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乞科枚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年3月第23卷第6期东北典型沿海城市臭氧区域传输贡献研究
----以丹东市为例
徐洁
(辽宁省大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选取丹东市作为东北典型沿海城市,基于后向轨迹模型,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污染物潜在源贡献 因子分析、污染物浓度权重分析,定性和定量模拟了丹东市Q高浓度时段的气团来源及不同区域对丹东 市臭氧传输贡献结果。模拟结果表明:山东东北部及东部海域、江苏东部海域、辽宁中北部及南部地区的
区域输送对丹东市Q浓度贡献较大。
关键词:后向轨迹;臭氧;潜在源贡献因子;浓度权重轨迹
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6-0087-05
1引言
2013年以来,我国针对PM2.5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PM2.5浓度逐年下降,但Q污染却呈快速上升和蔓延趋势,不仅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大气污染
防治区域,许多沿海城市O3污染问题异常凸显,正在严重影响着沿海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人身体健康。丹东市地处辽宁东南部,南临黄海,是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个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海城市,独特的地理位
置和气象条件决定了丹东市O3污染除了本地排放,还极易受到周边区域传输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
者对中国不同区域的城市大气污染规律和区域来源贡
献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分析-旳,但对于来源贡献分析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并没有相应的定量分析。
本研究在后向轨迹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
污染物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污染物浓度权重分析,对
2020年5〜9月份丹东市03污染影响较大的潜在源进
行定量模拟,以确定丹东市O3污染的主要潜在源区,为分析丹东市Q区域传输特征,O,污染成因,制定Q 防控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2资料与方法
2.1后向轨迹模型
本研究采用HYSPLIT—4轨迹模型进行03来源贡献模拟计算。HYSPLIT—4模型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空气资源实验室和澳大利亚气象局联合研发的一种用于计算和分析大气污染物输送、扩散轨迹的专业模型。该模型具有处理多种气象要素输入场、多种物理过程和不同类型污染物排放源功能的较为完整的输送、扩散和沉降模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污染物在各个地区的传输和扩散的研究中E4~9]»气象数据取自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
的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1)数据,空间分辨率为0.25o X0.25°,时间分辨率为lh,以便更好地与O3小时浓度对应。
本研究利用HYSPLIT—4轨迹模型对丹东市2020
年5〜9月后向气团进行模拟,将丹东市国控空气自动
监测站江湾东路点位(N40.06°,E124.33°)设为受体点,
气流高度选取100m、500m和1500m,模式起始高度均设置为500m,每条轨迹计算时长为48h,时间分辨率为1h o模式起始高度选择500m,既可代表近地层风的流动、反应气流区域流动性特征,又能减少近地面摩擦力的影响;计算48h后向轨迹主要考虑将研究范围界定在更大区域,同时可涵盖二次污染物的生命周期。
2.2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数据存储安全检测
本研究利用TrajStat软件提供的EUCLIDEN算法
对气流轨迹进行聚类,采用总空间方差(total spatial variance,TSV)对分类质量进行判断,最终选取TSV第二次迅速增大之前的分类结果。
2.3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
