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4M1/725 H04L12/24 H04L29/08
1.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 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视 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 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务器具有监控权限配置表,所述 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号码 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户号码匹配的第二用户号 码;
当查到所述第二用户号码时,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由所 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联网服务器,或者,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 接的视联网服务器的上一级视联网服务器所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状态数据包括: 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屏幕截屏数据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 数据,包括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中获取的经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的画 面帧;
所述画面帧由第一视联网终端通过对所述屏幕截屏数据解编码读取;
所述运行参数数据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 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 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视频数据包;其 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查询 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括运行参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对所述第一视 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 态数据的步骤包括: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视频数据包;
和/或,
从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获取运行参数数据;
采用运行参数数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包;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操作状态数 据包。
7.一种终端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中,包 括:
监控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联网 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通信 链路,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状态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 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
状态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 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务器具有监控权限配置表,所述 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包括:
用户号码采集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 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用户号码查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 户号码匹配的第二用户号码;
指令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查到所述第二用户号码时,生成状态返回指 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状态数据包括: 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屏幕截屏数据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 数据,包括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中获取的经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的画 面帧;
所述画面帧由第一视联网终端通过对所述屏幕截屏数据解编码读取;
所述运行参数数据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 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数据接收模块包 括:
视频数据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和/或,
应答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 括运行参数数据。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和一种终 端的监控装置。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视频会议、视频教学等双向通信在用户的生 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广泛普及。
对视频会议系统、视频教学系统等系统中的终端进行监控,获得终端当 前的状态和当前画面,可以了解系统中终端的使用情况,提高终端的利用率。
目前对终端进行监控,很多情况下由于各种网络问题,会产生终端数据 获取延迟,获取失败或终端数据被泄露的情况,使得所获得的终端数据失效 或者根本无法获取数据,也不能保证终端数据的安全。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 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和相应的一种终端的监控装 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所述方 法应用于视联网中,包括:
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视 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 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优选地,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务器具有监控权限配置 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号码 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户号码匹配的第二用户号 码;
当查到所述第二用户号码时,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优选地,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由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联网服 务器,或者,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联网服务器的上一级视联网服 务器所配置。
优选地,所述终端状态数据包括: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屏幕截屏数据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 数据,包括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中获取的经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的画 面帧;
所述画面帧由第一视联网终端通过对所述屏幕截屏数据解编码读取;
所述运行参数数据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 数。
