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8C17/02 G07C9/25
1.一种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器本体、智能平台、电话网关、管理员终端和申请人终端;所述申请人终端通过互联网络与智能平台之间通信连接;智能平台通过互联网络与电话网关通信连接;所述智能平台经电话网关与管理员终端建立通话连接;所述遥控器本体通过通信网络模块连接智能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平台为云服务器,自带人脸识别单元、语音自动生成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本体的输出端与自动打开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模块为GPRS、2G、3G、4G或5G网络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网关通过电话网络与管理人终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人终端为带智能平台APP的移动终端,用于通过APP扫描与遥控器本体所关联的二维码向智能平台发出请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员终端为电话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或座机电话。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物联网智能遥控器。
无线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程控制机器的装置。目前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家电常用的红外遥控器模式,另一种是防盗报警设备、门窗遥控、汽车遥控器等常用的无线电遥控模式,本发明采用的是无线电遥控器模式。
无线电遥控器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这些信号被远方的接收设备接收后,可以指令或者驱动其他各种相应的机械或者电子设备,去完成各种操作,如闭合电路、移动手柄、移动开机等,在车库门、电动门、道闸、防盗报警、门禁、工业控制以及无线智能家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线电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15MHz或者433MHz。
然而现在的无线遥控器具有以下缺陷:(1)采用人工按钮形式,设备的操作需要人工值守;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门禁、闸机等设备的值守人员开销成为企业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开销;(2)申请人与值守人员需要面对面交谈确认,申请人还需要经常要使用公共用品对来访进行登记,在申请人与值守人员之间形成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无人值守,降低成本,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物联网智能遥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包括遥控器本体、智能平台、电话网关、管理员终端和申请人终端;所述申请人终端通过互联网络与智能平台之间通信连接;智能平台通过互联网络与电话网关通信连接;所述智能平台经电话网关与管理员终端建立通话连接;所述遥控器本体通过通信网络模块连接智能平台。
进一步,所述智能平台为云服务器,自带人脸识别单元、语音自动生成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
进一步,所述遥控器本体与自动打开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所述通信网络模块为GPRS、2G、3G、4G或5G网络模块。
进一步,所述电话网关通过电话网络与管理人终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申请人终端为带智能平台APP的移动终端,用于通过APP扫描与遥控器本体所关联的二维码向智能平台发出请求。
进一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可穿戴设备。
进一步,所述管理员终端为电话设备。
进一步,所述电话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或座机电话。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方面能够代替门禁、闸机等的值守人员,实现无人值守,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门禁、闸机等的管理人员不需要与申请人面对面交流、确认,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框图。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物联网智能遥控器,包括遥控器本体、智能平台、电话网关、管理员终端和申请人终端;所述申请人终端通过互联网络与智能平台之间通信连接;智能平台通过互联网络与电话网关通信连接;所述智能平台经电话网关与管理员终端建立通话连接;所述遥控器本体通过通信网络模块连接智能平台。
本实施例中,智能平台为云服务器,通过MQTT物联网协议与遥控器本体进行通信连接,智能平台有新的指令推送时,能够从云端主动将指令推送到遥控器,而不用等待遥控器的连接周期。智能平台通过Websocket协议与电话网关连接,采用HTTP协议与申请人终端连接。智能平台自带人脸识别单元、语音自动生成单元、语音识别单元和语音播报单元,主要根据申请人信息执行智能语音生成、智能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功能,根据识别结果调度电话网关、调度遥控器本体发送遥控指令。由于云服务器已经为成熟技术,其内部具体原理此处不再具体赘述。
本实施例中,通信网络模块优先为移动网络,如2G/3G/4G/5G信号,该通信网络模块除了能够与移动网络信号建立数据链接以外,还能够运行协议脚本。该协议脚本解析云端的MQTT协议指令并验证指令的有效性,如果有效就控制遥控器本体发送遥控指令。
本实施例中,申请人终端为带智能平台APP的移动终端,用于通过APP扫描与遥控器本体所关联的二维码向智能平台发出请求。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本实施例中,管理员终端为电话设备,即能够接听智能平台打来的电话,电话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或座机电话等。
本实施例中,遥控器本体与自动打开设备之间无线通信连接,遥控器本体内置CPU和无线接收/发射芯片,用于接收智能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以及还用于发送控制信号给自动打开设备,自动打开设备处设置有相对应的接收芯片,以接收控制指令。本实施例的自动打开设备可以是车库门、电动门、道闸、门禁等。遥控器本体通过移动网络信号与智能平台保持持续链接。
本实施例中,不同场合的遥控器本体均具有自己的二维码,移动终端只需要扫描与某一遥控器本体相关联的二维码进行访问请求即可。申请人可通过多种方式输入请求,例如以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或其中任意组合的形式。
本实施例中,智能平台与APP相关联,申请人与管理员之间能够通过APP经智能平台建立连接。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移动终端为手机时,申请人通过手机APP扫描遥控器本体所关联的二维码向智能平台发出开门申请;扫描后进入信息输入状态,申请人可以以文字、语音、图片与视频结合方式将门禁开启请求输入至手机APP;比如:用户李四向手机输入一段文字内容“姓名李四、手机号码12345678790、申请目的:拜访×栋×房”,然后上传身份证图片至手机APP。智能平台接收到信息后,向APP发送人脸识别指令,申请人在APP内通过视频进行人脸识别,智能平台则通过该手机APP对申请人身份真实性三要素(人脸、姓名和身份证号码)进行信息校验,例如通过智能平台的人脸识别单元就申请人的视频图像与身份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校验。校验通过后,智能平台通过电话网关获得申请人所请求的门禁处的管理员的电话号码,然后自动至管理员处,智能平台的语音自动生成单元将申请人的输入信息经自动生成语音进行语音播报,自动告知门禁申请人的姓名、申请目的以及其它相关信息,以向管理员电话确认申请人信息。管理员在电话端接收到这些信息后,以决定是否自动打开门禁。若管理员同意自动打开门禁设备,则智能平台向遥控器本体发送开门指令,遥控器本体收到智能平台发来的开门指令时,会首先校验智能平台发送指令的签名信息,并拒绝执行错误签名的指令,当遥控器本体收到开门指令并校验合法性以后,生成遥控控制码,即将智能平台发送的控制指令生成门禁设备能够识别的315MHz/433MHz遥控控制信号,自动控制门禁的控制系统使门体打开。此外,遥控器本体所执行的开门指令,还可以通过短信、通知等方式告知门禁的值班人员。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遥控器本体、智能平台、电话网关、管理员终端、申请人终端、自动打开设备之间进行硬件连接,即将智能平台分别与遥控器本体、电话网关、申请人终端经现存的网络体系来建立通信连接,将电话网关与管理人终端建立电话网络连接,将遥控器本体与自动打开设备进行遥控信号连接;这种电路连接结构,一方面能够代替门禁、闸机的值守人员,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使得门禁、闸机等的管理人员不需要与申请人面对面交流、确认,降低了病毒传播的风险。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7:18: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7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