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车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0744235.1
  • 20210701
  • CN113255012A
  • 20210813
  • 深圳市深圳通有限公司
  • 杨东奇;彭海丰;甄永峰;刘家福;刘芳芳
  • G06F21/64
  • G06F21/64 G06F21/60 G06F16/23 G06F16/215 G06K17/00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树林路地铁车辆段运营综合楼B座2楼214号
  • 广东(44)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郭春芳
摘要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用户分配公私密钥;根据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将用户信息、公私密钥、乘车机构码以及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实时获取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由于本发明是对过期的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数据及时清理,相对于现有的把密钥有效期定的较长,在乘车机构码过期后,需要更新乘车机构码,并检查用户密钥是否有效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能够缓解数据库压力,释放数据库空间并保证用户乘车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

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有过期数据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

或,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过期数据时,获取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

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信息,根据所述乘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次数;

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

在所述乘车次数大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

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乘车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不活跃用户;

将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乘车机构码存储于主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的有效期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过期时间;

根据所述过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有过期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历史用户;

在所述用户为历史用户时,从主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乘车机构码以及乘车机构码有效期;

在所述用户不为历史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中的有效字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段确定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作为公私密钥的有效期。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发送至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公私密钥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数字签名,并根据所述数字签名、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生成乘车二维码。

8.一种乘车码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码的管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清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9.一种乘车码的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乘车码的管理程序,所述乘车码的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乘车码的管理程序,所述乘车码的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乘车码一般分发码机构授权码和支付用户密钥签名两部分,系统给每个用户在每个设备和不同接入渠道上都分配了不同的密钥,一般密钥有效期定为1年,在机构授权码过期后,需要联机更新机构码,检查用户密钥是否有效,已过期的密钥需进行更新。随着业务量的增长,用户密钥分配对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就会产生以下几个缺点:第一,由于用户密钥有效期较长、每个人可能分配多条密钥,长期占用着数据库较大空间;第二,如果遇到用户密钥集中过期的情况,系统集中分配密钥时会给系统和数据库带来比较大的压力;第三,密钥有效期如果设置太长有密钥泄露的风险,设置太短又会给系统密钥分配带来压力。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乘车用户信息时导致的数据库数据过多,压力过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可选地,所述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

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有过期数据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

或,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过期数据时,获取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

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可选地,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信息,根据所述乘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次数;

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

在所述乘车次数大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

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乘车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不活跃用户;

将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乘车机构码存储于主数据库中。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历史用户;

在所述用户为历史用户时,从主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乘车机构码以及乘车机构码有效期;

在所述用户不为历史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中的有效字段确定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作为公私密钥的有效期。

可选地,所述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的步骤,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用户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的有效期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过期时间;

根据所述过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有过期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发送至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公私密钥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数字签名,并根据所述数字签名、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生成乘车二维码。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乘车码的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绑定模块,用于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清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乘车码的管理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乘车码的管理程序,所述乘车码的管理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乘车码的管理程序,所述乘车码的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由于本发明是对过期的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数据及时清理,相对于现有的把密钥有效期定的较长,在乘车机构码过期后,需要更新机构码,并检查用户密钥是否有效的方式,本发明上述方式能够缓解数据库压力,释放数据库空间并保证用户乘车安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乘车码的管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乘车码的管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乘车码的管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乘车码的管理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存储模块、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乘车码的管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乘车码的管理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乘车码的管理设备中,所述乘车码的管理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乘车码的管理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

基于上述乘车码的管理设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乘车码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是一种具有数据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程序运行功能的计算服务设备,例如平板电脑、个人电脑、上位机等,或者是一种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电子设备或乘车码管理设备。以下以所述乘车码管理设备为例,对本实施例及下述各实施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可以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起的请求获取公私密钥和乘车机构码的请求,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也可以包括用户信息,例如,身份证号、姓名、性别以及居住省份等基本信息,以及用户发起该乘车码申请请求所用的用户设备号、产品类型,用户设备号可以是用户的手机型号等设备标识,产品类型例如乘车软件、小程序等。所述公私密钥可以是所述乘车码管理设备为用户分配的公钥和私钥,在用户乘车需要生成完整的二维码时,通过所述私钥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数字签名,获得用户的签名,在刷码设备获取到用户乘车的二维码时,通过二维码中的公钥对二维码中的签名进行验签,验签通过后,用户才能正常乘车。

步骤S20: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可以是用户的身份证号、姓名、性别以及居住省份等基本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存储用户信息以及机构码和用户公私密钥的压力,所述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历史用户;在所述用户为历史用户时,从主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乘车机构码以及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在所述用户不为历史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中的有效字段确定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作为公私密钥的有效期。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历史用户可以是在记录乘车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例如,用户之前有申请过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则一般情况下,记录乘车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中存在有该用户的信息,则该数据库中可能提前申请有有效的乘车机构码,为了避免发码平台临时故障,有提前在数据中的历史用户的机构码过期时,主动向发码平台申请该用户的乘车机构码,此时,用户在申请乘车机构码的时候,可以直接从该数据库中查。在所述用户不为历史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所述主数据库可以是记录用户信息以及用户对应的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的数据库。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中的有效字段确定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可以是所述乘车机构码会有一个字段,其字段中存储有该乘车机构码的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作为公私密钥的有效期使得用户公私钥由原来的1年变成了与机构码有效期一致(只有几天的有效期),数据安全性明显提升,而且由于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有效期一样,该方式使得管理成本低、对数据库要求低,缩短了密钥的有效期后,重新分配密钥并不会对系统带来额外的性能问题。

