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引系统

阅读: 评论:0

第一节  曳引系统
 
  一、曳引驱动工作原理
 
  曳引式电梯曳引驱动关系如图2—2所示。安装在机房的电动机与减速箱、制动器等组成曳引机,是曳引驱动的动力。曳引钢丝绳通过曳引轮一端连接轿厢,一端连接对重装置。为使井道中的轿厢与对重各自沿井道中导轨运行而不相蹭,曳引机上放置一导向轮使二者分开。轿厢与对重装置的重力使曳引钢丝绳压紧在曳引轮槽内产生摩擦力。这样,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即轿厢上升,对重下降;对重上升,轿厢下降。于是,轿厢在井道中沿导轨上、下往复运行,电梯执行垂直运送任务。
 
2—2  电梯曳引传动系统
1—电动机;2—制动器;3—减速器;4—曳引绳;5—导向轮;6—绳头组合;7—轿厢;8—对重
 
  轿厢与对重能作相对运动是靠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这种力就叫曳引力或驱动力。
  运行中电梯轿厢的载荷和轿厢的位置以及运行方向都在变化。为使电梯在各种情况下都有足够的曳引力,国家标准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
  曳引条件必须满足:T1/T2×C1×C2≤efα
  式中:T1/T2——为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位于最低层站及空轿厢位于最高层站的两种情况下,曳引轮两边的曳引绳较大静拉力与较小静拉力之比。
  C1——与加速度、减速度及电梯特殊安装情况有关的系数,一般称为动力系数或加速系数。(C1;g:重力加速度,a:轿厢制动减速度)。
  C2——由于磨损导致曳引轮槽断面变化的影响系数(对半圆或切口槽:C2=1,对V型槽:C2=1.2)。
  efα中,f为曳引绳在曳引槽中的当量摩擦系数,α为曳引绳在曳引导轮上的包角。efα称为
曳引系数。它限定了T1/T2的比值,efα越大,则表明了T1/T2允许值和T1—T2允许值越大,也就表明电梯曳引能力越大。因此,一台电梯的曳引系数代表了该台电梯的曳引能力。
  可以看出,曳引力与下述几个因素有关:
  ①轿厢与对重的重量平衡系数。
  ②曳引轮绳槽形状与曳引轮材料当量摩擦系数。
  ③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
 
2—3  曳引示意图
 
  (一)平衡系数
  由于曳引力是轿厢与对重的重力共同通过曳引绳作用于曳引轮绳槽上产生的,对重是曳引绳与曳引轮绳槽产生摩擦力的必要条件。有了它,就易于使轿厢重量与有效载荷的重量保持平衡,这样也可以在电梯运行时,降低传动装置功率消耗。因此对重又称平衡重,相对于轿厢悬挂在曳引轮的另一端,起到平衡轿厢重量的作用。
  当轿厢侧重量与对重侧重量相等时,T1=T2,若不考虑钢丝绳重量的变化,曳引机只需克服各种摩擦阻力就能轻松的运行。但实际上轿厢的重量随着货物(乘客)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固定的对重不可能在各种载荷下都完全平衡轿厢的重量。因此对重的轻重匹配将直接影响到曳引力和传动功率。
  为使电梯满载和空载情况下,其负载转矩绝对值基本相等,国标规定平衡系数K=0.4~0.5,即对重平衡40%~50%额定载荷。故对重侧的总重量应等于轿厢自重加上0.4~0
.5倍的额定载重量。此0.4~0.5即为平衡系数。
  当K=0.5时,电梯在半载时,其负载转矩为零。轿厢与对重完全平衡,电梯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而电梯负载自空载(空载)至额定载荷(满载)之间变化时,反映在曳引轮上的转矩变化只有土50%,减少了能量消耗,降低了曳引机的负担。
 
  (二)当量摩擦系数f与绳槽形状
  曳引绳与曳引轮不同形状绳槽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是不同的,摩擦力越大则曳引力越大。从目前使用来看有几种:半圆槽、V型槽、半圆型带切口槽,如图2—4所示。
 
2—4  曳引轮绳槽
 
  半圆槽f最小,用于复绕式曳引轮。
  V型轮f最大,并随着开口角的减小而增大,但同时磨损也增大,而对曳引绳磨损并卡绳。随着磨损会趋于半圆槽。
  半圆切口槽f介于二者之间,而其基本不随磨损而变化,目前应用较广。
  钢丝绳在绳槽内的润滑也直接影响摩擦系数,只可用绳内油芯的轻微润滑,不可在绳外涂润滑油,以免降低摩擦系数,造成打滑现象,降低曳引力。
 
  (三)曳引绳在曳引轮上的包角
  包角是指曳引钢丝绳经过绳槽内所接触的弧度,用。表示包角越大摩擦力越大,即曳引力
也随之增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增大包角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2:1的曳引比,使包角增至180°。另一种是复绕式(为α1+α2),如图2—5所示。
 
2—5  复绕张力图
 
  电梯曳引钢丝绳的绕绳方式主要取决于曳引条件,额定载重量和额定速度等因素。它有多
种。这些绕法也可看成是不同传动方式,不同绕法就有不同的传动速比,也叫曳引比,它是由电梯运行时曳引轮节圆的线速度与轿厢运行速度之比。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绕的次数可分单绕和复绕,单绕时钢丝绳在曳引轮上只绕过一次,其包角小于或等于180°,而复绕时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绕过二次,其包角大于180°。
  常用的绕法有:
  (1)1:1绕法  曳引轮的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之比为1:1如图2—6a所示。
  (2)2:1绕法  曳引轮的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之比为2:1如图2—6b所示。
  (3)3:1绕法  曳引轮的线速度与轿厢升降速度之比为3:1如图2—6c所示。
 
