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误差 | 产生原因 | 预防和解决方法 |
齿形误差和基节偏差超差 | 1)剃齿刀齿形误差和基节误差 2)工件和剃齿刀安装偏心 3)轴交角调整不正确 4)齿轮齿根及齿顶余量过大 5)剃前齿轮齿形和基节误差过大 6)剃齿刀磨损 | 1)提高剃齿刀刃磨精度2)仔细安装工件和剃齿刀3)正确调整轴交角4)保证齿轮 剃前加工精度,减小齿根及齿顶余量5)及时刃磨剃齿刀 |
齿距偏差超差 | 1)剃齿刀的齿距偏差误差较大 2)剃齿大的径向跳动较大 3)剃前齿轮齿距偏差和径向跳动较大 | 1)提高剃齿刀安装精度 2)保证齿轮剃前加工的精度 |
齿距累积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及齿圈径向跳动超差 | 1)剃前齿轮的齿距累积误差、公法线长度变动及齿圈径向跳协误差较大 2)在剃齿机上齿轮齿圈径向跳动大(装夹偏心) 3)在剃齿机上剃齿刀径向跳动大(装夹偏心) | 1)提高剃前齿轮的加精度 2)对剃齿刀的安装,要求其径向跳动量下能过大 3)提高齿轮的安装精度 |
在齿高中部形成“坑洼” | 1)齿轮齿数太少(12~18) 2)重合度不大 | 保证剃齿时的重合度不小于1.5 |
齿向误差超差(两齿面同向) | 1)剃前齿轮齿向误差较大 2)轴交角调整误差大 | 1)提高剃前齿轮加工精度 2)提高轴交角的调整精度 |
齿向误超差(两齿面异向,呈锥形) | 1)心轴或夹具的支承端面相对于齿轮 旋转轴线歪斜2)机床部件和心轴刚性不足3)在剃削过程中,由于机床部件的位置误差和移动误差,使剃齿刀和齿轮 之间的中心距不等 | 1)提高工作和刀具的安装精度 2)加强轴交角的调整精度 |
剃不完全 | 1)齿成形不完全,余量不合理 2)剃前齿轮精度太低 | 1)合理选用剃齿余量 2)提高剃前加工精度 |
齿面粗糙度太高 | 1)剃齿刀切削刃的缺陷 2)轴交角调整不准确 3)剃齿刀磨损严重 4)剃齿刀轴线与刀架旋转轴线不同轴 5)纵向进给量过大 6)切削液选用不对或供给不足 7)机床和夹具的刚性和抗振性不足 8)齿轮夹紧不牢固 9)剃齿刀和齿轮的振动 10)当加工少齿数齿轮时,剃齿刀正变位置偏大和轴交角过大 | 1)及时刃磨剃齿刀,保持切削刃锋利 2)准确调整机床和提高刀具安装精度 3)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4)合理选用切削液 5)正确安装、紧固工作 |
| | |
机床维修技术之——齿轮机床的维修
1、齿轮加工机床分哪几类?各类机床中又包括哪些类型机床?
答:齿轮加工机床是用来加工齿轮轮齿表面的机床。由于齿轮传动能保证传动精确、转矩大、效率高、结构紧凑、可靠耐用等优点,因此齿轮传动在各种机械及仪器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齿轮加工机床也得到很大发展,成为机械制造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加工设备。
齿轮加工机床一般可分为圆柱齿轮加工机床和锥齿轮加工机床两类。
(1)圆柱齿轮加工机床 这类机床又可分为圆柱齿轮切齿机床及圆柱齿轮精加工机床两类。
切齿机床中,主要有插齿机、滚齿机、花键铣床、车齿机等;
精加工机床中包括剃齿机、珩齿机及各种圆柱齿轮磨齿机等。
(2)锥齿轮加工机床 这类机床可分为直齿锥齿轮加工机床和曲线齿(弧齿)锥齿轮加工机床两类。
直齿锥齿轮加工机床包括加工直齿锥齿轮的刨齿机、铣齿机、拉齿机以及精加工磨齿机等。
曲线齿(弧齿)锥齿轮加工机床包括用于加工各种不同曲线齿锥齿轮的铣齿机、拉齿机及精加工磨齿机等。
2、齿轮加工机床加工方法按其工作原理可分成哪两类?
