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0552384.2
  • 20220520
  • CN114926207A
  • 20220819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郑东欣;孙中军;谢维丹;凌智棠
  • G06Q30/02
  • G06Q30/02

  •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
  • 北京(11)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郭化雨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和相关装置,可应用于金融领域。当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量不足以兑换待兑换产品时,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账号标识向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包括第一账号标识和目标权益数值的协同申请消息,当对第一账号标识认证成功时,服务器可基于获取的认证成功响应消息从第二用户账号中移出目标权益数值,并基于该目标权益数值完成第一用户账号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由此第一用户账号可在自身权益不足时由第二用户账号协助完成产品兑换,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所述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失败时发送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大于或等于时,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的步骤;

当小于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中涉及的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是根据所述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同申请消息为5G消息。

7.一种权益兑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转出单元和完成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转出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所述完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单元:

所述关闭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所述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失败时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大于或等于时,触发所述转出单元;当小于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和相关装置。

目前各大银行会根据用户对银行产品的使用而为用户累计对应的权益,例如积分、虚拟道具等。这些权益会分配到用户在银行应用的账号中,用户可以使用权益换取对应的商品,例如用车权益,兑换话费,兑换饮食等等。

然而,目前这种权益兑换方式在一些场景中难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和相关装置,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并且扩展了权益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权益兑换的积极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权益兑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权益兑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发送单元、转出单元和完成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转出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所述完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单元:

所述关闭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所述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失败时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大于或等于时,触发所述转出单元;当小于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上链单元,所述上链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中涉及的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是根据所述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同申请消息为5G消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量不足以兑换待兑换产品时,可以让第二用户账号帮助一起进行产品兑换,为此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该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账号标识向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包括第一账号标识和目标权益数值的协同申请消息,当第二用户账号对第一账号标识认证成功时,可以向服务器返回认证成功响应消息,由此服务器可从第二用户账号中移出目标权益数值,并基于该目标权益数值完成第一用户账号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由此第一用户账号可在自身权益不足时由第二用户账号协助完成产品兑换,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并且扩展了权益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权益兑换的积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权益兑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权益兑换装置的装置结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由于相关技术中,银行应用对用户自身权益所提供的兑换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一些场景下的用户权益兑换需求,例如,目前各大银行对积分的策略都是每个人只能使用自己名下的积分去兑换相关的商品,例如用积分兑换用车权益,兑换话费,兑换星巴克咖啡等等。但是目前的兑换规则无法支持以下场景,例如两个人出行,需要约车,而两个人单独的积分都不够,不能去兑换用车券,但是两个人的积分值加起来就能够去兑换一张用车券。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权益兑换方法,可以基于区块链和5G消息实现多个客户一起兑换同个商品,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并且扩展了权益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权益兑换的积极性。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权益兑换方法可以通过计算机设备实施,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或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智能语音交互设备、智能家电、车载终端等。终端设备以及服务器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提供的权益兑换方法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例如,可用于金融领域中的权益兑换应用场景。其他领域为除金融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例如,社交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申请提供的权益兑换方法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权益兑换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以服务器作为前述计算机设备进行说明。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

其中,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在本申请中,权益是各大银行会根据用户对银行产品的使用而为用户累计分发的,例如可以是积分、优惠券、代金券等等。

当第一用户账号所持有的权益数量不足以兑换待兑换产品时,可以通过第一用户账号发起协同兑换请求,以求助第二用户账号一起完成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其中第二账号标识用于唯一标识第二用户账号。例如可以是第二用户账号注册时使用的手机号码等。目标权益数值用于标识需要第二用户账号协同转出的权益数值,可以是待兑换产品所需权益的全部数值,也可以是除去第一用户账号持有权益数值后的剩余数值,这里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是根据所述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确定的。例如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为10张代金券,第一用户账号持有可用权益数值为3张代金券,在这一情况下,目标权益数值可以为7张代金券。即第一用户账号为了兑换该产品还需要第二用户账号协同提供7张代金券后才能完成。

S102: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

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用户账号的协同兑换请求后,可以基于协同兑换请求中的第二账号标识向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通过该协同申请消息向第二用户账号通知第一用户账号需要针对待兑换产品的权益协助,并且告知所需协助的目标权益数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协同申请消息可以是5G消息。5G消息是短信业务的升级,是运营商的一种基础电信服务,基于IP技术实现业务体验的飞跃,支持的媒体格式更多,表现形式更丰富。通过5G消息来携带第一账号标识和目标权益数值,可以更为直观清晰的向第二用户账号展示相关信息,提升用户体验。

S103: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当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可以向服务器返回认证成功响应消息,认证成功可以理解为第一账号标识是持有第二用户账号的用户的社交关系,例如朋友、同事、亲戚等,第二用户账号的用户主观上愿意为第一用户账号提供权益上的协助。

在服务器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后,服务器为了能够正确完成第一用户账号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还需要验证第二用户账号中实际具有的权益是否达到了目标权益数量。否则即使第二用户账号同意进行协助兑换,两个账号没有足量的权益时也无法完成兑换。

故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S11: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S12:当大于或等于时,执行所述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的步骤。

S12:当小于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

也就是说,在确定第二用户账号具有足量的可用权益数值时才能成功进行产品兑换,否则服务器将关闭第一用户账号发起的协同兑换行为。第一用户账号处可以显示出兑换失败提示以及失败原因等。