2—6  各种绕法示意图
 
  二、曳引机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早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导向轮一般装在机架或机架下的承重梁上。盘车手轮有的固定在电机轴上,也有平时挂在附近墙上,使用时再套在电机轴上。
  如果曳引机的电动机动力是通过减速箱传到曳引轮上的,称为有齿轮曳引机,一般用于2.5m/s以下的低中速电梯(图2—7a)。若电动机的动力不通过减速箱而直接传动到曳引轮上则称为无齿轮曳引机,一般用于2.5m/s以上的高速电梯和超高速电梯(图2—7b)。
 
2—7a  有齿轮曳引机的结构图
1—减速器  2—曳引轮  3—制动器  4—电动机
 
2—7b  无齿轮曳引机
1—底座  2—直流电动机  3—电磁制动器  4—制动器抱闸  5—曳引轮  6—支座
 
  1.曳引电动机
  电梯的曳引电动机有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曳引电动机是驱动电梯上下运行的动力源。
  电梯是典型的位能性负载。根据电梯的工作性质,电梯曳引电动机应具有以下特点:
  (1)能频繁地起动和制动
  电梯在运行中每小时起制动次数常超过100次,最高可达到每小时180~240次,因此,电梯专用电动机应能够频繁起、制动,其工作方式为断续周期性工作制。
  (2)起动电流较小
  在电梯用交流电动机的鼠笼式转子的设计与制造上,虽然仍采用低电阻系数材料制作导条,但是转子的短路环却用高电阻系数材料制作,使转子绕组电阻有所提高。这样,一方面降低了起动电流,使起动电流降为额定电流的2.5~3.5倍左右,从而增加了每小时允许的起动次数;另一方面,由于只是转子短路端环电阻较大,利于热量直接散发,综合效果使电动机的温升有所下降。而且保证了足够的起动转矩,一般为额定转矩的2.5倍左右。不过,与普通交流电动机相比,其机械特性硬度和效率有所下降,转差率也提高到0.1~0.2。机械特性变软,使调速范围增大,而且在堵转力矩下工作时,也不致烧毁电机。
  (3)电动机运行噪声低
  为了降低电动机运行噪声,采用滑动轴承。此外,适当加大定子铁芯的有效外径,并在定子铁芯冲片形状等方面均作合理处理,以减小磁通密度,从而降低电磁噪声。
  曳引电动机的容量在初选和核算时,可用经验公式按静功率计算,即
式中P——电动机功率(kW);
  K——电梯平衡系数;
  Q——电梯额定载重量(kg);
  V——电梯额定速度(m/s);
  η——机械传动总效率。
  2.制动器
  制动器对主动转轴起制动作用。能使工作中的电机停止运行。
  它安苯在电动机与减速器之间,即在电动机轴与蜗轮轴相连的制动轮处(如是无齿轮曳引机制动器安装在电动机与曳引轮之间)。
  (1)电梯上应用的制动器及基本要求
  电梯采用的是机一电摩擦型常闭式制动器,如图2—8所示。所谓常闭式制动器,指机械
不工作时制动器制动,机械运转时松闸。电梯制动时,依靠机械力的作用,使制动带与制动轮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电梯运行时,依靠电磁力使制动器松闸,因此又称电磁制动器。根据制动器产生电磁力的线圈工作电流,分为交流电磁制动器和直流电磁制动器。由于直流电磁制动器制动平稳,体积小,工作可靠,电梯多采用直流电磁制动器。因此这种制动器的全称是常闭式直流电磁制动器。
 
2—8  电磁制动器
1—制动弹簧调节螺母;2—制动瓦块定位弹簧螺栓;3—制动瓦块定位螺栓;4—倒顺螺母;5—制动电磁铁;6—电磁铁芯;7—定位螺栓;8—制动臂;9—制动瓦块;10—制动衬料;11—制动轮;12—制动弹簧螺杆;13—手动松闸凸轮(缘);14—制动弹簧
 
  制动器是保证电梯安全运行的基本装置,对电梯制动器的要求是:能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矩,而且制动力矩大小应与曳引机转向无关;制动时对曳引电动机的轴和减速箱的蜗杆轴不应产生附加载荷;当制动器松闸或制动时,要求平稳,而且能满足频繁起、制动的工作要求;制动器应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制动带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热性;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调整;应有人工松闸装置;噪声小。
  制动器功能基本要求:
  ①当电梯动力电源失电或控制电路电源失电时,制动器能立即进行制动。
  ②当轿厢载有125%额定载荷并以额定速度运行时,制动器应能使曳引机停止运转。
  ③电梯正常运行时,制动器应在持续通电情况下保持松开状态;断开制动器的释放电路后,电梯应无附加延迟地被有效制动。
  ④切断制动器的电流,至少应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止电梯再运行。
  ⑤装有手动盘车手轮的电梯曳引机,应能用手松开制动器并需要一持续力去保持其松开状态。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23:1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8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梯   制动器   制动   轿厢   电动机   运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