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 | xx工程有限公司 | |||
工程名称 | xx公路改建工程K3+600~K9+603.963 | |||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 路基防护工程 | |||
交底部位 | 护坡、护肩、护脚施工 | 日期 | 年 月 日 | |
交 底 内 容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原有公路路面宽度4.5到5.5米,现升级为三级公路,需要对路基加宽至7.5米,保证路面宽度6.5米,所以需要对现有道路的左侧进行加宽处理,需对横陡坡、河道边破做防护。 二、本交底适用范围 1、护脚、护肩用于地表横坡陡,需加固或回收坡脚的地段。 2、实体护坡适用于路堤临河(沟渠)常年(季节)受水浸蚀或冲刷地段。 3、设计要求 1、应按照设计规定的各部尺寸,照适用条件、形状及埋置深度(见附件)进行施工。 3、应按设计规定设置完善的墙身排水系统高出地面10cm,并按要求的间距2-3m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直径5cmPVC管(贯穿墙体),用土工布扎口布置。 4、沉降伸缩缝:沿墙身长度每隔10~15m设沉降(伸缩)缝一道,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 5、铅丝笼就近需用河漫滩上卵石,其强度要求不小于30MPa,粒径不小于15cm。 四、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做好砂、石、水泥、水材料的原材送检工作,并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标号达到C15。 2、测量放线 基础的底宽度为基础的尺寸加两侧预留砌筑站人的宽度,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临时水准点,以便经常核对砌体高程,方便控制。 3、基础开挖 开挖根据土质实际和设计要求确定放坡坡度,并注意基坑排水,并建立防护基坑开挖检验记录表,经确认后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护脚墙基础底标高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使基础嵌入基岩内,襟边宽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4、砌筑质量要求 将坡度竿立于砌体转角处和交接处,在坡度竿之间挂线控制水平灰缝高度。基础砌筑时第一层石头要铺灰座浆,要选用较大整齐的石块,大面朝下,放稳放平。从第二层开始,要分层卧砌,并要上下错缝,内外搭接,不许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做法。 5、砂浆的配合比严格按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施工。用强制式砂浆拌和机进行拌合,拌合时按分次投料水泥裹砂法工艺施工,即将拌合用量70%的水加入拌合机,同时加放全部的砂,拌合15~20秒后,加入水泥,拌合30~40秒后再加入剩余的水,拌合50~70秒后出罐使用。砂浆要随运随用,不宜拌制过多,砂浆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 6、基础砌筑施工时,应先清理基底,基础是岩层则清至基岩,以挤浆法砌筑使砌石时砂浆饱满,不留有空洞,严禁小块石集中使用,在大块石之间,要保证片石周围有砂浆包裹,严禁“硬碰硬”,砂浆要仔细捣固密实。砌石将分层进行,石块交错排布,坐实挤紧,有尖锐突出部分要敲除,块石的大面向下,每层都选取形状尺寸较为近似、吻合的石块砌筑。每10-15米设沉降缝(伸缩缝)一道,用沥青麻絮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入10~20cm。 7、施工期间对已完成的砌体要经常洒水,养护7~14天,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每天洒水次数,炎热天气每天洒水6~8遍,以保证砌体不失水,保证砌筑质量。 六、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 1、基坑挖好后,四周做好围护并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 2、处在雨季施工,严格作好排水措施,防止基底被水浸泡。 3、注意基坑边坡稳定性,防止基坑坍塌造成的安全、质量事故; 4、转运片石时,注意安全,避免被片石砸伤; 七、安全与文明施工: 1、安全操作要求 ⑴对砌块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不经培训不得上岗作业。 ⑵吊装砌块时必须使用四周有围栏的吊盘,并应注意重心位置。 ⑶汽车运输石料时,石料不应搞出槽帮。 ⑷人工搬运石块时,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动作一致。 2、文明措施 (1)落地灰和垃圾应及时清理,分类堆放,并装袋或封闭清运到指定地点。现场严禁抛掷石子、白灰。 (2)应有防雨及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冲刷砌体,下雨时应立即停止砌筑,并对已砌完的墙体进行覆盖、遮雨;在深槽处砌筑挡土墙时,应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以防水浸泡墙体。 | |||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5:41: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9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