的电压),可计算出人体放电能量为1.2 mJ,也就是加油站工作人员身体所带放电能量为1.2mJ,另外,汽油的着火能量为0.2mJ,这样,工作人员所带放电能量是汽油着火能量的6倍,足以成为引燃汽油的火源。
另外,工作人员所穿鞋子是普通运动鞋,鞋底为树脂材质,静电不会流向大地,而是聚积在工作人员身体上,处于带电状态。工作人员加油时,加油与加油管连接部以及加油管是绝缘的,而且汽油的固有电阻高达1012~1014欧" 厘米,所以,静电很难通过汽油流向计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