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数控机床联网的思考与实践作者:张正强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09期 摘要:分析学校数控机床不联网带来的问题,提出学校数控机床联网的解决方案,说明学校数控机床联网的具体实施,介绍CNC LINK4.2数控机床联网系统。 关键词:数控机床;联网;网络
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很快,工厂企业对机械类人才特别是数控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
大,为了培养更多更好的数控人才,各个学校纷纷购置数控机床,使得数控机床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传统对数控机床的单机管理模式因种种弊端已不能适应学校大力提高教学效率、切实培养数控操作能力的需要,因此,在学校将数控机床联网,采用网络技术来管理数控机床也就成为必然。下面,是我对学校数控机床联网的思考与实践,以期抛砖引玉。
1.数控机床不联网的问题分析
数控机床如果不联网,有哪些不好的问题呢?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联网的目的,也会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网络形式、网络系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数控机床不联网带来的问题肯定有所不同,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本学校数控机床不联网带来的问题,寻、选择能够解决本学校问题的网络形式、网络系统进行联网。
数控机床不联网,在我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我院在数控车间旁边配有三个CAD/CAM机房,每个机房拥有60台高配置电脑,机房内部已经联成局域网,但与数控实习车间的数控机床没有进行任何的连接,CAD/CAM机
房与各数控机床设备的数据传输是断开的,参加实训的学生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下来完成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的,学习效率低,学习效果不是很好。
机床加工工件时,当工件程序量不是很多时,一般采用最原始的手工键盘输入方式,这种程序输入方法效率低、占用机时长且容易出错,学生数控实习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手工输入程序上,输入程序的时间占机床开机时间相当大一部分,严重影响了机床的使用效率。当程序量比较多时,一般是用电脑通过RS232接口进行单机传输,其缺点是:操作环境恶劣,计算机维护困难,频繁地对传输电缆进行热插拔操作容易烧坏串口设备,而且串口传输最大传输距离只有约15m,计算机的摆放位置很受场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