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

阅读: 评论:0

浅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
摘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让现代信息技术为家园联系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和谐沟通的途径和策略,努力实现新型的家园网络互动,家家互动,以更快、更广的方式丰富了家园间的联络形态,促进了家园共育新渠道的开发与整合。家园共育是幼儿育的发展趋势,家庭和幼儿园的协同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而基于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在继承传统家园共同育人本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交互信息、共享资源等特性,在交流时间、合作渠道、沟通内容、共育效果等方面体现出了突出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 家园共育 信息技术 策略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和家庭,教师和家长之间本着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协同教育的原则,共同担负起培育幼儿的责任,共同开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双向性、经常性、全面性的合作活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
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家庭和幼儿园两方面必须相互配合,家园合作交流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只有加大家庭和幼儿园的联系与沟通并拓宽交流渠道,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开辟家园共育新形式带来了契机,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进入学校和家庭。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采用“家访”“家长园地”“家园联系手册”“电话”“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以及“宣传栏”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但这些方式、途径传递信息不太及时,家长也多处于被动位置,容易导致家长缺乏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渠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网络的快捷、直观、开放、互动等优势,把幼儿园与家庭紧密相连,各方面的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产生碰撞与交流、沟通与整合,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为家园共育建立起新途径。
  一、家园共育的现状
    1.家长和教师工作太忙,没有时间
    家园共育理所当然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家长的大力配合,但在实际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在交流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家长和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难以安排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精力来参与家园共育。尤其是家长会、亲子活动、家庭教育讲座等传统的家园共育方式,不仅限制了时间,还束缚了地点, 对家长来说,确实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便。此外,教师和家长几乎一致的工作时间,使传统的互动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不仅难以实现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充分互动和双向交流, 而且限制和影响了家园共育的连贯性和制度化。
  2.家园共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家园共育的形式依然是以家长会为主,而且在家长会上,程序和模式也较为固定,几乎成为了园长和老师的“通报会”,内容也大体上是讲一些大道理和普遍性的问题,最后再提出一些要求,而很少与家长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耐心倾听

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缺少实质性和针对性的东西,家长难以真正接受并内化为今后教育子女的正确模式和自觉行动,久而久之,家长渐渐失去了对于家园共育的期望值和信任感。
    3.家园共育以幼儿园单向灌输为主,缺乏互动性
    家园共育是一种双向活动,教师与家长本应该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然而,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所确定的就近入学原则以及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的现状,无形中巩固了幼儿园尤其是优质幼儿教育资源在某一区域的垄断地位,造成了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家园共育过程中的地位不平等,教师扮演着“权威者”的角,处于优势主导的地位;家长扮演着“接受者”的角,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此外,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实际情况的束缚,家园共育的主动权总是掌握在幼儿园的手里,家园共育时总是以幼儿园的单向灌输为主,教师把家长当成了自己的教育对象而不是合作伙伴,家长很难有真正平等参与和切实互动的权利与机会。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的策略
  (一)、建构家园网络“班级 QQ ”
    “QQ”如今是一种非常常见和普遍的网上聊天工具,它已经不仅仅限于朋友、亲人之间,如今,它更是我们老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新途径,结合当今网络的普及性,我们考察到班
80%以上的家长都有 QQ 号,我们适时的建立班级“QQ”,在这里,家长和家长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家长和老师和之间可以展开针对性交流。
  1.畅所欲言,拉近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距离。
  有了班级“QQ”,家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更加频繁了,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 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惑。他们需要不断的汲取一些新的养料来补充、完善自己。班级“QQ”正为家长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在这里,每次登录“QQ”,都可以看到上面总有一些家长在线,针对孩子的问题,大家献计献策,讨论热烈,有时候是疑惑、困惑,有时候大家还会相约三三两两的结伴出去带孩子游玩。甚至有时候,家长们还会就当下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谁的育儿经验更加丰富了、哪个儿童活动中心搞活动了等等,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增进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我班宝贝的妈妈针对自己孩子不大爱学习一事,在班级“QQ”上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结果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小星妈妈也说:“我们家小星也是,总是在活动中精力不集中”;小雨妈妈也说:“我们家小雨好像也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知道该怎么办?痕痕的爸爸还给大家献策:“要多表扬孩子,激发孩子的兴趣”。针对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专注性差
怎么办?”  这一问题,几乎全班家长都参与了“QQ”讨论,许多家长都或多或少地谈了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家长们不断地在班级“QQ”中发表着自己的意见,介绍自己的经验,提出一些策略,如:在活动前给孩子提出明确的要求, 有些家长还考虑到孩子专注性差可能与孩子的生理、环境等各种因素也有关系。这些生动实在的建议,使家长们受到了很好的启发,家长们通过这种畅所欲言的讨论,在交流分享中学到了不少的育儿方法,为下一步更好的教育孩子打下良好基础。
其中还有语音和视频功能,为家长省去了部分手机通话费用。并且可爱的网络符号、生动的图片、真实的话语,融洽的交流。家长与家长俨然是平等的朋友关系,沟通和分享的不仅仅是育儿经验,更多的是人生观、教育观和价值观的碰撞,是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汇。
    2.借助现代技术,家园实现资源共享。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QQ”的有效利用,充分的发挥了家长资源的优势,为我们获取丰富资料。同时,幼

儿园领导以普通身份加入到相应的 QQ 组中,在引领网络文明的同时,也发挥着对于分管组的监控作用。通过 QQ 的“聊”功能,家长可以方便地和学校老师、其他家长进行适时地沟通,即便没有添加对方为好友,只要双击中头像,也可以通过临时会话与其进行交流;通过“空间”功能,老师和家长既可以在论坛里发表观点,在相册里展示个性风采,大家会在QQ 聊窗口中提示由哪位成员于什么时间发表了标题为什么的帖子和相片,以提醒大家前往查看;通过“共享”功能,老师和家长都可以自由上传、下载和存储各种格式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等,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邮件”功能,老师可以方便地向家长发一些有关幼儿疾病预防、营养饮食等方面的资料。
    比如,“三八”妇女节之际,我班想组织一次节日庆祝活动,让幼儿体验妈妈的辛苦,这时候,“QQ”有效的发挥了它的作用,我们请幼儿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将其拍成照片放在共享里,以便直接下载存放就可以了,第二天,我们老师惊喜的发现 QQ 里有很多的照片,有的给妈妈捶背、有的给妈妈端水、有的帮妈妈扫地……还有,在幼儿轻器械操的比赛中,幼儿队列整齐、动作规范,吸引了很多家长前来观看,比赛中,我们老师因为还要辅助孩子比赛,照顾幼儿情绪和安全,所以只是拍了几张照片,可结束后,我们再一次惊喜的发现 QQ 里竟然有热心的家长将孩子们操节比赛的视频和
照片传到共享。让所有的家长都能及时的体验到自己孩子的成长。
    3.隔空交流,辅助教学。
    借助 QQ 的普及性,我们老师也经常将近阶段班中将要开展哪一主题的教育活动及时的通过 QQ 和大家交流。如生病在家好多天没有来园的小羽,他的妈妈就通过 QQ老师、家长交流,结合幼儿园教学进度,在家及时辅导孩子学习,并针对小羽依赖性强和老师交流,我们老师给予个别针对性的指引和适当的家教指导,这种方式为开展个别化教育做了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5:40: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9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长   家园   共育   幼儿   孩子   交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