答:齿轮加工机床种类繁多,它们的加工方法虽各不相同,但按其工作原理来说,可分为成形法和展成法两大类。
(1)成形法(也叫仿形法) 按此原理加工圆柱齿轮时,所用刀具的刀刃形状与被加工齿轮齿槽截面形状相同。这类成形刀具有单齿廓和多齿廓两种。
(2)展成法(也叫滚切法) 此方法是建立在齿轮啮合原理基础上的。
3、插齿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加工齿轮的?插齿机主要用于加工哪些齿轮?
答:插齿机是按展成法来加工圆柱齿轮的,如同两个齿轮作无间隙的啮合运动,其一是插齿刀,另一个是被加工齿轮。插齿刀是由高速钢等刀具材料制成,在轮齿上刃磨出前角和后角,形成切削刃。插齿时,插齿刀作上下往复的切削运动,同时要求插齿刀和齿坯之间严格保持一对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关系。由于一个渐开线齿轮可以和模数相同而齿数不同的齿轮啮合,所以一把插齿刀可以加工模数相同而齿数不同的齿轮。插齿加工广泛用于
加工直齿圆柱齿轮、斜齿轮、内齿轮、双联或三联齿轮,以及人字齿轮和齿条等。也可以用于加工齿扇及特殊齿形的零件。
4、用圆盘形插齿刀插齿时产生齿向误差的主要原因及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插齿刀主轴移动方向对工作台轴线的平行度超差时,则应重新安装刀架并校正。 (2)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和端面圆跳动误差,则应修磨插齿刀刀垫,并保证安装位置正确。 (3)工件安装不合要求,应仔细调整,并检查使之合乎要求。 (4)工件定位心轴轴线倾斜,应调整修磨使之与工件端面垂直。 5、用圆盘形插齿刀插齿时产生齿距累积误差的主要原因及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工作台和刀架体分度蜗轮蜗杆副有磨损,造成运动误差,蜗杆轴向窜动和啮合间隙过大时,应调整工作台或刀架分度蜗轮蜗杆的啮合间隙,必要时修复蜗杆副。
(2)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时,仔细刮研工作台主轴及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接触面。
(3)插齿刀主轴端面圆跳动(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则应重新安装插齿刀并调整其位置,使误差相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轴端面。
(4)进给凸轮磨损,或轮廓不精确,径向圆跳动超差时,则应修复凸轮轮廓。
(5)插齿刀安装后径向圆跳动与端面圆跳动超差时,应修磨插齿刀垫。
(6)工件安装不符合要求和刀具安装偏心,应重新安装工件和刀具。
(7)工件定位心轴本身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修磨工件定位心轴使之与工作台旋转中心重合,同时保证工件孔与工件定位心轴的配合要合适,不能太松,否则更换新的定位心轴。
(8)插齿刀齿距累积误差过大时,改换插齿刀。
(9)工件端面和工作台端面产生跳动,检查工件的两端面以及工件垫的两端面都必须平行,安装时工件端面须与安装孔垂直,检查工件定位心轴的精度,并加以修正或更换新件。
(10)让刀不稳定,刀架体内镶条松动,应检查并调紧镶条。
6、用圆盘形插齿刀插齿时产生齿距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消除?
