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综述与展望

阅读: 评论:0

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综述与展望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是指将多种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能源形态的能源设施、能源网络以及相应的运行管理信息技术等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构成适应能源转型和使用的高效、智能、灵活的综合能源系统。IES是解决能源供应和需求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实现高可靠供能、低能耗、安全和环保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能源互联、能源微网、负荷侧管理、能源商业模式多个方面概述了IES的关键技术。
    一、能源互联技术
    IES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对能源设施、能源网络等的智能、自动化监控与协调调度,实现各种能源间的无缝连接。能源互联的关键技术包括能源智能监控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能源接口协议技术等。其中,能源智能监控技术可以对能源设施进行实时监测,通过量化、表现能源设施运行情况的指标,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率;网络通信技术则可以实现能源设施之间的无线通信和数据传输;能源接口协议技术则是实现各种能源设施接口无缝连接的关键技术。
    能源微网是指由多种能源设施(如光伏系统、风力发电、蓄电池、燃气锅炉等)以及能量储存设备、能效管理系统等有机组合而成的局部能源系统。能源微网的概念源于微电网,与微电网相比,其更加灵活、智能,可以实现能源自给、互助和安全可靠,因而更加适合城市等分散式场景。能源微网技术包括微网智能控制技术、集成化电池一体化技术、微网网络通信和数据管理技术等。其中,微网智能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能源设施的智能化控制和监测;集成化电池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电池存储、充放电的微网一体化设计;微网网络通信和数据管理技术则保证微网数据的准确、安全地传输和备份存储。
    三、负荷侧管理技术
    负荷侧管理技术是指在负荷需求基础上进行优化调度以实现能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最大限度地提高负荷利用率、减少负荷峰值,降低用能成本和环境污染。负荷侧管理技术包括负荷预测技术、负荷优化调度技术和柔性负荷技术等。其中,负荷预测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精准预测负荷需求,实现能源供需平衡;负荷优化调度技术则可以在不影响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源系统的最优负荷分配;柔性负荷技术则可以通过向用户提供可调节的能源需求,实现对负荷需求的灵活性管理。
    四、能源商业模式技术
    能源互联、能源微网和负荷侧管理等关键技术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商业模式支撑,以实现能源转型的市场化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商业模式技术包括分布式能源市场技术、能源服务公司模式技术、能源交易技术等。其中,分布式能源市场技术可以实现底层能源设施的市场化运作,推进能源系统的去中心化;能源服务公司模式技术则可以提供可持续性能源服务,满足用户的能源需求;能源交易技术则可以实现能源交易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能源体系的转型,能源互联、能源微网、负荷侧管理、能源商业模式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这些技术的实现将有助于优化能源供应和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性。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23:2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89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能源   技术   负荷   实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