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套管设计

阅读: 评论:0

绝缘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专业: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班级:电气05-8
                      姓名:高享想
                      学号:0503010827
设计题目:330KV油纸/胶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技术要求
  额定电压 330KV
    额定电流 300A
  最大工作电压363KV
  1Min工频试验电压510KV
  干试电压670KV
水泥电阻器  湿试电压510KV
  1.2/50μs全波冲击试验电压1175KV
设计任务:
  1、确定电容芯子电气参数
      绝缘层最小厚度
      绝缘层数
      极板上台阶长度
      极板下台阶长度
      接地极板长度
      接地极板半径
      零序极板长度
      零序极板半径
      各层极板长度
      各层极板半径
      套管最大温升
      套管热击穿电压
  2、选出上下套管并进行电气强度校核
  3、画出分布图
画出极板布置图
电容式套管的结构概述
   
    电容式套管具有内绝缘和外绝缘。内绝缘或称主绝缘,为一圆柱形电容芯子,外绝缘为瓷套。瓷套的中部有供安装用的金属连接套筒,或称法兰。套管头部有供油量变化的金属容器称为油枕。套管内部抽真空并充满矿物油。
    套管的整体连接(电容芯子、瓷套、连接套筒和油枕等的连接)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用强力弹簧通过导杆压紧得方式(大多用于油纸式电容套管)以及用螺栓在连接处直接卡装的方式(大多用于胶纸式电容套管)。连接处必须采用优质的耐油橡皮垫圈以保证套管的密封(不漏油和不使潮气侵入),要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油纸式电容套管内部有弹性板,与弹簧共同对因温度变化所引起的长度变化起调节作用,以防密封的破坏。
    套管除主体结构外,还有运行维护所需要的装置,如在油枕上装有油面指示器,联接套筒上装有测量用的接头(运行时和联接套筒接通),取油样装置及注油孔等。
电容式套管的瓷套是外绝缘,同时也为内绝缘和油的容器。变压器套管上瓷套表面有伞裙,以提高外绝缘抵抗大气条件如雨、雾、露、潮湿、脏污等的能力,下瓷套在油中工作,表面有棱。胶纸式变压器套管无下瓷套。
电容套管的电气计算
电容芯子设计
电容芯子内部是按轴向场强均匀分布的原则设计的,即各绝缘层的电容相等以及各极板间的长度差相等,而绝缘厚度不等。此时得到径向场强只是稍不均匀的。由于零部件对电场的影响,内部电极布置时尚应注意各部分的电屏蔽,才能获得较好的电气特性。
电容芯子电气参数
电容套管的主要设计参数是电容芯子的辐向最大工作场强Erm其次是在干闪络试验电压下,电容芯子上部和下部的轴向场强E1E2。这些参数决定套管电容芯子的径向和轴向尺寸,同时必须有一定的绝缘裕度以保证必要的电性要求。
按最大工作电压下不发生有害局放这一原则而决定。对于油纸绝缘,更须考虑由足够的裕度,以免局部放电发展。
330KV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1的确定
  根据工艺情况选定绝缘层最小厚度
纸绝缘金属极板在油中
设绝缘裕度为1.8
2 确定绝缘层数n
       
此时厚度最小绝缘层的滑闪电压
与干试电压相比,
安全裕度=
3 长度计算
可依据《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图2-69或经验确定上瓷套长度
确定极板上台阶长度λ1和极板下台阶长度λ2
电容芯子轴向场强的选择,要保证在干闪络电压下,电容芯子的上部或下部不发生轴向闪络。一般上部较长,较低,发生这种闪 络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下部轴向场强是主要的。
选择内绝缘对上瓷套的屏蔽长度,上端为,下端为,则电容芯子的上端绝缘长度为
令下台阶为上台阶的
在干试电压下的下端轴向场强
 
确定接地极板长度,零序极板长度及各层极板长度
由于法兰长度未做规定,可选则最有利的条件,则
法兰长度
  其中为选取对下瓷套的屏蔽长度。
  下瓷套长度
所以实际上
下瓷套闪络电压,可以放放电平均场强来校核,则
序数为的极板长度
具体数据见附表,因此     
确定零序极板半径,接地极板半径各层极板半径
接地极板半径
序数为的极板半径
具体数据见附录一
4 选上瓷套进行电气强度效验
干闪电压
干放平均场强约为,干闪络电压,与干试电压相比较,
安全裕度为,满足裕度。
湿闪电压
其中
     