优选地,所述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 端状态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视频数据包;其 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和/或,
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查询 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括运行参数数据。
优选地,所述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向 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的步骤包括: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视频数据包;
和/或,
从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获取运行参数数据;
采用运行参数数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包;
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操作状态数 据包。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终端的监控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视联网 中,包括:
监控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联网 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通信 链路,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状态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 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
状态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 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优选地,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务器具有监控权限配置 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包括:
用户号码采集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 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用户号码查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 户号码匹配的第二用户号码;
指令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查到所述第二用户号码时,生成状态返回指 令。
优选地,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由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联网服 务器;或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上一级视联网服务器所配置。
优选地,所述终端状态数据包括: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据;
其中,所述屏幕截屏数据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 数据,包括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中获取的经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的画 面帧;
所述画面帧由第一视联网终端通过对所述屏幕截屏数据解编码读取;
所述运行参数数据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 数。
优选地,所述状态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视频数据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和/或,
应答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 括运行参数数据。
优选地,所述状态数据发送模块包括:
视频数据发送子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 通信链路发送视频数据包;
和/或,
状态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获取运行参数数 据;
运行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运行参数数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
参数数据发送子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 通信链路发送操作状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视联网服务器将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 的终端状态数据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第一视联网终端获取第二视联网终 端的当前操作状态,从保证了监控的实时性以及监控数据调用和传输的稳定 性。
其次,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第一视联网终端监控权限的授权保证了监控 数据的安全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对终端状态数据采用间隔采集和编码压缩,可以以 最小带宽获取第一视联网终端的状态。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在视联网中的监控示例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终端的监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 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 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
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 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 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 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 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通过电视或电脑实现高 清品质视频播放。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对视联网进行介 绍:
视联网所应用的部分技术如下所述:
网络技术(Network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网络技术创新改良了传统以太网(Ethernet),以面对网络上潜 在的巨大视频流量。不同于单纯的网络分组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或网 络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视联网技术采用Packet Switching满足 Streaming需求。视联网技术具备分组交换的灵活、简单和低价,同时具备 电路交换的品质和安全保证,实现了全网交换式虚拟电路,以及数据格式的 无缝连接。
交换技术(Switching Technology)
视联网采用以太网的异步和包交换两个优点,在全兼容的前提下消除了 以太网缺陷,具备全网端到端无缝连接,直通用户终端,直接承载IP数据 包。用户数据在全网范围内不需任何格式转换。视联网是以太网的更高级形 态,是一个实时交换平台,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大规模高清 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网络视频应用推向高清化、统一化。
服务器技术(Server Technology)
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上的服务器技术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服务器,它 的流媒体传输是建立在面向连接的基础上,其数据处理能力与流量、通讯时 间无关,单个网络层就能够包含信令及数据传输。对于语音和视频业务来说, 视联网和统一视频平台流媒体处理的复杂度比数据处理简单许多,效率比传 统服务器大大提高了百倍以上。
