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在电缆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31
高分子学报,2018(1): 1-8.
[2]陶友华,王献红.基于氨基酸Ugi 反应的聚类肽的合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A].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F:生物医用高分子[C].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中国化学会,2017: 1.[3]陶鑫峰.N-取代甘氨酸NTA 的合成、聚合及聚类肽性能研
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5.
基金项目:本文系《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研究-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为例》资助(2017YJ024)。作者简介:邹丹(1990- ),女,湖北黄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学。
3D 打印电缆工艺过程中的应用
高  梅
(遵义精星航天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3D 打印技术发展至今,已经逐步趋近于成熟,部分企业已将其运用到日常生产中。在电缆加工过程中,传统的生产工序实际操作存在困难,导致加工效率降低,而结合先进的3D 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缆的加工效率。本文结合3D 打印的技术特点,提出在电缆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3D 打印;电缆;加工工艺【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21)04-0031-031 引言
电缆一般是指由传输线(包括电线、光纤等)、元器件(主要是连接器、开关)经过电装互联形成一定形状的具有传输电能、信息、以及实现光、电、磁能转换功能的电气制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航天事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而电缆作为国防工业和航天事业的通信连接基础,除了对生产品种的要求更高以外,由于其生产工序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困难导致生产效率面临着严重挑战。而3D 打印技术作为一种基于数字化文件为基础的快速成型的技术,该技术通过结合塑料、金属或陶瓷等材料逐层打印来构造物体,最终形成3D 立体的物体。应用3D 打印技术的这一特性,将其用于生产领域作为生产的辅助手段,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更能快速提高生产效率[1]。
木胶粉2 3D打印在电缆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2.1 电缆加工过程中的难点分析
在电缆组件的制作工艺流程中,包含多头和立体等复杂电缆的制作流程,电缆成型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其主要包括布线、线束成形等,电缆产品需要正确的布线、合理的线束成形。其中,布线是指将导线根据接线关系按照一定位置搁置的过程;线束成形指的是借助辅助工装通过导线弯曲、线束绑扎,护套组装等方式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电缆的形状以便对其进行加工。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无固定物固定电缆,导致在需要弯曲条件下加工困难。在布线环节,其要求每根导线基本保持平行,无交叉、缠绕现象,以便对每根导线进行修线和在固定位置进行标识,由于导线具有一定弹性,导致电缆弯曲部分易有形变造成后道工序加工困难,所以需要辅助方法帮助待加工电缆弯曲固定,现常用的固定方法是手工进行固定和用木板上钉钉子的方式制作简易工装夹具,其中靠员工手工进行相关布线工序,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耗费大量时间对各部分布线路径进行尺寸测量,该方法由于是人工操作,容易造成尺寸不符合要求,由于电缆
中导线较多,各布线路径有一定接线关系,所以在需要消耗操作人员一定时间对各布线支路导线确认接线关系;木板上钉钉子的方式制作简易工装夹具固定,此方法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很多地方仍需反复测量,且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会使导线线皮会被钉子划伤等情况造成返工重做,使制作效率降低。
筋膜仪2.2 3D 打印机参数介绍
本文以极光尔沃3D 打印机为例,介绍其在电缆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极光尔沃3D 打印机主要参数型号:A6
机器尺寸:550×420×480mm
厚度:0.05~0.3mm(推荐0.1mm)机器重量:22kg 打印速度:10~150mm/s(推荐30
~60mm/s)
包装尺寸:655×540×620mm
喷嘴温度:室温至250℃
包装重量:29kg 喷嘴直径:0.4mm 成型尺寸:300×200×200mm 热床温度:室温~110℃平台制造材料:玻璃+贴纸耗材倾向性:PLA/ABS/TPU 等
控制面板:4.3英寸电容触摸屏
耗材直径:1.75mm 打印方式:SD 卡
软件语言:简体中文/英文
支持文件格式:STL、OBJ、G-Code
环境要求:温度5℃~40℃,湿度
20~50%操作系统:Windows7/Windows10/XP盘鮈鱼
电源规格:AC 110/220可选
上位机软件:Cura/Simplify3D/
Slic3r/JGcreat
该设备运行的温度要求如上表所示,在此范围内本打
32
印机可正常工作,当环境温度超出上述范围时,可通过调节打印机热床温度或切片温度确保设备达到最佳打印效果。极光尔沃3D打印机实物图及其部件图如图1、
图2所示。
图1 极光尔沃3D
打印机实物图图2 极光尔沃3D 打印机结构示意图
2.3 3D 打印在电缆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使用3D 打印机设计其布线工装辅助生产,打印工装模型的具体步骤为:(1)调平机身为打印模型做
好准备;(2)安装打印耗材;(3)将画好的模型考入SD 卡选择模型;(4)模型打印,在打印初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观察到打印的模型不能完全黏附在平台上需要重新调平;(5)取出模型打印完成时待打印平台冷却后即可取出模型。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图3 极光尔沃3D 打印机操作流程图
将3D 打印技术运用到电缆加工的主要思路:使用该打印机打印工装来辅助生产使得加工过程中操作变得简单以便提高加工效率,具体表现为:固定各布线支路长度以免操作人员重复测量;在各支路之间设计挡板避免接线关闭出错,且模型耗材为PLA (聚乳酸),该耗材热稳定性好,室温下不产生形变,且该材料质地较软,不易刮伤电缆。如图4所示。
图4 未使用3D 打印机前工装夹具
上图为未使用3D 打印机前简易工装夹具,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夹具在转弯处存在刮伤导线风险,且由于电缆布线位置会根据电缆的需求发生变化,此时就需要重新制作新的简易夹具,制作时会花费制作人员大量时间来反复测量个支路的长度,且随着支路数量增加,制作工装的时间也将增加,最终使得电缆加工效率变低。
