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810731190.2
  • 20180705
  • CN108961041A
  • 20181207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曾向光;符晓娟
  • G06/Q4002
  • G06/Q4002

  •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
  • 北京(11)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王宝筠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通过本发明实现了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业务风险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之前,还包括:

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如果是,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包括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

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6.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参加行有已用授信金额时,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包括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用服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在人民币清算业务系统中包括了人民币清算行和参加行,参见行清算资金不足,需要由清算行提供透支金额来进行业务交易。

目前清算行在日出提交给当地央行的参加行当日可用于人民币清算的日初金额时会包括两部分,第一是参加行账户上可以用作做人民币清算的资金余额,第二是清算行授予参加行的可透支的清算授信额度。但是部分参加行的人民币账户非清算转户有多种中途,清算行只能授予单个账户一定的透支额度,但无法限制这个额度归谁使用,所以当清算行给与这个账户一定的透支额度时,如果账户在做别的交易是,虽然存款金额不够,但有可透支额度,交易会正常完成,这个时候额度就会变别的交易占用,而这些被占用的额度就有可能会导致正常的人民币清算交易无法正常完成或者交易失败。因此,如果账户额度申请后被其他的系统占用就会出现业务风险等问题。

针对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实现了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业务风险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之前,还包括:

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如果是,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可选地,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包括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包括:

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

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解析单元,用于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管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可选地,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参加行有已用授信金额时,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可选地,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包括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这样可以根据借记申请报文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流程,然后根据业务处理流程的额度进行专有使用的管理,可以保证将先申请到的透支额度归还,进而保证了各个参加行有能用的透支额度,也可以保证该透支金额不被其他系统占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业务风险。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设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参见图1,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参加行是指与中国人民币清算中心签署有效的清算协议,并开立人民币清算账户者。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可以包括圈存金额、授信额度、已用授信额度等信息。

在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之前,需要对参加行的贷记业务中的已用授信额度进行判断和调整。因此,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具体的,所述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包括:

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如果是,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举例说明:

当参加行账户无已用授信时,直接圈存贷记金额。例如,参加行圈存金额10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0。如果当参加行收到汇入资金20万时,参加行无已用授信,就直接将收到的20万圈存起来,交易后就是圈存金额12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0.

当参加行有已用授信时,已用授信大于借贷金额时,将已用授信调整到第一金额值,其中,第一金额值=已用授信-贷记金额。例如,参加行圈存金额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60万。需要说明的是,正常情况下圈存金额和已用授信不会并存。如果当参加行收到汇入资金20万时,参加行有已用授信,判断已用授信60万大于汇入资金20万,将已用授信调整到40万,交易后就是圈存金额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40万。

当参加行有已用授信,已用授信小于借贷金额时,将已用授信调整至0,然后在圈存金额,其中,圈存金额=贷记金额-已用授信。例如,参加行圈存金额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60万。如果当参加行收到汇入资金90万时,参加行有已用授信,判断已用授信60万大于汇入资金90万,经已用授信调整到0,然后再圈存剩下90-60=30万,交易后就是圈存金额3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0。

当参加行有已用授信,已用授信等于贷记金额时,将已用授信调整到0。例如,参加行圈存金额0万,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60万。

正常情况下圈存金额和已用授信不会并存。

如果当参加行收到汇入资金60万时,参加行有已用授信,判断已用授信60万等于汇入资金60万,经已用授信调整到0,交易后就是圈存金额0,最高授信100万,已用授信0。

需要说明的是,最高授信额度是一个由柜员根据每个参加行在核心可用于人民币清算透支额度来维护进系统的,一般不会变动,系统也不会主动更改这个值。

S12、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由于借记申请报文中通常会包括多种信息,需要对借记信息进行提取,该借记信息主要包括借记金额等信息,因此,需要对报文进行解析,得到各个业务要素进行分别存储。

S13、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确定业务处理流程也就是确定采用哪种方式进行借记金额的借记和如何解圈借记金额。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业务处理流程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

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系统先判断圈存金额+最高授信-已用授信是否小于借记金额,如果小于则直接报错,大于则判断:

圈存金额是否大于等于借记金额,如果是,则解圈借记金额,记录和存储该借记金额;

若圈存金额小于借记金额,将额度调整为已用额度+借记金额-圈存金额的计算值,调整成功后,解圈圈存接,记录和存储该借记金额。

需要说明的,正常情况下,圈存金额与授信额度不会并存,只有在交易未明的情况下,圈存接和授信额度才有可能并存。

S14、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距离说明,清算行给账户的授信额度在参加行账户资金足够清算的时候,该账户将不会去申请授信额度,只要在参加行需要的时候,需要多少就申请多少,然后当参加行收钱的时候,先将申请到的透支额度进行规划,这样就保证了透支额度申请了就肯定归人民币使用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方法,通过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这样可以根据借记申请报文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流程,然后根据业务处理流程的额度进行专有使用的管理,可以保证将先申请到的透支额度归还,进而保证了各个参加行有能用的透支额度,也可以保证该透支金额不被其他系统占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业务风险。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装置,参见图2,包括:

获取单元10,用于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

解析单元20,用于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

确定单元30,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

管理单元40,用于基于所述业务处理流程对所述参加行的额度使用进行管理。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额度专有使用的管理装置,通过获取单元获取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在解析单元中接收借记申请报文,并对所述报文进行解析,获得借记信息;在确定单元中根据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和所述借记信息,确定所述借记申请报文的业务处理流程。这样可以根据借记申请报文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流程,然后根据业务处理流程的额度进行专有使用的管理,可以保证将先申请到的透支额度归还,进而保证了各个参加行有能用的透支额度,也可以保证该透支金额不被其他系统占用,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降低了业务风险。

可选地,还包括:

调整单元,用于依据参加行的授信金额和贷记金额,对所述参加行的已用授信金额进行调整。

可选地,所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参加行是否有已用授信金额,如果否,则圈存贷记金额;

第二判断子单元,用于若所述参加行有已用授信金额时,判断所述已用授信金额是否大于所述贷记金额,若是,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至第一金额值,其中,所述第一金额值为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与所述贷记金额的差值;

若否,则将所述已用授信金额调整到零。

可选地,所述参加行的授信信息包括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参加行授信信息确定所述参加行的圈存金额、最高授信金额和已用授信金额;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借记信息确定借记金额;

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圈存金额和所述最高授信金额之间的和值,将所述和值记为第一计算值;

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计算值与所述已用授信金额之间的差值,记为第二计算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计算值是否小于所述借记金额,如果是,则生成报错信息,如果否,则判断所述圈存金额是否不小于所述借记金额;若是,则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若否,则将授信额度调整至第二额度值,并解圈所述借记金额并记录所述借记金额。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18: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70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