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9麦克风处理电路

阅读: 评论:0

PT2399卡拉OK电路
20101127 11:05 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用户评论(1)
关键字:PT2399(1)卡拉O(2)
KALAOKE电路原理
1话筒输入由两个话筒七脚插座引入信号,在话筒未插入时话筒输出信号被短接到GND。只有在话筒插入时,话筒输出信号才会与GND断开,并有效输出到后级功放。电路图未画出,7脚话筒有一组开关,话筒未插入,把输出短路到地,起到静噪的效果,话筒插入会自动短开,音频通路畅通。这个大家一个7脚座研究下。
2)话筒输入信号经过IC1A双运放一侧放大器正相放大管后,由50K单联电位器(2W1)实现话筒MIC VOL衰减调节,音量调节后的话筒信号再经过一级共射极放大电路,同样由IC1B双运放另一侧实现反相放大,话筒信号最后进入RSM2399进行混响ECHO)处理。调节23996脚下地电阻阻值可改变混响延时时间,一般以听到渐弱连续的7个回声为标准。
3RSM2399可以处理音频信号的延时效果,其外围元件连接请参考PT2399DATASHEET
KALOKE电路检修
1MIC话筒电路故障:话筒无声无输出。
A)检查MIC电路供电
检修步骤先确认RSM2399供电正常,正常供电RSM2399PIN1脚对地电压为4.7V5V,无信号输入时为5V,同样还须确认话筒IC1双运放的供电正常。
B)检查MIC信号通路
输入MIC信号(插入话筒试音,同时测试),用示波器观察C15是否有耦合的信号输出。
如果C15没有信号输出说明故障在MIC双运放IC1放大电路,须重点检测IC1放大,是否供电不正常或者耦合电解开路,音量电位器虚焊,信号短路等不良,可排除故障。
如果C15有信号输出说明RSM2399输入信号OK,但是RSM2399无输出,首先应检测2C11耦合的信号是否因话筒插座不良被短接到地了。否则检测RSM2399外围电路和RSM2399品质。
注:话筒插入,输出信号仍被短路到地,则话筒插座不良,须更换。正常状态,两个话筒插头均未插入话筒,则信号被短接到地,任意一个插入则信号将不再被短接到地。
2MIC电路故障:调节MIC VOL或者ECHO有杂音
检修步骤重点应放在MIC VOL/ECHO电位器品质上,检查是否电位器内部接触问题,可以用专用清洗液或者工业酒精清洗电位器内部,有条件则直接更换不良电位器。
3MIC电路故障:MIC声音失真
检修步骤重点应放在两个运放(IC2运放把MIC信号和其他音频信号做了一个加法器混合,使人声和音乐叠加KALAOKE)和RSM2399本身品质或者外围元件品质。重点检查他们的供电是否正常,必要时更换元件,用“替代法”缩小问题区域,直到出问题给予排除。
cheung 卡拉OK电路
卡拉OK电路
 