储存器技术(Storage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的超高速储存器技术为了适应超大容量和超大流量的媒 体内容而采用了最先进的实时操作系统,将服务器指令中的节目信息映射到 具体的硬盘空间,媒体内容不再经过服务器,瞬间直接送达到用户终端,用 户等待一般时间小于0.2秒。最优化的扇区分布大大减少了硬盘磁头寻道的 机械运动,资源消耗仅占同等级IP互联网的20%,但产生大于传统硬盘阵 列3倍的并发流量,综合效率提升10倍以上。
网络安全技术(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视联网的结构性设计通过每次服务单独许可制、设备与用户数据完全隔 离等方式从结构上彻底根除了困扰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一般不需要杀毒 程序、防火墙,杜绝了黑客与病毒的攻击,为用户提供结构性的无忧安全网 络。
服务创新技术(Service Innovation Technology)
统一视频平台将业务与传输融合在一起,不论是单个用户、私网用户还 是一个网络的总合,都不过是一次自动连接。用户终端、机顶盒或PC直接 连到统一视频平台,获得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的多媒体视频服务。统一视频 平台采用“菜谱式”配表模式来替代传统的复杂应用编程,可以使用非常少 的代码即可实现复杂的应用,实现“无限量”的新业务创新。
视联网的组网如下所述:
视联网是一种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该网络可以是树型网、星型网、 环状网等等类型,但在此基础上网络中需要有集中控制节点来控制整个 网络。
如图1所示,视联网分为接入网和城域网两部分。
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换机, 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节点服务器与接入交换机 相连,接入交换机可以与多个终端相连,并可以连接以太网。
其中,节点服务器是接入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接入 交换机和终端。节点服务器可直接与接入交换机相连,也可以直接与终 端相连。
类似的,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也可以分为3类:城域服务器,节点交 换机,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与节点交换机相连,节点交换机可以与 多个节点服务器相连。
其中,节点服务器即为接入网部分的节点服务器,即节点服务器既 属于接入网部分,又属于城域网部分。
城域服务器是城域网中起集中控制功能的节点,可控制节点交换机 和节点服务器。城域服务器可直接连接节点交换机,也可直接连接节点 服务器。
由此可见,整个视联网络是一种分层集中控制的网络结构,而节点 服务器和城域服务器下控制的网络可以是树型、星型、环状等各种结构。
形象地称,接入网部分可以组成统一视频平台(虚线圈中部分),多 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组成视联网;每个统一视频平台可以通过城域以及 广域视联网互联互通。
视联网设备分类
1.1本发明实施例的视联网中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服务器,交 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 视联网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域网(或者国家网、全球网等)和接入网。
1.2其中接入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3类:节点服务器,接入交 换机(包括以太网网关),终端(包括各种机顶盒,编码板,存储器等)。
各接入网设备的具体硬件结构为:
节点服务器:
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201、交换引擎模块202、CPU 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
其中,网络接口模块201,CPU模块203、磁盘阵列模块204进来的 包均进入交换引擎模块202;交换引擎模块202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表 205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并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包存入对 应的包缓存器206的队列;如果包缓存器206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 交换引擎模202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如果满足以下条件进行转发:1) 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磁盘阵列模块204主 要实现对硬盘的控制,包括对硬盘的初始化、读写等操作;CPU模块203 主要负责与接入交换机、终端(图中未示出)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 表205(包括下行协议包地址表、上行协议包地址表、数据包地址表)的 配置,以及,对磁盘阵列模块204的配置。
接入交换机:
如图3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上行 网络接口模块302)、交换引擎模块303和CPU模块304;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301进来的包(上行数据)进入包检测模 块305;包检测模块305检测包的目地地址(DA)、源地址(SA)、数据 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 (stream-id),并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否则丢弃;上行网络接口模块 302进来的包(下行数据)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CPU模块204进来的 数据包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交换引擎模块303对进来的包进行查地址 表306的操作,从而获得包的导向信息;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 包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结合流标识符(stream-id)把 该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 满,则丢弃;如果进入交换引擎模块303的包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 网络接口去的,则根据包的导向信息,把该数据包存入对应的包缓存器 307的队列;如果该包缓存器307的队列接近满,则丢弃。
交换引擎模块303轮询所有包缓存器队列,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两 种情形:
如果该队列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件 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3)获 得码率控制模块产生的令牌;
如果该队列不是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则满足以下条 件进行转发:1)该端口发送缓存未满;2)该队列包计数器大于零。
码率控制模块208是由CPU模块204来配置的,在可编程的间隔内 对所有下行网络接口往上行网络接口去的包缓存器队列产生令牌,用以 控制上行转发的码率。
CPU模块304主要负责与节点服务器之间的协议处理,对地址表306 的配置,以及,对码率控制模块308的配置。
以太网协转网关:
如图4所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上行 网络接口模块402)、交换引擎模块403、CPU模块404、包检测模块405、 码率控制模块408、地址表406、包缓存器407和MAC添加模块409、 MAC删除模块410。
其中,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进来的数据包进入包检测模块405;包 检测模块405检测数据包的以太网MAC DA、以太网MAC SA、以太网 length or frame type、视联网目地地址DA、视联网源地址SA、视联网数 据包类型及包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则分配相应的流标识符 (stream-id);然后,由MAC删除模块410减去MAC DA、MAC SA、 length or frame type(2byte),并进入相应的接收缓存,否则丢弃;
下行网络接口模块401检测该端口的发送缓存,如果有包则根据包 的视联网目地地址DA获知对应的终端的以太网MAC DA,添加终端的 以太网MAC DA、以太网协转网关的MAC SA、以太网length or frame type,并发送。
以太网协转网关中其他模块的功能与接入交换机类似。
终端:
