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编解码芯片绪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较 为简单的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二、微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内容
• 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学科。
• 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 生化、遗传变异以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 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细菌域:蓝细菌和除古菌外的其它原核生物
生物六界: 植物界 动物界 原生生物界 真菌界 细菌界 病毒界
四、微生物的共同特点
1. 体积小,面积大2. 吸收多,转化. 生长旺,繁殖快4. 适应性强,易变异5. 种类多,分布广
五、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自然发生学说:一切生物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代表思想:腐肉生蛆。
1 通过曲颈烧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2 证实了发酵是由微生物作用引起的。 巴斯德消毒法:50-60 oC,加热处理30 min
3 提出了预防免疫接种技术。
六、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
① 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② 提出了科赫法则 分离-纯培养-回接-重复
③ 利用科赫法则,证实了病害的病原菌学说。
七、烟草微生物:与烟草直接或间接相关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烟草生长、调制和加工过程中所有的微小生物。
八、烟草微生物学的定义
定义:研究烟草生长、调制和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控制利用的科学。以经典微生物 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以烟草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 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应用微生物学范畴
九、、烟草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烟草生长、调制和加工过程中种类组成及活动规律; (2)微生物对烟草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和有害影响; (3)防治烟草有害生物,改善和提高烟草品质的微生物学原理、途径、技术和方法,更好认识和了解微生物在烟草生产和加工各个环节的功 能作用,为充分控制和利用烟草微生物进行烟草生产和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1.原核:指细胞核外没有核膜包围,DNA以闭环分子形式存在,不含组蛋白的细胞核。
2.原核微生物:指具有原核的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古菌, 蓝细菌 ,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衣原体
3.什么是细菌(bacteria)?
从大的方面来讲:细菌指的就是原 核微生物,即所有原核微生物均可以 称之为细菌;从小的方面来讲:细菌主要是指那些形态为杆状、球状或螺旋状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一)细菌细胞一般构造
1、细胞壁 2、细胞膜 3、内膜结构 4、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5、原核 6、质粒
1. 细胞壁;包围原生质膜的一 层较为紧韧且略带 弹性的结构。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 a、维持细胞外形; b、具有保护作用; c、协助运动; d、与物质运输有关; e、决定细菌的抗原性、致病力、对抗生素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
(2)细胞壁主要成分肽聚糖
(3)
(4)磷壁酸;指结合在G+菌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 为G+菌所特有
(5)(4.革兰氏染的原理
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已知,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脂类物质含量较高,肽聚糖含量较低,
因而乙醇处理后,溶解了脂类,增加了通透性,结晶紫和碘复合物易被乙醇提出,于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被脱。革兰氏阳性细菌由于细胞壁肽聚糖含量高, 脂类含量低,乙醇处理中被脱水引起细胞壁肽聚糖层中孔径变小,通透性降低,结晶紫一碘复合物被保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被脱
5.周质空间
壁膜间隙:指位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狭小的空间范围
质外酶
水解酶类:RNA酶Ⅰ、DNA内切酶Ⅰ、 青霉素酶、磷酸化酶; 合成酶类:肽聚糖合成酶; 其他蛋白: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
6. 细胞膜指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并包围原生质的一层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膜。
主要成分:磷脂(占20~30% 蛋白质(占50~70%)
7.细胞膜的功能
a.选择性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与交换; b.具有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作用; c.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脂多糖、肽聚糖、 磷壁酸和荚膜等大分子物质)的场所; d.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 e.许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地; f.鞭毛的着生位点,并为其提供运动所需的能量。
3、内膜结构
柿子削皮机间体 类囊体 载体 羧酶体 气泡
内膜结构:许多原核生物类演化出的一类由细胞膜内陷、折叠而形成的层状、管状或囊状的特殊结构。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
荚膜的主要功能 a、保护作用:抗干燥、避免吞噬、免除侵害 b、增强致病力:增强原病细菌的毒力 c、促进粘附:导致龋齿 d、贮存与排泄功能:碳源及能源储库 e、有助于运动:
芽孢指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于细电弧发生器胞内形成的一种圆形或其他形状的折光性高、含水量极低而抗逆性极强的内生休眠体
好氧性的芽孢 杆菌属 厌氧性的 梭菌属
一个营养细胞只能形成一个芽孢,而一个芽孢也只能产生一个营养体,芽孢不具有繁殖功能!
(一)细菌的繁殖
1、罗口袜繁殖:细菌经历生长代谢最终由一个母细胞形成两个或多个子细胞的过程。
细菌只存在无性生殖!!!