  早期的卡拉OK电路较为简单,主要由话筒放大电路和音乐信号混合电路组成。以后又增加了以BBD延时器件为核心的混响电路。90年代中期,随着音频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卡拉OK领域内的音频处理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新一代的数码延时芯片的信噪比、失真度、频响和动态范围的指标均在BBD延时芯片之上,因此很快便在各类音响器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卡拉OK已成为AV功放等音响器材的必备功能。
  图1是目前AV功放中常见的卡拉OK核心电路的原理框图。电路共分为三大部分:话筒放大电路、混响处理电路和混合放大电路。各路话筒信号首先送入话筒放大电路放大,经音量调控后混合,再由混响电路进行延时混响处理,处理后的信号分为两路送入左右声道与音乐信号混合。
  1.话筒放大电路
  由于话筒信号比较微弱,一般都只有几毫伏至几十毫伏,而延时集成电路的输入电平必须达到250mV以上,才能获得足够高的信噪比,因此所有的卡拉OK电路均设有话筒前置放大电路。
  根据实际需要,话筒放大级通常设有两路或三路独立的话筒放大及音量控制器,话筒信号需先经混合放大器混合后再送往混响处理电路。话筒放大及混合电路的设计比较灵活,图2给出一种话筒输入放大及混合电路。
  话筒1的输入信号由3IC1A预放大并经3W1进行音量控制后在3IC2B与话筒2和话筒3的信号混合,再输出至话筒音调及混响处理电路。3C2用于限制低频频宽,滤除不必要的低频,提高人声的清晰度,此电容器取值对音质有较大的影响,取得过大将会使声音沉闷,取得过小则会使声音生硬。3R6具有输出短路保护作用,它与3C4组成无源低通滤波器,
抑制不必要的高频信号和预放大电路产生的高频噪音。3MK1是话筒1插座内附加的机械开关,在话筒插头未插入插孔时将相应电路产生的高频噪音对地短路,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
  一般数码延时电路的额定输出幅度均在1VRMS1.5VRMS之间,延时电路前的话筒放大器就必须有合理的增益设置。如输入电平过大则会使延时电路产生高频失真,严重时更会产生削波失真。输入电平过小,信噪比就会大打折扣。由于其额定输出幅度是在输入1kHz正弦波信号时测定的,而对高频信号来说其输入幅度在1/2额定输出时已开始失真,因此正常使用时延时电路的输入幅度应设置在350 750 mV之间。如果话筒放大电路后设有音调电路,考虑到使用者可能将音调调节至较大位置,为避免产生失真,话筒放大器的增益通常可设置为2535倍即可。该功放延时芯片采用了日本三菱的M65831,其额定输出幅度为1VRMS,故话筒放大级的增益设计为25倍。
  2.混响处理电路
  混响最明显的体现是回声,多次不断衰减的回声重复即形成混响。最早的卡拉OK电路是不具备混响处理功能的,后来为了模仿大自然、音乐厅等场所的自然回声效果,设计了混
响处理电路。无论采用的是何种延时器件,混响处理电路的结构形式均与图1相同。
  混响处理电路一般由输入低通滤波器、延迟处理器、输出低通滤波器和回声混合电路组成。面板控制器件一般有延迟时间、混响时间和回声音量调节。混响时间为重复回声相对于初始输入信号(即直达声)下降了60dB所需的时间。延迟时间是指相邻两次回声的间隔时间,根据不同的集成器件又有多种控制方式。常用的混响ICPT2399,采用调整振荡器外接电阻值改变振荡器的振荡频率来微调延迟时间。另外一种如M65831BA5096等除可采用简单并行控制模式改变延时控制脚的直流电平组合来调整延迟时间外,还可使用串行控制模式,方便与CPU接口,实现多种控制功能。
  数码延迟处理是通过模数转换器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写入存储器,经存储一定时间后取出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模拟信号,信号即被延迟。数码混响电路与BBD混响处理电路的区别仅在于所采用的延时器件不同。下面以日本三菱的M65831数码延时芯片为例简述数码混响处理电路的基本原理,其它数码延时芯片除存储器、延迟时间、控制方式等有所不同外,工作原理均与此相同。图3为该芯片的常用应用线路图及IC内部原理框图。
  话筒信号首先分为两路,一路作为直通信号送往后面的混合放大器与回声信号混合,另一路则通过C1R1进入延迟芯片内部的输入低通滤波器(LPF1)。LPF1的作用是阻止过高的频率进入内部的自适应增量调制器(ADM),以防止ADM产生大量的失真信号,有利于提高信噪比。信号随后进入由比较器(COMP)、主控制器(MAIN CONTROL)、调制器(MOD)和积分放大器OP1组成的模数转换器进行量化编码、调制,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写入存储器SRAM,再根据用户指令存储一定时间后由主控制器取出,信号即被延迟。延迟后的数字信号由解调器(DEM)解调出音频信号(即数模转换),再经积分放大器OP2
整形、输出低通滤波器(LPF2)滤除采样频率信号及数字高频噪声,即可得到被延迟后的较纯净的音频信号。C4C7分别为积分放大器的外接积分电容,C5C6分别为调制器和解调器的外接电容。延迟后的音频信号又分为两路,一路由混响时间电位器衰减后由R9反馈至LPF1输入端进行延时、衰减处理,以得到多次的不断衰减的回声,从而形成混响效果,另一路则经回声音量电位器衰减后按一定的比例与未经延迟的直通信号在IC1B的输入端混合后即可得到仿真的卡拉OK混响声。混响时间和回声音量既可单独调节,也可合并在一起调节,只不过信号的取出位置稍有不同而已。
  应用时需注意回声信号与直通信号的混合比不宜过大,混合时回声信号应至少比直通信号低3dB以上,否则将极易造成电路产生自激或啸叫等现象,生产时也可能因器件的差异而造成电路的不稳定。混响时间和回声音量电位器如采用普通的线性电位器,则必须在电位器的输入输出端并接一电阻,以维持接近指数型的衰减量,保持调整时的顺畅感。
  3.话筒信号与音乐信号的混合电路
  话筒信号需与音乐信号混合后才能送往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由于卡拉OK电路的增益较高,又有混响处理,势必会带来较大的高频噪声,为了保证在不插入话筒时也能获得足够
高的信噪比,必须设置话筒信号开关电路。话筒信号开关电路主要分为直接对地短路控制、电子开关控制、继电器控制三种方式。通过话筒插座内附的机械开关将卡拉OK电路的噪声直接对地短路是最为简捷、使用最多的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输出信号线较长,容易引来干扰,如果地线分布不合理,更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噪声。现在已有很多AV功放采用了性能更好的电子开关和继电器控制方式,既可通过话筒插座内的机械开关输出直流电平去控制电子开关或继电器,也可应用话筒信号检测电路去实现自动控制。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17:34: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86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信号   电路   话筒   混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