         
与湿试电压相比较,
安全裕度为满足裕度。
雷电波电压
1.2/50μs全波冲击试验电压1175KV相比,
安全裕度为满足裕度。
5 计算套管最大温升隧道隔音降噪施工
温升计算的目的是使套管在工作电流的长期作用下,发热温度不超过材料的耐热性要求(油纸105℃,胶纸120)
套管的发热和散热情况类似圆柱体结构,但因存在轴向散热现象,故比单芯电缆结构要复杂得多。一般最大温升的计算忽略了轴向导出热量的问题,所得数值常偏高。
式中 
  芯子浸油部分最大外半径
        导管外半径
        芯子绝缘层的导热系数,胶纸液体速凝剂,油纸          芯子在油中的表面散热系数,一般可取
          单位长度的导杆发热量, ,其中为额定电流,导杆单位长度有效电阻
        套管单位长度的介质发热量式中额定电压;为套管总电容,为在工作状态下的介质损耗,为电容芯子绝缘部分总长度
式中包含两部分,前一部分代表套管内部热传导的温度差,分散热源如介质损耗的等效热功率为;后一部分代表套管表面与周围有的温度差。
6 计算套管热击穿电压
电容套管辐向电击穿,在一般材料质地良好和制造上无重大缺陷时不会发生。但是,电容套管热击穿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特别是胶纸套管,当胶纸的和温度系数大时可能发生。
热击穿电压可以按单向冷却圆柱结构的情况计算,由于忽略了轴向散热,计算值常偏低。
 