进一步的,第二用户账号还可以返回认证失败响应消息。

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所述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失败时发送的。

如前所述,认证成功可以理解为第一账号标识是持有第二用户账号的用户的社交关系,例如朋友、同事、亲戚等,第二用户账号的用户主观上愿意为第一用户账号提供权益上的协助。当第二用户账号的用户主观上不愿意为第一用户账号提供权益上的协助时,可以返回认证失败响应消息。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也将关闭第一用户账号发起的协同兑换行为。第一用户账号处可以显示出兑换失败提示以及失败原因等。

S104: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当确定第二用户账号愿意提供目标权益数值来帮助第一用户账号兑换该待兑换产品时,服务器可以从第二用户账号移出目标权益数量的权益,并结合第一用户账号应该移出的权益数量,得到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并基于此完成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使得第一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得到该待兑换产品。

为了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抵赖行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中涉及的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由此可见,当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量不足以兑换待兑换产品时,可以让第二用户账号帮助一起进行产品兑换,为此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该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账号标识向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包括第一账号标识和目标权益数值的协同申请消息,当第二用户账号对第一账号标识认证成功时,可以向服务器返回认证成功响应消息,由此服务器可从第二用户账号中移出目标权益数值,并基于该目标权益数值完成第一用户账号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由此第一用户账号可在自身权益不足时由第二用户账号协助完成产品兑换,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并且扩展了权益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权益兑换的积极性。

基于模块化的划分,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5G消息处理模块:负责向客户发送和接收5G消息;

权益处理模块:负责处理客户的兑换请求;

协同处理模块:负责处理客户的回复信息以及对协同交易进行处理;

区块链处理模块:负责将相关的消息进行上链。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

1、客户A在手机上兑换商品时,积分不足,选择协同兑换,输入协同兑换的手机号码(客户B);

2、系统接收到协同兑换请求后,校验输入的客户号是否为我行客户的客户号,通过校验后,向客户发送协同兑换申请的5G消息,内容包括:发起方,兑换商品,商品积分,需要补兑换的积分数(商品积分-客户A已有积分)发起时间,消息有效期等;同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上链保存;

3、客户B在收到5G消息后,选择拒绝,系统接收到回复消息后,终止协同兑换请求;选择同意,需要进入人脸识别,回复的5G消息中带着人脸识别的特征和消息接收、查看时间等信息;同时,将相关的信息进行上链保存;

4、系统在接收到消息时,如果是拒绝请求,则终止协同兑换请求,将相关信息上链保存;如果是同意请求,对上送的人脸识别特征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对客户A、B名下的积分进行校验,通过后,扣除客户A、B名下的积分,协同兑换流程结束,将相关的信息进行上链保存,内容包括客户A、B的标识,请求时间、协同兑换完成时间、商品、相对应扣除的积分等交易信息;同时,为客户A、B发送协同兑换成功的5G消息;

可见,现有的方案无法支持多个客户共同兑换同个商品,例如一起出行的2个客户,需要兑换一张用车券,但是单个人的积分都无法同时满足兑换值,目前现有的方案无法解决该问题,导致客户无法与他人协同使用积分。因此本发明提出一个基于区块链和5G消息的积分协同使用的方法,一方面能解决客户与他人共同兑换的问题,一方面也通过区块链记录下客户兑换的相关信息,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不可篡改性,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和参考,提供可靠的记录证明;此外还能通过5G消息简化操作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本文基于区块链和5G消息建立了一套积分协同使用方法,解决了无法支持多个客户共同兑换一个商品的情况,扩展了积分的使用场景,也便利了客户使用积分,有助于提升客户的使用体验和提高积分兑换的积极性。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权益兑换装置的装置结构图,所述权益兑换装置200包括获取单元201、发送单元202、转出单元203和完成单元204:

所述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账号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所述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发送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账号标识向所述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协同申请消息,所述协同申请消息包括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账号标识和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所述转出单元203,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转出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所述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成功时发送的;

所述完成单元2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权益数值完成所述第一用户账号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兑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关闭单元:

所述关闭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所述认证失败响应消息是所述第一账号标识被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认证失败时发送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当从所述第二用户账号获取认证成功响应消息时,确定所述第二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是否大于所述目标权益数值;

当大于或等于时,触发所述转出单元;当小于时,关闭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上链单元,所述上链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账号针对所述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行为中涉及的数据进行上链存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权益数值是根据所述待兑换产品所需总数值和所述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值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协同申请消息为5G消息。

可见,当第一用户账号的可用权益数量不足以兑换待兑换产品时,可以让第二用户账号帮助一起进行产品兑换,为此可向服务器发送针对待兑换产品的协同兑换请求,该协同兑换请求包括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账号标识和待协同权益的目标权益数值,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二账号标识向第二用户账号发送包括第一账号标识和目标权益数值的协同申请消息,当第二用户账号对第一账号标识认证成功时,可以向服务器返回认证成功响应消息,由此服务器可从第二用户账号中移出目标权益数值,并基于该目标权益数值完成第一用户账号对待兑换产品的兑换,由此第一用户账号可在自身权益不足时由第二用户账号协助完成产品兑换,在合理的范围内,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和多样化权益兑换方式,并且扩展了权益的使用场景,有助于提升用户的权益兑换的积极性。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下述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而且本申请在上述各方面提供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组合以提供更多实现方式。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13: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7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