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阅读: 评论:0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教育的启蒙。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第二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的。
本课包含了四个板块。“我来到我家”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从而巩固自己与家人的亲密联系。绘本故事《我和弟弟》讲述了一个双胞胎家庭中兄弟相伴成长的故事,体现了家庭中的手足之情。“我的家人”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家庭伦理关系。教材上的家庭结构关系图以树为背景,隐喻三代家庭关系。“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 ’”旨在从相貌、性格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和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家人的故事”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包括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关心家人的一种方式。教材上中学生之间的讲述涉及奶奶和叔叔,暗示“家人”不必局限于三口之家,也可以是大家庭的所有成员。
学情分析
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家庭结构简单,父母基本是“80后”,身为独生子女“二代”的他们常会把“家人”的认知局限于“三口之家”或者“五口之家”,并不太了解中国传统的伦理辈分的称呼,以及传统的中国家庭的伦理关系,很少有人去关注自己的出生是不是被家人欢迎和接纳。“小家庭”的生活现状,使得学生忽视了平日不常来往或远在外地的家庭成员。他们对家中的成员了解不多,对家人情况也不会主动了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比较严重,很少会去关心家人的情绪与感受,不知道感恩、目无尊长的现象比较突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自己出生时家人的心情和故事,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形成积极的家庭关系体验。
2.完成树状家庭结构关系图,初步认识家庭结构,知道家庭成员的称谓,并体会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每个人都很重要。
教学重难点
1.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
2.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视频、音频、板贴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
师:你听到了什么呢?(音频:婴儿啼哭声)
师:一声婴儿的啼哭,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那一天,你呱呱落地,来到你的家。
视频:成长的脚步
师:看了这个视频,你有什么感受呢?
师:真好,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今天就让我们以家为话题,一起来说说《我和我的家》。
活动一:我来到我家
师:在家人的期待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出生的时候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呢,瞧,书上这几个小朋友已经聊起来了,我们来看一看吧。
视频:我出生了
师:同学们,你知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家人是怎样欢迎你的到来的吗?你的出生为家人带来了怎样的情景呢?请你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听他们说一说你出生的故事吧。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你的出生,对于你的家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是啊,一个新生命的降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新的幸福的到来。成为家中的一员后,在这个家的户口中,就有了你的名字。(图片:户口本)
师:看,这是什么呀?是的,户口本,可别小瞧了这本户口本,它不仅证明我们是一家人,在法律上还证明了你的身份。打开户口本,请你看这,户主这是什么意思呀?户主顾
名思义就是一家之主。有的是爸爸,有的是妈妈,还可能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以后呀,就有可能是你。继续看,与户主的关系,写的是子,这是什么意思呢?是的,就是户主的儿子。如果户主是爸爸,那他就是爸爸的儿子。如果写的是女?是什么意思呢?是的,就是爸爸的女儿。那老师考考你们?看这,写的是父亲,他是谁呀?是的,就是户主的爸爸。一本小小的户口本,里面却蕴含着这么多的信息。你们可得保管好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唱一唱动一动吧。
动画歌曲:《吉祥三宝》
活动二:介绍我的家人
师:歌词唱的真好,我们就是吉祥如意的一家。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介绍自己出生故事,翻阅户口本时,家里还有好些人呐,有姑姑、有姥爷......同学们,赶紧数一数你的家里还有哪些家人呢?
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兄弟妹......你的家里有好多的家人呀。圆圆的家里也有很多家人,现在她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她家做客,认识一下她的家人,介绍一下她的
家人。出发前,老师问问大家,去别人家做客,要注意些什么呢?是的,咱们要懂礼貌。准备好了吗?出发咯。
视频:圆圆的大家庭
师:在圆圆家做客真开心,他们一家人真幸福呀。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小秘密呢?是啊,她妈妈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小宝宝,有可能是弟弟,也有可能是妹妹。这真是一个小秘密,你还听到了什么呀?嗯,她的姑姑经常回家看望爷爷奶奶,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呀。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伯伯伯母、姑姑姑父都是我们的家庭成员,我们有血缘关系,每个人都很重要。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像圆圆一样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呢?你可以出一张全家福,对着照片介绍一下你的家人,请你开始吧!
师:老师注意到,同学们在介绍妈妈的爸爸和妈妈时,称呼有所不同。有的称他们为姥姥姥爷,有的称呼他们为外公外婆。其实呀,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不同,所以才发生了这些变化。
师:同学们,这些家庭称呼的生字,你们都认识吗?那我要来考考你们咯,如果你认识这些生字,就请你大声的读出来。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一个三口之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这个小家庭呀是由另外两个家庭结合而成的。爸爸的妈妈我们称呼她为奶奶,那爸爸的爸爸,我们应该称呼他为爷爷。妈妈的爸爸我们喊他外公,那妈妈的妈妈我们要喊她外婆,我们家里也可以称呼姥姥,姥爷。真聪明,我们家里呀有四位老人,他们是家里的大宝贝。爸爸还有一位兄弟,我们叫(伯伯),他还有一位妹,我们称呼她为(姑姑),妈妈也有兄弟,我们喊他(舅舅),妈妈的妹我们要叫她(姨妈)。这个家里呀除了我,还可能会有其他人,是谁呀?还记得圆圆妈妈肚子的那个小宝宝吗?除了我,还可能有弟弟或妹妹,噢~你就是家里的弟弟,那你家里一定还有哥哥或吧。你们呀,都是家里的小宝贝!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5:2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92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人   家庭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