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业务处理模块和CPU模块;例如,机顶盒 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解码引擎模块、CPU模块;编码板主 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视音频编码引擎模块、CPU模块;存储器主要包 括网络接口模块、CPU模块和磁盘阵列模块。
1.3城域网部分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2类: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 城域服务器。其中,节点交换机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 和CPU模块;城域服务器主要包括网络接口模块、交换引擎模块和CPU 模块构成。
2、视联网数据包定义
2.1接入网数据包定义
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 保留字节、payload(PDU)、CRC。
如下表所示,接入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SA Reserved Payload CRC
其中:
目的地址(DA)由8个字节(byte)组成,第一个字节表示数据包 的类型(例如各种协议包、组播数据包、单播数据包等),最多有256种 可能,第二字节到第六字节为城域网地址,第七、第八字节为接入网地 址;
源地址(SA)也是由8个字节(byte)组成,定义与目的地址(DA) 相同;
保留字节由2个字节组成;
payload部分根据不同的数据报的类型有不同的长度,如果是各种协 议包的话是64个字节,如果是单组播数据包话是32+1024=1056个字 节,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以上2种;
CRC有4个字节组成,其计算方法遵循标准的以太网CRC算法。
2.2城域网数据包定义
城域网的拓扑是图型,两个设备之间可能有2种、甚至2种以上的 连接,即节点交换机和节点服务器、节点交换机和节点交换机、节点交 换机和节点服务器之间都可能超过2种连接。但是,城域网设备的城域 网地址却是唯一的,为了精确描述城域网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本发 明实施例中引入参数:标签,来唯一描述一个城域网设备。
本说明书中标签的定义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多协 议标签交换)的标签的定义类似,假设设备A和设备B之间有两个连接, 那么数据包从设备A到设备B就有2个标签,数据包从设备B到设备A 也有2个标签。标签分入标签、出标签,假设数据包进入设备A的标签 (入标签)是0x0000,这个数据包离开设备A时的标签(出标签)可能 就变成了0x0001。城域网的入网流程是集中控制下的入网过程,也就意 味着城域网的地址分配、标签分配都是由城域服务器主导的,节点交换 机、节点服务器都是被动的执行而已,这一点与MPLS的标签分配是不 同的,MPLS的标签分配是交换机、服务器互相协商的结果。
如下表所示,城域网的数据包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DA SA Reserved 标签 Payload CRC
即目的地址(DA)、源地址(SA)、保留字节(Reserved)、标签、payload (PDU)、CRC。其中,标签的格式可以参考如下定义:标签是32bit,其 中高16bit保留,只用低16bit,它的位置是在数据包的保留字节和payload 之间。
基于视联网的上述特性,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由 本端的机顶盒请求服务器获取与对端的机顶盒当前运行状态参数以及与 对端的机顶盒相连的音视频设备所显示的当前画面,实现对对端设备的 实时监控。
参照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该方 法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联网 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视联网终端和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为机顶盒 (SetTopBox,STB),通常称作机顶盒或机上盒,是一个连接电视机与外部 信号源的设备,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并在电视机上显示 出来。
一般而言,机顶盒可以连接摄像头和麦克风,用于采集视频数据和音频 数据等多媒体数据,也可以连接电视机,用于播放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等多 媒体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通过在菜单(gtml)文件中的一些操作,比如 拨打对端的机顶盒的用户号码,触发第一视联网终端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生 成监控申请指令,发送至视联网服务器,以请求视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二视联 网终端的终端状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视联网终端为监控终端,第二视联网终端为被 监控终端。
在视联网中,第一视联网终端可以通过8e01协议生成监控申请指令, 该8e01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类型是一些不同的值,用来区别不同的功能申 请。
在本实施例的实际应用中,视联网服务器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监 控申请指令,该监控申请指令是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发出的。
在视联网中,服务器对各终端实行统一管理和监控,若第一视联网终端 需要获取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则可以通过向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监控 申请指令,进而通过视联网服务器向第二视联网终端获取第二视联网终端的 状态数据。
步骤502,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所述监控申请指令后,通过解析监控申请指令后, 生成状态返回指令,以命令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终端状态 数据。
在视联网中,为了保证数据调用和传输的安全性,需要对发出监控申请 指令的视联网终端进行权限验证。
如图6所示,视联网服务器预先对第一视联网终端进行监控权限授权, 在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出的,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监控 申请指令后,查询发出该监控申请指令的第一视联网终端是否具有对第二视 联网终端进行监控的权限,若第一视联网终端有权对第二视联网终端进行监 控,则第一视联网终端根据所述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进一步而言,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务器具有监控权限 配置表,该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即视联网服务器授权第一用户号码对应的第一视联网终端监控第二用户号 码对应的终端的权限;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2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11,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 一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子步骤S12,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户号码匹配的 第二用户号码;若查到,则执行子步骤S13;
子步骤S13,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在视联网中,视联网服务器可以通过8785协议生成状态返回指令,该 8785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8785协议可以为视联网服务器的服务操作命令,由服务器发出,长度为 32W的短信令,视联网服务器命令机顶盒做出一些指定操作(包括远遥,重 启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视联网服务器可以命令机顶盒返还当前终端运 行状态数据。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监控权限配置表预先由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 联网服务器,或者,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联网服务器的上一级服务器 进行配置,视联网服务器通过监控权限配置表的形式授予第一视联网终端对 一个或多个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监控权限;