PSCF方法是一种条件概率函数,利用污染轨迹与所有轨迹在途经区域停留时间的比来表征每个区域对受体点的污染贡献,PSCF值高的网格被解释为潜在源区。将研究区分为;Xj个网格,每个网格PSCF计算见公式⑴。
PSCF.-(1)
n a
式(1)中,%代表落在某一网格内的所有轨迹节点数,加为其中污染轨迹节点数。污染轨迹指受体点浓度超过某一浓度阈值时对应的轨迹,浓度阈值一般为所有轨迹对应浓度的平均值或空气质量标准值,本研究将o3浓度阈值设定为100M g/m3o本研究设定的PSCF
收稿日期=2020-12-21
作者简介:徐洁(1988-),女,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监测。
87
徐洁,等:东北典型沿海城市臭氧区域传输贡献研究环境与安全
网格区域包含主要轨迹所覆盖的地理区域(90°〜144°E,25°〜62°N),网格分辨率为0.25°X0.25°,共计约31968个网格。PSCF值越大表明该区域对于受体点污
染贡献越大,由于PSCF是一种条件概率,当各网格内气流滞留时间较短(吗)较小时,PSCF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为降低计算的不确定性,引入了权重函数W#计算WPSCF值进行降误差处理,见公式(2)。
WPSCF=W v X PSCF(2)
参考其他学者做法丽,同时考虑本研究网格分辨率较高平均节点数较少的情况,为减少PSCF方法不确
定性,将权重函数W#具体设定见公式(3)。
1.00,列>18
0.70,12<n v<18
W iS'(3)
°0.42,6<;列冬12
0.05,W6
2.4浓度权重轨迹(CWT)
PSCF方法是计算1个网格点中污染轨迹所占比例,反应网格对于受体点污染的影响潜势,半定量给出网格对于受体点污染物浓度的贡献,并未定量给出轨迹所对应的Q浓度。CWT分析法可以通过计算轨迹的权重浓度定量给出每个网格的平均权重浓度,反应受体点上游地区污染物浓度来源分布情况。计算公式为:CWT.=-J—⑷
严
式(4)中是网格i的平均权重浓度,2是轨迹,r是轨迹数目,吗是轨迹/在网格i的停留时间,Q是轨迹2经过网格;时对应的4浓度。在PSCF方法中所使用的影响系数Wi同样适用于CWT方法,gp WCWT= X CWT a
3结果与分析
3.1轨迹聚类分析
将丹东市2020年5〜9月后向轨迹进行逐月聚类分析。图1为2020年5月至9月丹东市后向轨迹逐月聚类
结果。从图1中可以看出,5月丹东市共有4类气团,第一类为东南气团,占比46.6%,起源于韩国,途径朝鲜及黄海到达观测点,此类气团较为清洁,第二类为本地气团,占比23.7%,起源于辽宁省中部,从西北方向到达观测点,此类气团轨迹较短,说明气流速度较慢;第三类气团为西北气团,占比19.4%,起源于俄罗斯,途径内蒙古、辽宁从西北方向达到观测点,此类气团轨迹较长,说明气流速度较快;第四类气团为西南气团,起源于上海,途径黄海从西南偏南方向到达观测点。
6月,丹东市共有5类气团,第一类为南向气团,占
比34.3%,起源于黄海,沿海到达观测点;第二类为东南气团,占比27.4%,起源于日本东部海面,途径韩国、朝鲜从东南方向到达观测点;第三类为北向气团,占比25.7%,起源于黑龙江市和吉林省西南交界处,途径辽宁省到达观测带你;第四类为西南气团,起源于丹东西南近岸海域,气团轨迹较短,气流速度较慢;第五类为西北气团,起源于俄罗斯,途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从西北方向达到观测点,气团轨迹较长,气流速度较快。
7月,丹东市共有3类气团,第一类为南向气团,占比55.9%,起源于黄海,轨迹较短,气流速度较慢;第二类为东向气团,占比37.9%,起源于朝鲜东部海面,途径朝鲜,从东向到达观测点;第三类气团为西北气团,占比6.2%,起源于俄罗斯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交界,途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从西北方向到达观测点。
8月,丹东市共有7类气团,第一类为南向慢速气团,占比23.2%,起源于黄海和东海的交界处,跨越黄海到达观测点;第二类为东南慢速气团,占比21.1%,起源于朝鲜,从东南向到达观测点;第三类为西南气团,占比20.8%,起源于山东半岛南部海域,跨越黄海从西南向到达观测点,气团轨迹较短,气流速度较慢;第四类为南向快速气团,占比14.1%,起源于福建省东部海域,跨越东海、黄海,从南向到达观测点;第五类为西北气团,占比13.0%,起源于内蒙古自治区,途径辽宁省,
从西北方向到达观测点;第六类为西向气团,占比5. 1%,横跨京津冀从西向到达观测点;第六类为东南快速气团,占比2.6%,起源于日本南部海域,途径日本、韩国、朝鲜,从东南向到达观测点。
9月,丹东市共有7类气团,第一类为西南气团,占比20.0%,起源于渤海,途径大连市南部,跨越黄海从西南向到达观测点,轨迹较短,气流速度较慢;第二类为
东北慢速气团,占比19.4%,起源于吉林省和辽宁省东北交界处,跨越黄海海面从东北向到达观测点,轨迹较
短,气流速度较慢;第三类为东北快速气团,占比
siro 1300
14.9%,起源于朝鲜东北部海域,途径朝鲜,从东北向到
达观测点;第四类为西北气团,占比13.2%,起源于俄罗斯,途径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从西北向