裂殖、芽殖、劈裂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深层,由单个或少数几个细胞长出的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体,称为菌落。
克隆:由一个细胞形成的纯种细胞。
菌苔:由多个细菌长出的细胞体。
细菌菌落的共同特征
湿润 粘稠 质地均匀 透明度 易挑取 菌落正、反面、边缘、中心颜一致
支原体: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是生物界中独立生活的最小型生物
衣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一类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一类形态多样、陆生性强、大多数呈菌丝状生长、并主要以孢子进行繁殖的原核微生物
(二)放线菌的形态和结构 ——以链霉菌为例
1. 基内菌丝:
2.气生菌丝:
3. 孢子丝:
(三)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1、分生孢子:
2、孢囊孢子:
3、菌丝片段
蓝细菌;一类含有叶绿素a、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也称为蓝藻或蓝绿藻。
蓝细菌的固氮作用A. 自生固氮:蓝细菌独立生活能够固氮; B. 共生固氮:蓝细菌与真菌、苔藓植物等共 生可以固氮,为共生体提供氮素营养。
异形胞:蓝细菌的固氮场所!
蓝细菌的繁殖;二分裂或复分裂
主要危害(1)夏季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或“赤潮” ;(2)引起水质恶化,导致鱼类死亡; (3)某些种类(如微囊藻)产生毒素,直接危害鱼类、畜禽和人。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和构造
真菌;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的分化,以产生大量孢子进行繁殖,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的真核微生物。
真菌的形态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霉菌又称丝状真菌; 蕈菌, 又称蘑菇,是大型真菌,有形态多样的子实体。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
1.出芽繁殖
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的位点称出芽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痕。由于多重出芽,致使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
1.假菌丝: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继续出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假菌丝的各细胞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呈藕节状。
2.裂殖
借细胞横分裂法繁殖,与细菌类似,如八孢裂殖酵母。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较少。
3.产无性孢子
厚垣孢子:如白假丝酵母等 还能在假菌丝的顶端产生,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和细胞壁变厚而形成的休眠孢子。
掷孢子:掷孢酵母属等少数酵母菌产生的无性孢子,外形呈肾状。
4.有性繁殖—子囊孢子
邻近的两个亲和性不同的细胞各自伸出一根管状原生质突 起,随即相互接触、局部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再经过质配、 核配形成双倍体细胞——接合子。接合子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4个或8个子核,每一个子核和周围的细胞质一起,在其表面形 成孢子壁后就形成子囊孢子,形成子囊孢子的细胞称为子囊。 孢子数目、大小、形状因种而异。
各种酵母的生活史可分为三种类型:
单双倍体型 单倍体型 双倍体型
kumool
霉菌的形态结构
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中空管状结构,有分枝,有隔膜或无隔膜。
许多菌丝分枝连接,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形态称菌丝体。
霉菌菌丝类型
按分化程度分:
1)营养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伸入基内的菌丝. 行吸收养料之功能. 2)气生菌丝: 向空中生长的菌丝. 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分化成孕育繁殖菌丝
依形态分:
无隔菌丝(根霉、毛霉、绵霉)—— 低等真菌 §为长管状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个 核。 其生长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核 的增多。
有隔菌丝(青霉、曲霉、木霉等) ——高等真菌 有隔膜,被隔膜隔开的一段菌丝为 一个细胞,每个细胞内有一至多个核。隔膜上有孔,细胞质和细胞核 可自由流通,每个细胞功
能相同。
第三章 烟草内生菌
内生菌概念:在生活时的一定阶段或者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内部的微生物,被感染的宿主植物不表现出外在症状的微生物
内生菌的分类:
1、按照系统分类学分为: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 内生放线菌
2、按照与宿主亲和关系分为:专性内生菌和兼性内生菌
3、按照对宿主植物影响分为:中性内生菌;促进作用内生菌;抑制作用内生菌
内生菌与病原菌关系
内生菌的专化性
内生菌对植物的作用
提高植物抗病性 三通管接头
内生菌产生次生物质(如抗生素)和水解酶等帮助植物抵御病原物入侵、潜伏、扩展蔓延。
内生菌占据病原菌生态位,阻止病原菌入侵和定殖
内生菌诱导宿主植物产生诱导抗性,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
与病原菌竞争营养物质,使病原菌得不到正常的营养供给而消亡
提高植物抗虫性
植物感染内生真菌后,内生真菌分泌真菌毒素,多为次生代谢物质,如生物碱,这些真菌毒素可以阻碍或改变某些昆虫的取食行为,从而提高植物对食草昆虫的抗性。
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
内生真菌的存在改变了植物的生理过程和形态特点,使其更加耐旱。
形态;根系更加发达,叶片增厚或卷曲
生理:提高植物叶片细胞保护酶类活性
提高植物叶片光合能力
产生脱落酸调节气孔运动
分泌多元醇调节植物叶片渗透压
促进植物生长[内生菌对植物的促生作用可以分为.直接促生作用(提供营养物质、生长激素等)间接促生作用(提高植物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