答: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工作台或刀架蜗杆副中蜗杆的轴向齿距误差和安装偏心,分度蜗杆的齿距偏差。
(2)插齿刀的齿距偏差。
(3)工件和刀具的安装偏心。
(4)刀架体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由于磨损不均匀,致使插齿刀运动轨迹不正确。
(5)工作台主轴锥面与工作台体锥孔的接触面过紧,运动时摩擦发热,产生热变形,使工作台与工作台体端接触不良,引起工作台振动。
消除方法是:调整工作台或刀架体的分度蜗杆;正确安装工件和刀具,并准确调整;修复磨损的刀架体固定导轨和滑动导轨;仔细调整工作台主轴和主轴孔的配合。
7、用圆盘形插齿刀插齿时产生齿形误差的主要原因及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齿形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若插齿刀刃磨不正确,存在齿形误差和前角偏差时,应重磨插齿刀前刀面使之正确。
(2)检查并调整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使之合格。
(3)检查或更换传动链中精度太低的零件,避免产生运动误差。
(4)工作台有较大的径向圆跳动误差时,应仔细刮研并修复工作台主轴及工作台壳体上的圆锥接触面使之合格。
(5)插齿刀主轴端面圆跳动(安装插齿刀部分)超差,插齿刀安装后有径向和端面圆跳动误差,应修磨插齿刀刀垫,重新安装调整插齿刀的位置,使误差相互抵消,必要时修磨插齿刀主轴端面。
8、用圆盘形插齿刀插齿时产生齿面表面粗糙度变粗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有哪些?
答:工件齿面表面粗糙度变粗的主要原因及消除方法如下:
(1)机床传动链的精度不高或磨损后间隙过大,某些环节在运动中出现振动和冲击以致影响机床传动平稳性,出精度降低或磨损环节加以校正或修复、更换新件。
(2)工作台主轴配合面接触情况不好,接触过紧工作台转动沉重,摩擦发热,运转时产生振动;接触过松,运转时工作台游动。应修刮导轨面,使其接触面情况良好,并要求接触均匀,旋转一周中应无轻重不均的感觉。
(3)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或分度蜗杆蜗轮的啮合间隙过大,运转中产生振动,应修
磨调整垫片,纠正分度蜗杆的轴向窜动;调整分度蜗杆支座以校正分度蜗杆蜗轮副的间隙大小适中。
(4)让刀机构工作不正常,回程时刮伤工件齿面,则应调整让刀机构。
(5)插齿刀刃磨不好,或切削刃磨钝,使齿面有撕裂现象,应重新修磨插齿刀切削刃,使插齿刀角度正确。
(6)若进给量太大,则应选取适当的进给量。
(7)工件和刀具安装不紧,切削时产生振动,则应重新安装工件、调整刀具。
(8)切削液太脏则应更换新液并充分浇注。
(9)齿坯硬度不均匀则应改善热处理状况。
9、立式滚齿机刀架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相交度应如何检验?
答:立式滚齿机刀架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相交度检验方法:在工作台锥孔中紧密插入一根检验棒(若机床工作台无锥孔,可用一个带圆盘的检验棒置于工作台面上正回转中心)。将千分表固定在刀架上,使千分表测头顶在检验棒一侧进行检验。旋转刀架180°检验(机床不带指形刀架时,用主刀架检验;机床带指刀架时用指形刀架检验)。千分表在同一截面上读数的最大差值的一半,就是刀架回转轴线与工作台回转轴线的相交
度误差。用主刀架检验时,其相交度允差为0.15mm;用指形刀架检验时,其相交度允差为0.05mm。
10、Y38-1滚齿机刀架滑板升降爬行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有哪些?
答:刀架滑板爬行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如下:
(1)油管阻塞,油质过脏,油压不稳。应检修调压阀,冲洗油管,清洗换油,调整压力至1.2~1.5MPa。
(2)传动零件精度差,窜动大。应检查测量丝杠、螺母等传动零件,更换精度超差的零件。
(3)交换齿轮没挂好。应重新调整到用一张薄纸在啮合处通过,压痕均匀,再紧固好交换齿轮不得松动。
(4)刀架立柱滑轨、刀架滑轨与刀架滑板相互研伤。应仔细检查,对划伤处进行刮研,并保证精度。
(5)电动机V带过松。应调整或更换V带。
11、滚齿机工作时噪声严重、振动过大的故障应如何排除?
答:滚齿机工作时噪声严重(超过85dB),振动过大应从以下方面排除:
(1)若因主传动部分的齿轮、轴承精度过低,则应更换轴承,配研或更换齿轮,调整好间隙。
(2)检查基础及安装情况,若机床安装稳固不好,则应重做基础,重新安装机床,调整水平。
(3)若因切削用量选用不当,则应根据工艺规范合理选择切削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