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教学环节 | 活动 时间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燃烧的定义及特征 | 引入新课 | 2.5min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 ||||||||||||||||||
【创设情景】通过看神舟六号宇宙飞船发射升空的一段视频及PPT课件展示4幅与火有关的图片。 【教师引导】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火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了解火,用好火显得特别重要。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课题《燃烧与灭火》 | 【观看】 【思考并回答】略 | ||||||||||||||||||||||
教学 内容 | 教学环节 | 活动 时间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燃烧的定义 | 复习回顾交流 | 3min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燃烧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 ||||||||||||||||||
【布置任务】完成表格。并与大家交流。
【提问】根据以上事例,同学们能否归纳和描述什么是燃烧? | 【交流汇报】略 【思考并回答】略 【思考并回答】略 | ||||||||||||||||||||||
燃烧的条件 | 实验探究总结交流 | 12min | 【提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 【布置任务】师生共同归纳,决定按以下要求进行实验: 实验1:将分别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在酒精灯上热,哪个能被点燃? 实验2: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 实验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 (完成分组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 【介绍】着火点 【小结】燃烧的条件 | 【思考并回答】略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交流汇报与讨论】 【倾听】 【倾听】 | 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去研究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每一个实验的探究意图。 学生实验时,进行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 ||||||||||||||||||
实验《水火相容》 | 3min | 【演示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红磷,水中的白磷分别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白磷在热水中的燃烧。然后用大试管倒扣在热水中的白磷上,看有什么变化? 【分析小结】 | 【观看并思考】略 |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碰撞中激发思维的火花。更深刻的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要同时满足。 | |||||||||||||||||||
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 2min | 【演示实验】烧不坏的手帕。 【提问】你观察到手绢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 【观看并思考】略 | 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 |||||||||||||||||||
教学 内容 | 教学环节 | 活动 时间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交流与讨论 | 2min | 使用火的技巧:在同样的时间内,用差不多的器材,有的同学很快就能尝到自己亲手烹制的食品,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了,可也有同学柴草用了很多,脸上手上还黑一块白一块的,但锅里的水就是没有开!你能帮他们原因吗? | 【思考并回答】略 | 通过交流与讨论引导出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
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3min | 【总结】 1、氧气的浓度(一般越高越剧烈) 2、氧气与可燃物的接触面积;(一般越大越剧烈) 3、可燃物自身的性质; | 【引导、思考并回答】略 | ||||||||||||||||||||
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回顾交流 | 5min | 【教师引导】我们学习了物质燃烧的条件后,你能想到哪些措施来熄灭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燃烧?
| 【思考并回答】略 | 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灭火的原理进行从感性到理性的再认识 | ||||||||||||||||||
【总结】1、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 | 【思考并回答】略 |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总结灭火的一般原理与基本方法。 | |||||||||||||||||||||
回顾总结 | 回顾总结 | 3min | 【小结】: 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 【回顾总结】 | 通过师生共同回顾与总结,明确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 ||||||||||||||||||
播放视频 | 4min | 【创设情景】 播放视频:《灭火和自救》 | 【观看并思考】略 | 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学会基本的防火、灭火及火灾现场的自救方法。教导学生珍爱生命,回馈社会,报效祖国。 | |||||||||||||||||||
结束语 | 0.5min | 师生一起庄重承诺:珍爱生命、防止火灾、学会自救、远离伤害 | |||||||||||||||||||||
巩固与提高 | 5min | 1、有关火的成语和典故:真金不怕火炼 、 火上浇油 、 釜底抽薪 , 钻木取火、借东风 …… 你认为上面这些成语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点燃方式? 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点燃方式不一样? 3、为什么燃烧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就熄灭了,而熊熊燃烧的火炉却越烧越旺? 4、许多工厂,特别是化工厂,工人上班,来人参观,都被告之:不允许穿有铁钉的鞋子 ! 5、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很快熄灭,这是因为( ) A、氧气不够 B、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C、火柴潮湿,不容易燃烧 D、在失重的条件下,空气不对流 | 复习与回顾 | ||||||||||||||||||||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2:0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78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