进一步而言,基于视联网分级组网的特性,视联网服务器可以授予第一 视联网终端监控该服务器下所有视联网终端的权限,也可以授予第一视联网 终端监控其所连接的视联网服务器的下一级服务器所连接的任一视联网终 端的权限;
视联网服务器在监控权限配置表写入第一视联网终端所对应的第一用 户号码,表示对第一视联网终端进行监控授权;再写入与第一用户号码匹配 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视联网终端所对应的第二用户号码,表示第一视联网终端 有权监控的第二视联网终端范围;
视联网服务器在接收到第一视联网终端针对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的监 控申请指令时,可以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对应的 第一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通过查询监控 权限配置表,查第一用户号码所匹配的第二用户号码中是否存在第三用户 号码,若查到该第三用户号码,表征已对第一视联网终端授予监控第二视 联网终端的权限;则可以根据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步骤503,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通信链路,向所 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如图6所示,视联网服务器通过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下行通信链路向 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状态返回指令,指示第二视联网终端返回其本身和/或与 其相连的终端的终端状态数据。
在本发明实际应用中,视联网为具有集中控制功能的网络,包括主控服 务器和下级网络设备,该下级网络设备包括终端,视联网的核心构思之一在 于,通过由主控服务器通知交换设备针对当次服务的下行通信链路配表,然 后基于该配置的表进行数据包的传送。
即,视联网中的通信方法包括:
主控服务器配置当次服务的下行通信链路;
将源终端发送的当次服务的数据包,按照所述下行通信链路传送至目标 终端(如第一视联网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当次服务的下行通信链路包括:通知当次服务 的下行通信链路所涉及的交换设备配表;
进一步而言,按照下行通信链路传送包括:查询所配置的表,交换设备 对所接收的数据包通过相应端口进行传送。
在具体实现中,服务包括单播通信服务和组播通信服务。即无论是组播 通信还是单播通信,都可以采用上述配表—用表的核心构思实现视联网中的 通信。
如前所述,视联网包括接入网部分,在接入网中,该主控服务器为节点 服务器,下级网络设备包括接入交换机和终端。
对于接入网中的单播通信服务而言,所述主控服务器配置当次服务的下 行通信链路的步骤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子步骤S21,主控服务器依据源终端发起的服务请求协议包,获取当次 服务的下行通信链路信息,下行通信链路信息包括,参与当次服务的主控服 务器和接入交换机的下行通信端口信息;
子步骤S22,主控服务器依据控服务器的下行通信端口信息,在其内部 的数据包地址表中设置当次服务的数据包所导向的下行端口;并依据接入交 换机的下行通信端口信息,向相应的接入交换机发送端口配置命令;
子步骤S23,接入交换机依据端口配置命令在其内部的数据包地址表中, 设置当次服务的数据包所导向的下行端口。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实施例中,视联网服务器可以通过8704协议向第 二视联网终端发送状态返回指令,该8704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步骤504,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端 状态数据;
如图6所示,当第二视联网终端获取到终端状态数据,则可以返回终端 状态数据给联网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中,终端状态数据可以包括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 据。
屏幕截屏数据可以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数据, 该截屏数据由画面帧组成。该画面帧可以是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 (framebutter)中获取画面帧,调用视频编解码器(video codec)编码后形成视频 数据包,由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给视联网服务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视联网终端采用间隔数据采集压缩策略向视联 网服务器返回运行参数数据。运行参数数据至少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数,终 端运行状态参数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状态和终端温度。
此外,运行参数数据还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标识、用户号码、分机 号等富余信息供服务器复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4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31,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视 频数据包;其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在某些情景下,视联网软终端通过用软件模拟实现视联网终端,可以基 于windows系统实现的屏幕抓取,但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 在视联网终端的Linux系统上进行操作,从视联网终端的framebuffer中获取 当前屏幕显示画面,可以实现直接从视联网终端中获取当前屏幕显示画面。
在视联网中,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按照2002协议发送视频数据包,该 2002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子步骤S32,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指令返回的终 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括运行参数数 据。
在视联网中,第二视联网终端可以按照8a23协议发送运行参数数据, 该8a23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用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画面帧以及采用间隔数据采 集压缩策略采集运行参数数据可以实现以最小的带宽占用获得视联网终端 当前的显示及操作状态。
步骤505,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向所 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如图6所示,视联网服务器通知第一视联网终端针对当次服务的下行通 信链路配表,视联网服务器基于该配置的表向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终端状态 数据,用于向第一视联网终端展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终端状态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505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
子步骤S41,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 视频数据包;
视联网服务器接收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的视频数据包后,可以直接将 该视频数据包通过第二下行通信链路转发给第一视联网终端。
子步骤S42,从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获取运行参数数据;
子步骤S43,采用运行参数数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包;
子步骤S44,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通信链路发送 操作状态数据包。
在视联网中,视联网服务器可以通过8785协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包, 该8785协议的规范可以如下表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8785协议是视联网服务器生成操作状态数据包的一种协 议示例,视联网服务器也可以由另外的类似协议生成该数据包,本发明对此 不加以限制。
