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2号主变压器为沈阳变压器厂1994年生产的SFP9-360000/220型变
压器,冷却方式为强迫油循环,变压器220kV侧套管为南京电瓷厂生产的
/api/v3/search?p=1&t=all&q= 摘要BRL2-220/1250型油-油电容套管,主变压器高压侧出线通过高压套筒油箱将高
压套管和电缆连接,运行时高压套管密封在高压套筒油箱内,套管末屏未引至
套筒油箱外。
1故障概况
2001年10月3日,某电厂2号发电机组处于运行状态,2号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负荷210MW,定子电流65kA,三相电流平衡。21时19分,在系统无
操作、天气无雷雨的情况下,2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发出"2号主变压器轻瓦斯保
护动作"的信号,值班员马上检查2号主变压器,此时线圈温度70℃,上层油
温度58℃,在负荷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比21时的油温度高了8℃,听声音未发现异常。21时24分,2号主变压器发出一声巨响,2号发电机组跳闸,2号发电
机变压器组发出"2号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动作"、"2号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2号发电机变压器组差动保护动作"、"2号主变压器油位异常"和"灭磁柜过压
保护正反向动作"等信号,就地查看2号主变压器顶部,发现大量喷油,压力释放阀动作,低压侧引线上部箱体加强筋焊缝处出现几处裂缝,向外大量渗油,
变压器出线装置3个压力释放阀动作,出线侧有大量油迹,储油柜的油已全部
渗完。
2故障后试验情况
2.1电气试验
故障发生后,对2号主变压器进行了电气试验,从试验结果(表1)可看出,低压侧绝缘电阻值与以前的测试值相差较大,吸收比及极化指数在合格范围内, 智能美甲
高、低压侧直流电阻值正常,铁心对地绝缘电阻值与以前相比低很多。进行变
压器绕组变形测试,无异常。
2.2谱分析
2001年10月4日对2号主变压器进行了本体绝缘油和高压出线套筒油
谱分析试验,测试数据见表2。由表2可知,本体绝缘油和W相的高压出线套
筒油各组分的体积分数均严重超标。
3故障后变压器吊罩检查情况
无菌检测系统3.1高压套管及中性点套管
将2号主变压器的3个高压套管及中性点套管吊出,可看到:W相高压套管
下端瓷套已破碎脱落,其击穿部位在均压球向上约520mm起至均压球向下约
370mm的范围(见图1),从铜导电杆向外开放烧穿,并在铜导电杆上烧了1个约30mm×50mm(轴向)的洞,铜管内壁有螺栓擦痕,套管法兰盘上与套管接缝处有
绝缘纸漏出,上瓷套位移,套管法兰下部有电弧烧伤、烧熔的痕迹;套管上部引出线螺纹烧熔;击穿部位周围的电缆纸全部烧黑,但电容器心子从该击穿部位向上、向下方向均无爬电痕迹,同时击穿部位恰好是穿引电缆的连接头所在部位。
3.2变压器
吊开变压器钟罩进行检查,发现:
a)W相套管高压引出线接头处烧黑。
b)变压器油变黑,油箱加强筋多处开裂,其箱底W相处有大量碎瓷片,变
压器箱底有许多黑碳化物、瓷片和绝缘纸片等杂物,高压引出线及围屏均被
黑碳泥污染。
c)W相线圈围屏下部有很多树枝状放电痕迹,W相围屏变黑、受污染。
d)与预防性试验结果相比,铁心及各夹件的绝缘均偏低。
4主变压器历史情况
2号主变压器是1995年底投入运行的,截至2001年10月3日,运行时间
为36189.04h。1998年3月发现主变压器油介质损耗超标。1998年6月2号发
电机组大修,对2号主变压器滤油后进行介质损耗测试和其它电气预防性试验,试验结果为合格。2000年11月2号发电机组小修时,对2号主变压器进行预
防性试验,试验结果为合格(由于该厂主变压器高压侧结构特殊,无法对高压套管进行试验),油介质损耗、油耐电压值均正常。2001年3月到9月,对2号
主变压器绝缘油进行谱分析(试验数据见表3),发现甲烷、乙烯和总烃的体
积分数增加较快。
5原因分析
变压器高压线圈引出线上的中间接头均采用3个8mm的发蓝内六角螺栓连接,且螺栓均伸出接头圆柱面8~10mm,运行中,由于电动力的作用,套管导电
杆内壁与接头螺栓摩擦将接头螺栓头处的绝缘磨穿,露出螺杆,金属螺杆与套
无人机北京天宇创通管的导电杆内壁接触产生分流。因为套管防雨罩上部和套管内铜管是通过其它
部件紧密相连的,如果引线和内铜管接触,就会形成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
