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变温吸附,是利用温度的变化来达到吸附和解吸再生的效果,从而脱除气体中的杂质组分。正是因为变温吸附器的这种特性,使得变温吸附器的中间筒体需承受每年上万次的交变载荷,在变温吸附器的制造、安装、检验修理和改造时需满足标准中有关疲劳设备的规定,变温吸附器应在设计和制造时尽量减少内部应力和形状突变,来保证变温吸附器的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2所示,变温吸附器包括上封头1、下封头3、中间筒体2以及位于上封头1上部的接管法兰6,为保证保温玻璃棉的安装,需先安装保温支撑结构,传统的保温支撑结构为在中间筒体2的外圆周面上沿轴向外套且焊接若干个用于支撑外部的保温玻璃棉的圆弧状保温圈,每个保温圈包括多个圆弧状的保温条4,相邻的保温条4之间的下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条5,连接条5以及保温条4的端部均与中间筒体2焊接,然后将保温玻璃棉铺设并支撑于保温圈上,最后采用钢丝绳将保温玻璃棉包裹于保温圈上。
3.采用传统的保温支撑结构,容易在中间筒体2的焊接有保温圈的位置下方发生纵向裂纹,裂纹的起点在保温圈的焊接处,长度约200mm,裂纹深度为贯穿,即使进行补焊后裂纹仍还会多次出现,后研究人员发现,变温吸附器按照jb4732分析设计标准进行设计,承受循环载荷,不允许存在应力突变,中间筒体2上焊接的保温圈,实际上造成了中间筒体2局部结构的不连续。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中间筒体2承受循环载荷,此部位由于焊接保温圈的刚性约束,造成中间筒体2局部应力分部不均匀而疲劳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变温吸附器采用传统的保温支撑结构容易造成中间筒体开裂的现象发生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包括套于变温吸附器的上封头的圆环、多个扁钢条、多个圆环状的保温圈,圆环的直径小于中间筒体的直径,多个扁钢条沿中间筒体周向排列且其上端固定于圆环上,每个扁钢条均从圆环处沿着上封头的外壁、中间筒体的外壁自然向下铺设至下封头与中间筒体的焊接处,多个保温圈沿中间筒体轴向排列且套固于多个扁钢条外围。
7.原理说明:将传统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改为免焊接的披挂结构,使得变温吸附器的中间筒体部分与保温支撑结构无任何焊接点,圆环、扁钢条与保温圈整体形成一个披挂层,其披挂于保温吸附器时的受力点在圆环所套的上封头处,然后将保温玻璃棉铺设支撑于保温支撑结构上,最后采用钢丝绳将保温玻璃棉包裹于保温支撑结构上,从而避免了中间筒体部分与保温支撑结构的焊接。
8.进一步地,圆环的直径大于接管法兰的直径。便于在检修变温吸附器时,可将整个
保温支撑结构从上部整体吊装取下,待保温吸附器检修完毕,再将保温支撑结构整体套上,相当于重新给保温吸附器穿上披挂,不但避免了焊接易造成中间筒体开裂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方便检修且可以重复利用。
9.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制作简单且易于安装、便于变温吸附器的检修,同时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中间筒体开裂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变温吸附器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0.图1为传统的变温吸附器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的剖面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中:1—上封头,2—中间筒体,3—下封头,4—保温条,5—连接条,6—接管法兰,7—圆环,8—保温圈,9—扁钢条。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3所示,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包括套于变温吸附器的上封头1的圆环7、多个扁钢条9、多个圆环状的保温圈8,圆环7的直径小于中间筒体2的直径,多个扁钢条9沿中间筒体2周向排列且其上端固定(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于圆环7上,每个扁钢条9均从圆环7处沿着上封头1的外壁、中间筒体2的外壁自然向下铺设至下封头33与中间筒体2的焊接处,多个保温圈8沿中间筒体2轴向排列且套固(套于并采用焊接或者其他固定方式固定于多个扁钢条外围)于多个扁钢条9外围。
15.原理说明:将传统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改为免焊接的披挂结构,使得变温吸附器的中间筒体2部分与保温支撑结构无任何焊接点。圆环7、扁钢条9与保温圈8整体形成一个披挂层,其披挂于保温吸附器时的受力点在圆环7所套的上封头1处,然后将保温玻璃棉铺设支撑于保温支撑结构上,最后采用钢丝绳将保温玻璃棉包裹于保温支撑结构上,从而避免了中间筒体2部分与保温支撑结构的焊接。
16.具体实施时,圆环7的直径大于接管法兰6的直径。便于在检修变温吸附器时,可将整个保温支撑结构从上部整体吊装取下,待保温吸附器检修完毕,再将保温支撑结构整体套上,相当于重新给保温吸附器穿上披挂,不但避免了焊接易造成中间筒体2开裂的情况发生,而且还方便检修且可以重复利用。
17.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圆环7由其横截面直径为10mm~20mm的圆钢煨制而成,扁钢条9为4~10个且沿中间筒体2周向均匀排列,结构更稳定。相邻两个保温圈8之间的轴向间距均为3m。


技术特征:


1.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套于变温吸附器的上封头(1)的圆环(7)、多个扁钢条(9)、多个圆环状的保温圈(8),圆环(7)的直径小于中间筒体(2)的直径,多个扁钢条(9)沿中间筒体(2)周向排列且其上端固定于圆环(7)上,每个扁钢条(9)均从圆环(7)处沿着上封头(1)的外壁、中间筒体(2)的外壁自然向下铺设至下封头(3)与中间筒体(2)的焊接处,多个保温圈(8)沿中间筒体(2)轴向排列且套固于多个扁钢条(9)外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环(7)的直径大于接管法兰(6)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圆环(7)由其横截面直径为10mm~20mm的圆钢煨制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扁钢条(9)为4~10个。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扁钢条(9)沿中间筒体(2)周向均匀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保温圈(8)之间的轴向间距均为3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变温吸附器采用传统的保温支撑结构容易造成中间筒体开裂的现象发生的问题,故提供了一种新的变温吸附器的保温支撑结构,包括套于变温吸附器的上封头的圆环、多个扁钢条、多个圆环状的保温圈,多个扁钢条沿中间筒体周向排列且其上端固定于圆环上,每个扁钢条均从圆环处沿着上封头的外壁、中间筒体的外壁自然向下铺设至下封头与中间筒体的焊接处,多个保温圈沿中间筒体轴向排列且套固于多个扁钢条外围。该结构制作简单且易于安装、便于变温吸附器的检修,同时避免了焊接造成的中间筒体开裂的情况发生,有效提高了变温吸附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

任凯 牛鹏敏 李文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西丰喜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09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7:1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98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圆环   多个   结构   扁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