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节能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阅读: 评论:0

照明节能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
摘要:电气照明系统建筑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安装工程的关键系统,照明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加大了城市照明供电系统的能耗。因此,应用节电技术,以在满足建筑电气照明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节能降耗、节省能源开支的目的。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小区电气照明设计中节电技术的思路、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供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照明设计;节电技术;智能
引言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源种类十分丰富,面临着能源短缺问题,因此节能减排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建筑电气照明的能源消耗占据广大众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源消耗中的相当一部分,因此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同时,也要对照明节能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建筑电气的照明方案进行优化,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1照明节能技术措施
1.1导光技术
导光技术适用于直接采光条件不佳的大纵深建筑,系统由采光罩、光导管以及漫射器三部分组成。采光罩负责采集建筑外立面部位的自然光线并射入光导管,光导管负责将收集光线传递至漫射器管路,漫射器负责将自然光线均匀照射至建筑室内的各个角落,实现对光线的二次分配。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导光技术较为成熟,在公共建筑、地下停车库、住宅建筑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扩大自然采光范围,在建筑室内绝大多数区域取得清爽温和的照明效果。例如,在北京奥运中心地下车库项目中,总计安装19套导光系统,单套系统照亮70m2+左右的室内环境,全年可节省约为24472度的电力能源。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导光技术的作业内容由顶板墩座、天花板开孔、防雨套圈安装、导光管安装、采光罩安装、漫射器安装六部分组成。其一,顶板墩座步骤,在建筑顶板部位标记预留孔位置,放出适当尺寸的圆形边线,在边线范围内水平放置HDPE双壁波纹管,沿波纹管四周支设模板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成型后拆除模板,即可成型顶板墩座;其二,天花板开孔步骤,提前在天花板部位标记开孔位置与重心点,画出开孔形状,使用电动齿锯等工具来切割屋面,在屋顶上形成适当尺寸的预留孔,清理孔内灰尘污渍即可;其三,防雨套圈安装步骤,在水泥护壁上放置防雨装置,在装置位置调节完毕后打入自攻螺钉进行固定,
在装置上安装EPDM或其他材质的密封套圈,从而提高采光罩、防雨装置二者的密封效果,避免雨水渗入;其四,导光管安装步骤,将首节与第二节导光管管口对准后进行密封连接,使用铝箔胶带作为密封材料,重复上述操作连接剩余节段导光管,再将导光管穿入预留孔内,在防雨装置内圈处打入铆钉来固定管体位置;其五,采光罩安装步骤,施工人员撕开采光罩表面的保护膜,在防雨装置上口部位安装采光罩,打入若干自攻螺钉进行固定;其六,漫射器安装步骤,撕开最后节段导光管的管壁保护膜,将漫射器安装就位,在漫射器上套设密封套圈,联结漫射器与固定环,在漫射器内接入导光管,即可完成导光系统施工。
1.2分建筑物照明控制
在小型住房和住宅中,可以使用一灯一控的照明控制系统,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照明系统的开关,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可变光控制系统,提升节能效果;在空间较大、需要多个光源进行均匀照明的住宅中,可以采用一控多灯的照明控制系统,对多个灯具进行控制;若对照明均匀性有更高要求,可以采用隔一控一的照明控制系统进行分组控制,还可以设计智能照明控制子系统,以提升照明效果。在实际展开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时,
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采光条件进行合理控制,应用感光元件、延时控制元件等提升照明设备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并弥补自然采光的不足。
1.3选择优质光源
在电气照明设计中应用节电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优质的电光源,所以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性价比高、发光效率高等要求选择优质的光源。同时,从节能的角度来看,设计人员需要分析光源的使用寿命以及光效等各方面情况,增强光源的节能性。该工程室内高度均在4m以下,因此该工程照明设计中公共部分及地库普通照明优先选择LED灯或其他高效节能型灯具,照明产品达到能效等级3级的要求,应急照明选用能快速点亮的LED光源,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光源温不应低于2700K。同时,按《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第五章相关要求进行主要功能房间(走道、机房、车库、物业用房等)的照明设计,根据识别颜要求和场所特点,选用相应显指数的光源。
1.4照明控制技术
在早期建筑电气工程中,普遍采取人为手动控制方式来启闭照明灯具,受人为因素影响,
偶尔出现灯具忘关、延误关闭的问题,致使照明系统运行时间延长,产生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并造成照明灯具使用寿命缩短、照明系统温度持续升高等一系列后果。对此,在建筑电气施工期间,需要采取新推出的自动控制、智能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是根据预先设定方案在特定时间段内启闭照明灯具,智能控制是根据室内外环境变化而调整照明灯具启闭状态。同时,根据建筑用途来选择控制方式,常见控制方式包括时序控制、环境探测控制、场景控制与远程控制。例如,对于办公楼、工业建筑、商业综合体建筑等照明系统遵循特定时间规律运行的建筑工程,应采取时序控制方式,提前预定各区域照明灯具的启闭时间,到达时间节点后,系统自动开启、关闭指定照明灯具。而对于住宅建筑,则采取场景控制方式,设定回家、离家、睡眠、家庭影院等照明场景,由居住者发出语音指令,控制照明系统切换至特定场景。
2照明智能控制技术
2.1照明灯具选择和系统安装配电
智能应急照明系统的控制关键在于确保电力供应的正常,同时需要各种灯具的配合。选择的灯具是否适合,会对系统的应用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通常来说,应该选择功能多、性
能好、节能环保的灯具。在选择灯具时,设计人员应注重灯具有无调光功能,以及和其他设备的匹配度等问题。智能应急照明系统需要合理安装与配电,才可保障供电的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敷管、布线、连接等问题都应引起注意,还应区分荧光灯与普通灯具的调光,可调光镇流器应和地线相连,否则调光无法进行。
2.2照明场所的选取
现代建筑基本上都是高层或超高层的,内部有很多地方需使用应急照明系统,这些地方如果全部进行智能化设计,会耗费很大的成本,且施工所用时间也会大大增加。在不需要智能化的地方采用智能化系统是多此一举,与节能环保的要求也不符。在系统设计时,最基础的工作是先明确哪些地方需要进行智能化设计,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可结合使用智能照明和普通照明,提升整体照明设计的科学性,缩减工程成本。一般来说,智能应急照明系统只需安装在大堂、展览厅、体育馆等大型场所,宴会厅、指挥中心、会议室等中型场所,以及接待室、小办公室等小型场所。其他部位的应急照明系统选择普通应急照明系统即可。在上述场所设计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主要是因为这些场所是公共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对照明有较高要求。应急照明系统还应和投影仪、电动屏幕等设备联动,以更为灵活多变。
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减耗是现代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为了满足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认识电气照明系统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建筑的实际使用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调整。通过设备、控制方式等的节能设计,提升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升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可靠性,使建筑物在使用中得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马欣.建筑电气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3):34-36.
[2]陈辰.建筑电气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2(2):48-50.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0:18: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90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照明   系统   建筑   控制   进行   设计   安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