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刺三甲 概述说明

阅读: 评论:0

中药材 刺三甲 自锁器概述说明哑光玻璃
功能主治简介: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详情见下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
【汉语拼音】:cisanjia
物料周转箱
【成份】:叶含蒲公英赛醇及其乙酸酯、β-谷甾醇、卅一烷、卅醇及卅二醇等。
芒果去皮机【加工采集】:真空磁悬浮列车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药材鉴别】:
【炮制】:
【药理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③《本草求原》:”止热咳。”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散跌损瘀血。”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风湿麻木。”⑥《天宝本草》:”治偏正头风。”⑦《四川中药志》:”涂刀伤,生肌。”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咳嗽,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止咳。”⑩《广西中草药》:”散瘀止痛。治跌打,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性味】:
苦辛,凉。①《滇南本草》:”性温,味苦辛。”②《生草药性备要》:”味苦辛,性微寒。”③《草木便方》:”甘辛,微寒。”
【用法用量】:艾罐内服:煎汤,0.5~1两;或浸酒。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副作用】:
【宜忌】:《闽东本草》:”孕妇忌用。”
【归经】:①《滇南本草》:”入肺、肾。”②《闽东本草》:”入肝、肾、胃三经。”
【植物形态】:白竻(《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风党竻、苦竻葱(《岭南采药录》),鹅掌竻、白竻花、苦刺、倒钩刺、三叶刺、臭刺、三爪风、三叶五加、白刺藤、刺藤乌、山花莲、五虎刺、三股风、红芦刺、三花眉。多年生攀援状灌木,高1~7米。树皮灰白,枝条具皮孔,有刺。复叶互生;叶柄长2~6厘米,常有刺;小叶通常3片,少有5片,纸质,有短柄;小叶片长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急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楔形。伞形花序顶生,常3~10个聚合成总状花序或复伞形花序,单生者少;花萼具5小齿,无毛,长约1.5毫米;花瓣5片,白带淡黄,三角形,长约2毫米;雄蕊5;雌蕊单一,子房下位,2室,花柱2,中部以下合生。果球形,稍倾向压扁,长3~4毫米,黑。花期7~8月。果期11~12月。生于溪边,山脚、路旁及丘陵地的灌木丛中。分
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等地。本植物的嫩枝叶(白竻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临床应用】:
【药用部位】: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来自何书】:《天宝本草》

本文发布于:2023-05-16 00:03: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1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本草   贵州   长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