当第一视联网终端接收到视联网服务器发送的被监控终端的视频数据 包以及操作状态数据包,第一视联网终端可以对视频数据包中的屏幕截屏数 据解码读取画面帧获取第二视联网终端当前画面信息,同时可通过解析操作 状态数据包获取第二视联网终端的操作状态信息,调用音视频播放设备展示 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 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 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 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 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参照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终端的监控装置实施例的结构框图,该 装置可以应用于视联网中,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监控指令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的,针对第二视 联网终端的监控申请指令;
指令生成模块702,用于根据所述监控申请指令生成状态返回指令;
指令发送模块703,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一下行 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状态返回指令;
状态数据接收模块704,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 回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数据;
状态数据发送模块705,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 行通信链路,向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发送所述终端状态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相连的视联网服 务器具有监控权限配置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具有第一用户号码与第二用 户号码的监控关系;
所述指令生成模块702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用户号码采集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监控申请指令中获取所述第一视联网 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号码以及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对应的第三用户号码;
用户号码查询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中查与所述第三用 户号码匹配的第二用户号码;
指令生成子模块,用于当查到所述第二用户号码时,生成状态返回指 令。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监控权限配置表由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所连接的视 联网服务器;或者,所述视联网服务器的上一级视联网服务器所配置。
在具体实现中,所述终端状态数据包括:屏幕截屏数据和/或运行参数数 据;
其中,所述屏幕截屏数据为与第二视联网终端相连的音视频设备的截屏 数据,包括从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缓冲区中获取的经过视频编解码器编码的画 面帧;
所述画面帧由第一视联网终端通过对所述屏幕截屏数据解编码读取;
所述运行参数数据为第二视联网终端的状态数据,包括终端运行状态参 数。
所述状态数据接收模块704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视频数据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视频数据包;其中,所述视频数据包中包括屏幕截屏数据;
和/或,
应答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按照所述状态返回 指令返回的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其中,所述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包 括运行参数数据。
所述状态数据发送模块705可以包括如下子模块:
视频数据发送子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 通信链路发送视频数据包;
和/或,
状态参数获取子模块,用于从终端状态查询应答指令中获取运行参数数 据;
运行参数生成子模块,用于采用运行参数数据生成操作状态数据;
参数数据发送子模块,用于按照对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配置的第二下行 通信链路发送操作状态数据。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 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 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 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 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 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 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 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 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 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 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 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 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 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 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 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 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 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 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 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 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 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 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 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 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 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 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 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 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 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 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 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监控方法和一种终端的监控装置,进 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 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 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 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0:38: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9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