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4R1/10 H04B5/00 H04W4/80
1.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包括调节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1)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耳机扬声装置(2),所述耳机扬声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3),所述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耳机扬声装置(2)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连接申请模块(4),所述连接申请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二(5)和wifi热点模块(6),所述蓝牙收发模块二(5)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一(7),所述wifi热点模块(6)的输入端电连接有wifi收发模块(8),所述蓝牙收发模块一(7)和wifi收发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移动终端(9),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确认模块(10),所述处理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有闪烁提示模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提示模块(11)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有定时关闭模块(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屏蔽模块(13),所述申请屏蔽模块(13)为屏蔽按钮,所述申请确认模块(10)为通过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扬声装置(2)的右侧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防护套(14),所述防护套(14)套设在申请屏蔽模块(13)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烁提示模块(11)为LED闪烁灯,所述防护套(14)表面的形状为凹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申请屏蔽模块(13)和申请确认模块(10)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耳机扬声装置(2)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
耳机装置是耳机中常见的一种,又称为无线耳机,但现有的耳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单一连接蓝牙进行使用,使用范围较小,超出一定范围后容易出现连接中断,同时容易出现恶意连接的现象。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具备了方便连接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耳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单一连接蓝牙进行使用,使用范围较小,超出一定范围后容易出现连接中断,同时容易出现恶意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包括调节套,所述调节套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耳机扬声装置,所述耳机扬声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耳机扬声装置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连接申请模块,所述连接申请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二和wifi热点模块,所述蓝牙收发模块二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一,所述wifi热点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有wifi收发模块,所述蓝牙收发模块一和wifi收发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移动终端,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确认模块,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有闪烁提示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闪烁提示模块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有定时关闭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屏蔽模块,所述申请屏蔽模块为屏蔽按钮,所述申请确认模块为通过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耳机扬声装置的右侧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申请屏蔽模块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申请屏蔽模块和申请确认模块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耳机扬声装置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闪烁提示模块为LED闪烁灯,所述防护套表面的形状为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由蓝牙收发模块一通过蓝牙收发模块二和处理器对耳机扬声装置进行蓝牙远程使用,再由wifi收发模块通过wifi热点模块和处理器对耳机扬声装置进行wifi远程使用,最后由申请确认模块通过连接申请模块和闪烁提示模块对使用者进行提示,wifi连接使用范围较大,从而具备了方便连接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耳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单一连接蓝牙进行使用,使用范围较小,超出一定范围后容易出现连接中断,同时容易出现恶意连接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时关闭模块,能够对闪烁提示模块进行定时关闭,避免了闪烁提示模块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申请屏蔽模块,能够对正在申请连接的移动终端进行屏蔽,防止多次申请的现象。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套,能够对申请屏蔽模块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使用者误碰到申请屏蔽模块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能够减小申请屏蔽模块与耳机扬声装置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效果。
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护套表面的形状设置为凹形,能够便于使用者对防护套进行拉动,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拉动防护套的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防护套的立体剖面图。
图中:1、调节套;2、耳机扬声装置;3、处理器;4、连接申请模块;5、蓝牙收发模块二;6、wifi热点模块;7、蓝牙收发模块一;8、wifi收发模块;9、移动终端;10、申请确认模块;11、闪烁提示模块;12、定时关闭模块;13、申请屏蔽模块;14、防护套;15、密封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包括调节套1,调节套1底部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耳机扬声装置2,耳机扬声装置2的内部设置有处理器3,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耳机扬声装置2的输入端电连接,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连接申请模块4,连接申请模块4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二5和wifi热点模块6,蓝牙收发模块二5的输入端电连接有蓝牙收发模块一7,wifi热点模块6的输入端电连接有wifi收发模块8,蓝牙收发模块一7和wifi收发模块8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移动终端9,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确认模块10,处理器3的输出端电连接有闪烁提示模块11。
参考图2,闪烁提示模块11的输入端双向电连接有定时关闭模块12,耳机扬声装置2的内部自带有关机重置数据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定时关闭模块12,能够对闪烁提示模块11进行定时关闭,避免了闪烁提示模块11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的现象。
参考图2,处理器3的输入端电连接有申请屏蔽模块13,申请屏蔽模块13为屏蔽按钮,申请确认模块10为通过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申请屏蔽模块13,能够对正在申请连接的移动终端9进行屏蔽,防止多次申请的现象。
参考图3,耳机扬声装置2的右侧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有防护套14,防护套14套设在申请屏蔽模块13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套14,能够对申请屏蔽模块13的表面进行防护,防止使用者误碰到申请屏蔽模块13的现象。
参考图3,申请屏蔽模块13和申请确认模块10的表面均滑动套接有密封圈15,密封圈15的左侧固定连接在耳机扬声装置2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密封圈15,能够减小申请屏蔽模块13与耳机扬声装置2之间的间隙,提高密封效果。
参考图3,闪烁提示模块11为LED闪烁灯,防护套14表面的形状为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将防护套14表面的形状设置为凹形,能够便于使用者对防护套14进行拉动,避免了使用者无法有效拉动防护套14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使用者首先通过移动终端9打开蓝牙收发模块一7,蓝牙收发模块一7则会搜索到蓝牙收发模块二5的信号,然后手动点击进行连接,蓝牙收发模块二5则会将连接申请信号送至连接申请模块4,连接申请模块4通过处理器3启动闪烁提示模块11对使用者进行提示,使用者确认后,可按压申请确认模块10,使蓝牙收发模块一7与蓝牙收发模块二5连接对耳机扬声装置2进行蓝牙远程使用,同时可通过wifi收发模块8连接wifi热点模块6对耳机扬声装置2进行wifi远程使用,而在申请连接时,按压申请屏蔽模块13,则会将本次申请的移动终端9进行屏蔽,从而达到方便连接使用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集成蓝牙和wifi功能的耳机装置,由蓝牙收发模块一7通过蓝牙收发模块二5和处理器3对耳机扬声装置2进行蓝牙远程使用,再由wifi收发模块8通过wifi热点模块6和处理器3对耳机扬声装置2进行wifi远程使用,最后由申请确认模块10通过连接申请模块4和闪烁提示模块11对使用者进行提示,从而具备了方便连接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耳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够单一连接蓝牙进行使用,使用范围较小,超出一定范围后容易出现连接中断,同时容易出现恶意连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1:5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9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