到达观测
点;第五类为北向快速气团,占比11.1%,起源于俄罗斯远东地区,途径黑龙江省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辽宁省中西部到达观测点;第六类为北向慢速气团,占比11.0%,起源于内蒙古东部,途径吉林省、辽宁省,从
北向到达观测点;第七类为南向气团,占比10.4%,起源于江苏东部海域,跨越黄海到达观测点。
综上,丹东市5月以洁净的东南气团为主,本地慢速气团次之,6月以南向气团、东南气团和北向气团为主,7月以南向慢速气团为主,8月以南向气团为主,慢速及快速气团兼有,9月气团来源较为复杂,各类气团占比相当。
3.2PSCF分析
图2为丹东市2020年5〜9月Q的PSCF分析结果。网格颜由蓝到红,WPSCF值越大,表明丹东市O3浓度超过100fzg/m3的时候更趋近于接受来自这些地区的气团影响。由图2可见,WPSCF的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山东和江苏东部的黄海海域、渤海湾、辽宁中北部,表明山东及江苏东部的黄海海域、渤海湾、辽宁中北
部的区域输送对丹东O3浓度贡献较大。
2.3CWT(O3浓度权重轨迹)分析
图3为丹东市2020年5〜9月Q的WCWT分析结果。网格颜由蓝到红,WCWT值越大。由图3可见,WCWT高值区与PSCF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是范
88
2021年3月绿科技第6期
围有所扩大,主要集中在山东东北部及东部海域、江苏 东部海域、辽宁中北部及南部地区,说明上述区域的轨 迹所对应的03浓度权重浓度较高,区域输送对丹东03 浓度贡献较大。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765432I O 98765432I O 98765432I Q 987
发热手套
5535555344444444443333333333222图1 2020年5月〜9月研究区逐月后向轨迹聚类结果
4结论
(1)根据轨迹聚类结果,丹东市5月以洁净的东南
气团为主,本地慢速气团次之,6月以南向气团、东南气 团和北向气团为主,7月以南向慢速气团为主,8月以南 向气团为主,慢速及快速气团兼有,9月气团来源较为
复杂,各类气团占比相当。
(2) PSCF 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及江苏东部的黄海
海域、渤海湾、辽宁中北部的区域输送对丹东03浓度 贡献校大。
(3) CWT 分析结果与PSCF 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 是范围有所扩大,山东东北部及东部海域、江苏东部海 域、辽宁中北部及南部地区的区域输送对丹东O 3浓度 贡献较大。
89
徐洁,等:东北典型沿海城市臭氧区域传输贡献研究环境与安全
54N
S3N
52N
5IN
50N
49N
48N
47N
柜台制作46N
45N
44N
43N
42N
4IN
40N
39N
3SN
37N
36N
35N
34N
33N
32N
3IN
30N
29N
2«N
102E104E106E108E110E112E114E116E118E120E122E\24E126E128E130E132E134E138E
图22020年5〜9月研究区Q的WPSCF分析结果
图32020年5〜9月研究区。3的WCWT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潘本锋,程麟钧,王建国,等.京津冀地区臭氧污染特征与来源分
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6,32(5):17〜23.
[2]林燕芬,段玉森,高宗江.等.基于VOCs加密监测的上海典型臭氧
污染过程待征及承运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26〜133.
[3]周学思,廖志恒,王萌.等.2013-2016年珠海地区臭氧浓度蒔
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1环境科学学报,2019,39(1):143〜153.
游梁式抽油机
C4]Hopke P K,Gao Ning,Cheng M D.Combining chemical andmeteo-rological data to infer source areas of airborne pollutants]J].Chemometrics and Intelligent Laboratory Systems,1993,19(2):187〜199.
[5]Yau R,Yu S,Zhang Q,et al.A heavy haze episode in Beijing in
February of2014:Characteristics,origins and implications[J].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2015,6(5〉:86?〜876.
