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阅读: 评论:0

玻璃钢全向天线Development of Energy Science
February 2014, Volume 2, Issue 1, PP.1-7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Research of New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
Guihong Feng #, Yue Me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Shenyang 110870, China
#Email:
Abstract
As the air-gap flux is not weakening adjustable easily at the high speed i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esearch of hybrid excitation motor is meaningfu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otating rectifiers, rotating rectifiers’ hybrid excitatio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for its wide range of excitation regulator and advantage of easy adjustment. As traditional rotating rectifiers hybrid excitation mostly use double-tier stator structure with large volume and low material utilization,
a new single-tier stator rotating rectifier hybrid excitation synchronous motor was designed, much improved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and decreased the volume. Design a prototype and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motor.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structure of the new motor. To improve the sinusoidal flux density, the stator exciting windings will use sine type winding.
Keywords: PMSM; Hybrid Excitation; Rotating Rectifier; Single-tier; Performance Analysis
新型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冯桂宏,蒙越
沈阳工业大学电气工程,辽宁沈阳 110870
摘要:传统永磁同步电动机由于气隙磁通调节困难在导致其调速范围窄,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而混合
励磁同步电动机由于其励磁可调同时具备永磁电机的优点,对其的研究很有意义。混合励磁电机有很多种类,其中旋转
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机由于其励磁调节方便调节范围广的优势收到广泛关注。已有的旋转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机均采用
双电机双定子的两级结构,电机体积大、材料利用率低,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电机单定子的单级结构新型旋转
整流器式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本文介绍了新型电机的结构,解决了新型电机励磁绕组和功率绕组的电磁解耦问题,比
对了不同功率下单双级电机的体积,并对新型电机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功率越低单级混合励磁电机
的材料利用率优势相对双级来说越明显,新型电机的励磁系统可正常工作,起动性能高于调速永磁电机,低于异步起动
永磁电机,最高转速能达到4倍额定转速。
关键词: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单级结构;旋转整流器;性能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弱磁调速困难,一般只能在2到3倍,限制了其在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发展,混合励磁是解决这一途径的有效办法之一。然而,我国对混合励磁电机的研究起步较晚,混合励磁电机的种类较少,有大量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1]。在现有的混合励磁电机的结构中,旋转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机随着旋转整流器的发展已经越来越收到重视。因为旋转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机具有励磁调节方便,励磁调节范围宽广的优越性。已有的旋转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机大多采用双电机双定子的两级结构,如图1(a)所示。*基金资助:1.受教育部创新发展计划资助(IRT1072);2.受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助(2012YQ05024207)
定子电枢绕组为三相交流主绕组,用于实现与转子间的机电能量转换。定子励磁绕组,转子感应绕组和转子励磁绕组共同构成电机的励磁系统。当定子励磁绕组通入直流电时在气隙中产生一个位置恒定的励磁磁场,转子感应绕组因为转子旋转切割该磁场感应出交流电流,交流电流经过旋转整流器的作用转化成转子弱磁绕组中随着转子同步旋转的直流励磁电流,对气隙磁场起去磁作用。这种两级式电机实际上是两个定子安装在一个机座内构成,不仅体积较大,而且安装和检修都很不方便[2]。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了如图1(b)所示的单级电机结构。单级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的绕组利用两套独立的极数互为偶数倍的定子绕组,其中一套为功率绕组,通入工频交流电,另一套为控制绕组,通入直流电。两套定子绕组形成两个磁场,一个是由主绕组产生的圆形旋转磁场,另一个是由励磁绕组产生的恒定静止磁场。理论上两个磁场之间没有直接的磁耦合关系,这两个磁场通过特殊转子的耦合作用进行间接耦合。