图5为使用3D 打印机制作的工装夹具图,该夹具图结构简单,设计难度低,图像蓝线部分即为导线需要标识处,各支路长度即为电缆所需修线长度,且由于打印材质的特性,使得待加工电缆在弯曲处不会出现刮伤导线等现象,且由于各支路长度在设计模具时就已规定好,无需反复测量,降低了工装的制作时间[2]。
33
图5 3D 打印工装夹具图
3 结论
本文结合3D 打印机的技术特点以及电缆组装过程中的操作难点,针对目前所采取的措施的不足之处,通过使三方通话
用3D 打印机打印布线工装以固定电缆使工序操作简便,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且由于3D 打印机工装模型制作简单,且制作周期快,便于制作不同尺寸不同形状的工装使得产品成本降低。3D 打印机在电缆加工领域的运用场景不止于此,未来3D 打印技术在加工领域将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参考文献】
[1]刘冬涵,梁军,罗菊元,等.3D 打印技术在制剂工艺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中草药,2019,652(17): 22-28.
[2]岡根利光,彭惠民.3D 打印技术在铸造工艺中的应用[J].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2017(3): 18-22.v型钢
作者简介:高梅(1988- ),女,贵州遵义,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加工和模具设计与制造。
芯片破解
浅析电气自动化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刁成妍,丁增琳,张明齐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由于这项技术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尚未成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能源消耗过高,成本过高、效率过低,部分质量未达标等。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进一步将这项技术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为国家和人民。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不足;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TN8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21)04-0033-031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水平的高低,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情况的重要标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之一。因此,国家要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拓展其应用范围,更好地使这项核心技术在促进国民经济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这技术往往与电子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相关,是一项较为复
杂的新兴技术,所以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并不成熟。电气自动化具有自身优势是不置可否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一些问题。2 电气自动化优势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智能、便捷等特点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无疑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更适合现代生活。电气自动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比于传统技术具有自己的特和优势。首先,大部分应用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以线上支付方式为例,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和原来的现金支付方式相比显然方便了很多,对于老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次,这项技术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简化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从而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3 我国在电气自动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3.1 能源消耗过高
国家对工业生产越来越重视,而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随着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飞速进步,工业生产追求更高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因此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益追求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高质量、高效率的成果背后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天然气、煤炭、焦炭;生产染料、塑料、轻纺产品所消耗的原料油等。同时,能源消耗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视的,一方面严重污染社
会环境,与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另一方面,过多的能源消耗加重了国家负担,能源不是无穷无尽的,如果一直无限制的使用下去,能源迟早会枯竭,不仅仅会阻碍工业的发展,还会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
3.2 成本过高,效率过低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投资以及采购原材料时往往缺乏经验,导致成本过高,而效率过低。从成本方面来分析,比如在选择工程所需材料时,工作人员没有对目标材料进行筛选,通常把所有材料都买来,但其实有些材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需要,而且可以用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07:4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003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缆   技术   打印   加工   打印机   工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