[6]Zemmer F,Karaca F,Ozkaragoz F.Ragweed pollen observed in
Turkey:detection of sources using back trajectory models[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2,4
30(96):101~10&
[7]王茜.利用轨迹模式研究上海大气污染的输送来源口].环境科
学研究,2013,26(4):357-363.
[8]卢文,王红磊,朱彬,等.南京江北2014-2016年PM/质量
浓度分布特征及气象和传输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9,39(4):1039〜1048.
[9]赵丽娜,徐义生,任丽红,等.武当山夏季颗粒物数浓度谱分布蒔征
及气团来源影响研究[J1环境科学研究.2020,33(9):2020 〜2029.
[10]李立忠,朱璐,金焰,等.黄石市大气颗粒物的待征分析口].
中国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4):14〜16.
(下转第93页)
90
2021年3月绿科技第6期车联网天线
切,初步设定权重Wa为60%;空气通风置换状况和温湿度对人体也有明显的影响,但影响不稳定、不持续,对
人体长期潜在影响相对较弱,初步分配40%权重,其中空气通风置换Wb和空气温湿度Wc各为20%。权重设定涉及环境、建筑、医学健康等多方面考量,此处设定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令==60%+L+20%人+20%人=1.024;
[主寓彩砌=max%类=I a=1.38…
从综合评价结果可见,该民居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值较高,室内空气品质不良有待改善,最主要的
影响因素是空气污染物指标,其中PM?』颗粒物构成主要影响因子。从以上的案例分析来看,通过搜集并归类
更多的影响因素指标,同时运用多种综合指数评价方法可以比较全面、有效的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状况。在运用权重指数法时,权重的设定和规范化是一个难点,也期望相关研究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5结论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在室内装修污染和城市空气污染双重影响下,探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对评价要素进行归类分级,综合运用多种指数评价方法较为反映室内空气品质,通过评价更加明确了室内空气环境的综合情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手段和解决措施提供了依据,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评估和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l]杨晓风,林忠平.美国WELL标准中有关室内空气的内容[J].暖通空调,2016(10):55〜60.
[2:|但德忠,谭和平.我国室内空气质量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测试技术,2005(5):115—120.
[3:|王宗爽,余欢,白志鹏,等.室内空气质量相关标准与评价方法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16(4):81〜83.
[4]杨举华,董媛媛.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
保,2013(4):69〜70.
[5]封宁,付保川.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迭及其数学模型[J].苏州科
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9〜14.
[6:|江燕涛,杨昌智.室内热环境和新风量对室内可感空气品质主观评价的影响[J].建筑科学,2016(10),6-14.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Peng Mingjiang,Jiniu Merizuo,Shama Wuhe,Huang Dan,Zhong Lei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Sichuan610031,China)
Abstract:Indoor air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basic living environment.Indoor air qual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prote
ct people's health.At present,the evalu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 is different in the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factors and evaluation methods・This paper proposes class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indoor air quality,which covers and integrates evaluation factors comprehensively,and has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indoor air quality.
Key words:indoor air quality;classification;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l L*Linri_*i_in I T_I*|J~I L*LJ L*i_m I T_I*U~I L*LJ L*Linri_i*-_l!_*•_!L*LJ L*i_m I T_I*|J~I L*i_m n_i*i_m1_*_1!_*•_!
(上接第90页)
Study on the Regional Ozone Transmission Contribution of
the Typical Coast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
------Taking Dandong City as an Example
Xu Jie
(.Dali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of Liaoning Province,DalianLiaoning116023,China)
Abstract:Dandong city is selected as a typical coastal city in northeast China,based on the backward trajectory model,through backward trajectory clustering analysis,pollutant 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actor analysis and concentration一weighted trajectory analysis・The air mass source and contribu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 regions to ozone transmission in Dandong city during the period of high ozone concentration are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simulated.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gional transport in the northeast and east sea of Shandong province,east sea of Jiangsu province,north central and south regions of Liaoning province contribute greatly to the ozone concentration of Dandong city.
Key words:backward trajectory;ozone;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actors;concentration—weighted trajectory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