式中 
      电容芯子在周围环境温度下的介质损耗值;
        介质损耗的温度系数,取
        符号同前;
    与结构尺寸和导散热量有关的系数,一般取
。   
因此可得套管热击穿电压
附录一
运行程序及结果:单位
L0=420,R0=3.48;
for i=1:1:61;
    L(i)=L0-5.2*i;
    R(i)=R0*exp(((L(1)+L(i))*i)/(2*11232));
end
for i=1:1:61;
    fprintf('L[%d]=%f,R[%d]=%f\n',i,L(i),i,R(i));
end             
极板序号极板长度 L  极板半径 R
x=1,L[1]=414.800000,R[1]=3.610920
x=2,L[2]=409.600000,R[2]=3.745030
x=3,L[3]=404.400000,R[3]=3.882324
x=4,L[4]=399.200000,R[4]=4.022788
x=5,L[5]=394.000000,R[5]=4.166405
x=6,L[6]=388.800000,R[6]=4.313152
x=7,L[7]=383.600000,R[7]=4.463001
x=8,L[8]=378.400000,R[8]=4.615919
x=9,L[9]=373.200000,R[9]=4.771866
x=10,L[10]=368.000000,R[10]=4.930799
x=11,L[11]=362.800000,R[11]=5.092666
x=12,L[12]=357.600000,R[12]=5.257413
x=13,L[13]=352.400000,R[13]=5.424978伸缩杆
x=14,L[14]=347.200000,R[14]=5.595292
x=15,L[15]=342.000000,R[15]=5.768281
x=16,L[16]=336.800000,R[16]=5.943867
x=17,L[17]=331.600000,R[17]=6.121963
x=18,L[18]=326.400000,R[18]=6.302476
x=19,L[19]=321.200000,R[19]=6.485309
x=20,L[20]=316.000000,R[20]=6.670357
x=21,L[21]=310.800000,R[21]=6.857509
x=22,L[22]=305.600000,R[22]=7.046649
x=23,L[23]=300.400000,R[23]=7.237655
x=24,L[24]=295.200000,R[24]=7.430397
x=25,L[25]=290.000000,R[25]=7.624741
x=26,L[26]=284.800000,R[26]=7.820547
x=27,L[27]=279.600000,R[27]=8.017669
x=28,L[28]=274.400000,R[28]=8.215954
x=29,L[29]=269.200000,R[29]=8.415246
x=30,L[30]=264.000000,R[30]=8.615384
x=31,L[31]=258.800000,R[31]=8.816198
极板序号极板长度 L  极板半径 R
x=32,L[32]=253.600000,R[32]=9.017517
x=33,L[33]=248.400000,R[33]=9.219165
x=34,L[34]=243.200000,R[34]=9.420959
x=35,L[35]=238.000000,R[35]=9.622714
x=36,L[36]=232.800000,R[36]=9.824240
x=37,L[37]=227.600000,R[37]=10.025345
x=38,L[38]=222.400000,R[38]=10.225830
x=39,L[39]=217.200000,R[39]=10.425498
x=40,L[40]=212.000000,R[40]=10.624144
x=41,L[41]=206.800000,R[41]=10.821564
x=42,L[42]=201.600000,R[42]=11.017551
x=43,L[43]=196.400000,R[43]=11.211896
x=44,L[44]=191.200000,R[44]=11.404387
x=45,L[45]=186.000000,R[45]=11.594814
x=46,L[46]=180.800000,R[46]=11.782964
x=47,L[47]=175.600000,R[47]=11.968626
x=48,L[48]=170.400000,R[48]=12.151585
x=49,L[49]=165.200000,R[49]=12.331631
x=50,L[50]=160.000000,R[50]=12.508553
x=51,L[51]=154.800000,R[51]=12.682140
x=52,L[52]=149.600000,R[52]=12.852184
x=53,L[53]=144.400000,R[53]=13.018480
x=54,L[54]=139.200000,R[54]=13.180824
x=55,L[55]=134.000000,R[55]=13.339016
x=56,L[56]=128.800000,R[56]=13.492858
压铸机料筒的设计
x=57,L[57]=123.600000,R[57]=13.642157
x=58,L[58]=118.400000,R[58]=13.786724
x=59,L[59]=113.200000,R[59]=13.926374
x=60,L[60]=108.000000,R[60]=14.060927
x=61,L[61]=102.800000,R[61]=14.190209
330KV胶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1的确定
  根据工艺情况选定绝缘层最小厚度
胶纸绝缘半导体极板在空气中
胶纸绝缘的直接取,即
2 确定绝缘层数n
此时厚度最小绝缘层的滑闪电压
与干试电压相比,
安全裕度=
3 长度计算
可依据《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图2-69或经验确定上瓷套长度
确定极板上台阶长度λ1和极板下台阶长度λ2
电容芯子轴向场强的选择,要保证在干闪络电压下,电容芯子的上部或下部不发生轴向闪络。一般上部较长,较低,发生这种闪 络的可能性极小,因此,下部轴向场强是主要的。
选择内绝缘对上瓷套的屏蔽长度,上端为,下端为,则电容芯子的上端绝缘长度为
令下台阶为上台阶的
在干试电压下的下端轴向场强
 
确定接地极板长度,零序极板长度及各层极板长度
由于法兰长度未做规定,可选则最有利的条件,则
法兰长度
  其中为选取对下瓷套的屏蔽长度。
  下瓷套长度
所以实际上
下瓷套闪络电压,可以放放电平均场强来校核,则
序数为的极板长度
具体数据见附表,因此     
确定零序极板半径,接地极板半径各层极板半径
接地极板半径
序数为的极板半径
具体数据见附录二。
4 选上瓷套进行电气强度效验
干闪电压
干放平均场强约为,干闪络电压,与干试电压相比较,
安全裕度为,满足裕度。
湿闪电压
其中
     
         
与湿试电压相比较,
安全裕度为无人驾驶系统满足裕度。
雷电波电压
1.2/50μs全波冲击试验电压1175KV相比,
安全裕度为满足裕度。
5 计算套管最大温升
温升计算的目的是使套管在工作电流的长期作用下,发热温度不超过材料的耐热性要求(油纸105℃,胶纸120)
套管的发热和散热情况类似圆柱体结构,但因存在轴向散热现象,故比单芯电缆结构要复杂得多。一般最大温升的计算忽略了轴向导出热量的问题,所得数值常偏高。
式中 
  芯子浸油部分最大外半径
        导管外半径
        芯子绝缘层的导热系数,胶纸,油纸          芯子在油中的表面散热系数,一般可取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15:03: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20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套管   电容   长度   绝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