在正常情况下,套管防雨罩及顶部各导电部位接触良好,R1接近于零,R2趋向无穷大,R2不可能有分流作用。但套管内引线和内铜壁接触后,R2的值变小,就会在R2上形成一个分流支路。这时由内铜管、引线、防雨罩组成一个复合导体,内铜管就是这个复合导体的表面。内铜管表面必会有一部分负荷电流通过,造成接触部位发热。由于空心导电杆内绝缘油的流动性和散热性差,热量累积
使与接头相对应处电容套管内的电容屏间的油纸绝缘老化击穿,导致局部电场
畸变,从而引起电容屏间绝缘进一步击穿,随着被击穿的电容屏数目的增加,
在电容屏间形成了畅通的放电通道,导致油质劣化,产生瓦斯气体,由于套管
内容积小,积聚的大量热量冲破套管的密封圈进入主变压器本体,使主变压器
发出轻瓦斯报警信号。由于套管中电容屏击穿数目较多,套管无法承受工作电压,在轻瓦斯保护动作5min后,套管的零屏对中间法兰形成贯穿性的对地放电现象,强大的短路电流使油质迅速劣化产生大量气体,主变压器重瓦斯保护、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和发电机差动保护动作。同时大量气体使套管下瓷套爆裂成
碎片,主变压器发出巨响。
由表3可知,2号主变压器总烃的体积分数增加较快,用三比值法可判断
出2号主变压器存在裸金属过热的故障,这一现象可能与此次故障有直接关系。
6改进措施
根据变压器高压引出线以及套管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
a)按国家电力公司"预防110~500kV变压器事故措施"的要求,将高压侧引
线接头的螺栓磨平,引线缠绕白布带,防止裸电缆与套管导电杆相碰产生分流。
b)介质损耗测试能灵敏地发现套管的绝缘缺陷,将套管末屏引至出线装置
油箱外,严格执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按期监测套管介质损耗,或在
套管末屏引出线上加装介质损耗在线监测仪,随时监测套管的介质变化情况。
c)在变压器油循环管道上装设绝缘油在线监测仪,随时监视设备绝缘油中
气体变化情况,以便掌握故障发展趋势,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7结束语
此次故障提醒我们,在进行变压器高压套管吊装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施工
工艺进行操作,防止穿缆引线绝缘层被破坏,套管吊装后,应检查穿缆引线与
套管内壁是否接触。具体方法是:打开套管防雨罩固定螺母,将一薄塑料套套在引线接头上,使引线接头和内铜管绝缘,用500V绝缘电阻表测内铜管和引线接头间的绝缘电阻,若测出绝缘质量不好,则证明穿缆引线与套管内壁已接触上了,应对其进行处理。
防止变压器高压套管进水的方法
{{电力变压器由于进水受潮而引起的绝缘事故不断发生,约占绝缘事故的20%,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变压器运行过程中进水受潮的原因,一是油枕呼吸器的硅胶不起作用,
太阳能跟踪控制器空气中的水分通过油枕进入变压器,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小。二是变压器
的高压套管密封性能比较差,水分通过高压套管顶部流进变压器内部。轴流风机启动
{{变压器的高压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水分沿引线进入绕组绝缘内,
引起击穿事故。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的原因是结构不合理和胶垫安装不正确。套管顶部连接帽接线板与带螺纹的引线鼻子相连接,这个连接帽兼有密封
和导电双重作用,从而带来许多弊端。首先是细螺纹丝扣制造公差太大,接触不良引起发热;其次是固定引线的铜销钉过长,用于连接帽上的接线板还必须与外部母线连接相吻合,致使密封垫无法压紧,稍有松动就会向内漏水。绝缘事故中绕组烧坏部位一般在引线附近,这说明水是沿套管引线进入的。
{{
{我们在对主变套管检查中,发现国产套管顶部连接帽密封不良,在大风吹动引线时,密封胶圈会挤向一侧,而另一侧会出现空位不能防止雨水渗入。为排除这一事故隐患,决定在套管顶部加一个铜的帽子(见图1)。它的原理是:绕组引线上接头通过螺纹固定在铜帽上,铜帽再与外部引线连接,这样绕组引线上接头就不会与外部有接触,从而杜绝了雨水的进入。我们对几台变压器高压套管进行了改造,
在套管顶部加一个铜的帽子后,发现没有雨水通过套管渗漏进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