(a)两级式混合励磁电机示意图(b)单级式混合励磁电机示意图
图1 传统两级和新型单级混合励磁电机示意图
1新型电机的结构与运行原理
本文在原有的两级式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级混合励磁电机结构。并以一台15kW单级旋转整流器式无刷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验证了其在电机高速状态下弱磁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电机进行了优化设计。
1.1电机结构
图2  新型单级混合励磁电机结构示意图
血竭提取物传统两级混合励磁电机和新型单级混合励磁电机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文提出的新型单级式子混合励磁电机的机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新型电机为单级电机结构,即定子励磁绕组和定子主绕组共享同一个定
氮气冷却系统
子冲片,共享定子槽,转子励磁绕组和转子弱磁绕组也共用同一段转子,共享转子槽。因为只有一段定子,因此单级电机结构又称为单定子结构[3]。各个绕组的功能与传统双级式混合励磁电机相同。
1.2运行原理
旋转整流器混合励磁电机的弱磁调速和传统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或者直接转矩控制的调速方法的本质区别,是励磁电流分量和负载电流分量的分离[6]。这也是旋转整流器式混合励磁电动机的最大优势。在两级式电机中,因为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下在不同的定子中,磁路之间互不影响。而本文提出的单级混合励磁电动机中,由于定子电枢绕组,定子励磁绕组,转子感应绕组,永磁体和转子弱磁绕组共用同一磁路,磁动势在空间上相互重合,如果各绕组极数相同,要使其相互直接没有直接耦合关系是很困难的[7],这是单级式混合励磁同步电动机的难点所在。
然而定子电枢绕组和定子励磁绕组并不要求极数相同,因此,只要使得定子励磁绕组与定子电枢绕组极数相差偶数倍(令转子弱磁绕组极数等于定子主绕组极数,转子感应绕组极数等于定子励磁绕组极数),即可实现励磁绕组和永磁体以及弱磁绕组之间、电枢绕组和转子感应绕组之间的电解耦。
以励磁绕组和转子弱磁为例,假设励磁绕组为p极,转子弱磁绕组为2p极。则励磁绕组沿气隙圆周产生的基波磁动势为:
而穿过弱磁绕组每极的磁通:
∫∫√=0
其中,——励磁绕组磁动势;
——励磁电流;
——气隙磁导。
2电机设计
设计了一台样机,因为只考虑高速时的弱磁升速,不考虑低速时增磁提高转矩,在正常速度范围内励磁绕组不工作,所以设计时定子铁心和磁钢厚度等按普通永磁同步电动机设计。设计励磁系统时,将其设计为励磁能力与永磁体相同。由于定子励磁绕组和主绕组共用同一定子,因此发热计算需要同时考虑两套绕组。电机参数为:额定15kW,额定电压380V,额定频率50HZ,定子外径400mm,定子内径285mm,气隙宽度1mm,铁心长度250mm,定子主绕组8极,转子励磁绕组8极,定子励磁绕组直流4极,转子感应绕组单相4极,定子72槽,转子72槽,旋转整流器由两个二极管组成。
(a)直流正弦励磁绕组谐波分布(b)直流普通励磁绕组谐波分布
快速厌氧胶图3直流正弦励磁绕组与直流普通励磁绕组谐波对比
sip网关由于励磁绕组是直流绕组,因此可以通过线圈匝数的正弦分布,达到空间磁动势正弦化、削弱高次谐波的目的。如图3是两种控制绕组形式各自的谐波含量分布。可以看出图7(a )代表的正弦绕组,相对于图7(b )代表的普通绕组的高次谐波总量有所下降,大约下降9%左右。因此定子引入单相正弦励磁绕组,它能获得接近正弦分布的磁动势,通过混合转子的磁场调制作用,使电机的气隙磁势接近正弦,有效地把高次谐波分量削弱到很小的程度,降低电机的杂散损耗和电磁噪音,从而改善电机的特性。
由于励磁绕组为直流正弦绕组,沿定子铁芯磁场分布不均匀,且幅值最大处位置不变。拟采用如图4所示的类八边形异性槽冲片改善定子磁密分布和槽满率。如图5类八边形冲片轭部厚处与轭部薄处磁密大小相差不大,而正常冲片磁密分布非常不均匀。普通冲片最小轭部磁密为0.05T ,类八边形异性槽冲片最小轭部磁密是0.1T 。因此定子铁心冲片采用类八边形冲片,槽型采用异型槽,提高了定子槽满率和有效材料利用率,
且定子齿轭部磁密分布更加合理
[5]。
图4 类八边形异性槽结构冲片
(a )类八边形磁密云图                                                                                          (b )普通冲片磁
密云图
图5 类八边形异性槽结构与普通冲片磁密云图
设计了各个功率等级的电动机进行比对,数据如表1所示。可见在小功率的电动机中,单级混合励磁电机的体积优势比较明显,而且越小越明显,但在大功率电机中单级电机的优势依然存在。
表1 各功率等级单双级混合励磁电机体积对比
3 电机性能分析
3.1 励磁系统的性能研究 在ansoft 软件中建立上述电机模型。先对励磁系统的电流转换性能进行了仿
真研究,在3000r/min 时运行状态下得到电流的仿真结果如图4所示。图中,转子感应电流A 和转子感应电流B 分别为转子感应绕组的两相绕组中的电流,转子感应电流A 和转子感应电流B 相位相差180度,幅值相同,经整流器后形成转子励磁绕组的直流电流,即图6中红线所示。在理想状态下,转子励磁直流电的大小接近于转子感应电流的幅值。
另外容易得出,电机的转速越高,转子励磁直流电流越平滑。
图6 励磁系统各部分电流
在逐步提高电机转速的同时调节励磁电流使得空载反电动势保持不变,得到图7所示随着转速升高随需励磁电流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转速越高弱磁效应越明显,所以该种弱磁调速电机的定子励磁电流只需小围调节即可实现大范围的弱磁升速。
浮动轴承图7 E=E N  时励磁电流随速度变化曲线
3.2 弱磁性能
电动机的弱磁性能决定了其调速范围为了分析新型电机的弱磁性能,在同一转速,空载状态下,分别对励磁绕组工作和不工作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得出如图8的磁密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
励磁绕组的弱磁作用,定子磁通密度显著减小,约降低为原磁通密度的40%左右。可见通过励磁绕组的弱磁作用,可以显著降低定子合成磁场。
转速/(r/m )
励磁电流/A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9:24: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1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励磁   绕组   电机   定子   混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