步骤S30: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乘车码记录表可以是存储用户信息以及用户对应的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的表。所述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可以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存储在同一张表中,避免了之前的在查询密钥时至少需要两张表关联查询,消耗数据库性能的问题。

步骤S40: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期数据可以是用户的乘车机构码的有效期到期的数据,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可以是直接删除过期的数据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对应的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更新可以是为该过期数据对应的用户重新申请乘车机构码或公私密钥。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用户的乘车体验,所述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发送至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公私密钥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数字签名,并根据所述数字签名、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生成乘车二维码。

应理解的是,用户的移动终端上可能有不同的生成乘车二维码的软件,对于不同的生成乘车二维码的软件,也会分配不同的公私密钥,例如,用户通过乘车软件生成的二维码与用户通过小程序生成的二维码采用的是不同的公私密钥,用户的不同移动终端生成乘车二维码时,采用的也是不同的公私密钥,为了在用户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生成乘车二维码,将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发送至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即保证了用户在没有联网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提前存储的公私密钥和乘车机构码生成乘车二维码进行乘车。

在具体实施中,乘车码管理设备将用户对应的公私密钥和乘车机构码下发至用户的移动终端中对应的乘车软件,乘车软件根据所述公私密钥中的私钥对该用户的用户信息进行数字签名,获得用户对应的签名,根据所述签名、公私密钥中的公钥、用户信息和乘车机构码生成用户的乘车二维码,在刷码端,即根据所述乘车二维码获取用户信息一端,通过获取二维码中的公钥,对签名进行验签,在验签通过后,发出刷码成功提示。

本实施例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由于本实施例是对过期的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数据及时清理,相对于现有的把密钥有效期定的较长,在乘车机构码过期后,需要更新机构码,并检查用户密钥是否有效的方式,本实施例上述方式能够缓解数据库压力,释放数据库空间并保证用户乘车安全。

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01: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时间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检查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的检查时间,例如,可以是每日结束之后就检查一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有过期数据,也可以是其他的时间,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所述过期数据可以是乘车机构码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对应的有效期判定的过期数据,以及也可以是即将要过期的数据。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数据库的压力,所述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的步骤,包括: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的有效期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过期时间;根据所述过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有过期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用户数据可以是用户的用户的基本信息、乘车机构码以及公私密钥等数据。所述用户数据中的有效期可以是用户的乘车机构码的有效期。

步骤S402: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有过期数据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

应理解的是,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可以是直接删除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用户信息对应的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避免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过多,进而影响系统的处理性能。对于即将过期的数据也可以对其进行标定,进行标定可以是标定其过期时间,在所述过期时间到了之后,执行清理操作,也可以是提前进行清理。本实施例在此不加以限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之后,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即不存在用户的信息等数据,在用户发起乘车码申请请求时,需要重新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以及为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步骤S403:或,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过期数据时,获取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可以是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用户,过期数据可能包含多个用户的信息,所述目标用户也可以是多个。

步骤S404: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应理解的是,在用户的乘车机构码和公私密钥过期的时候,用户不能乘车,乘车机构码为向发码平台进行申请获得的,在乘车机构码过期的时候,需要重新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虽然用户没有发起乘车码申请请求,但是可能会存在用户发起乘车码申请请求时,发码平台临时故障的问题,因此,在乘车机构码过期的时候,可以提前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避免了发码平台故障,用户无法乘车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缓解数据库的压力以及增加系统的处理性能,所述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信息,根据所述乘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次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在所述乘车次数大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乘车信息可以是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时间、乘车里程、乘车次数、初始站和终点站等信息。所述预设乘车次数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值,可以为1、10等值,用来判定所述目标用户是否为活跃用户,在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时,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进一步的,为了缓解数据库的压力以及增加系统的处理性能,所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乘车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不活跃用户;将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乘车机构码存储于主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主数据库可以是存储不活跃用户的用户信息的数据库,而活跃用户的数据信息可以存放在redis中或内存数据库中,减少数据库查询频率,提高系统性能。且不活跃用户因为乘车次数相对较少,为了避免系统频繁的分配公私密钥、申请机构码以及检测是否过期,可以不为所述不活跃用户分配公私密钥,减少了数据库的压力,在用户发起乘车码申请请求时,再为用户分配公私密钥,为用户分配公私密钥的时候,可以获取提前为用户申请的乘车机构码的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的有效期作为所述公私密钥的有效期。

本实施例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有过期数据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过期数据时,获取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在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之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信息,根据所述乘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次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在所述乘车次数大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本实施例清理数据,并检测用户是否为活跃用户,进而采取不同的应对机制,降低了数据库的压力,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性能。

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乘车码的管理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10,用于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

获取模块20,用于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

绑定模块30,用于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

清理模块40,用于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

本实施例在检测到用户发送的乘车码申请请求时,为所述用户分配公私密钥;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获取乘车机构码,并为所述乘车机构码和所述公私密钥配置相同的有效期;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公私密钥、所述乘车机构码以及所述有效期进行绑定,并将绑定结果存储至乘车码记录表中;实时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过期数据,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更新。由于本实施例是对过期的乘车码记录表中的数据及时清理,相对于现有的把密钥有效期定的较长,在乘车机构码过期后,需要更新机构码,并检查用户密钥是否有效的方式,本实施例上述方式能够缓解数据库压力,释放数据库空间并保证用户乘车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参数运行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本发明上述乘车码的管理装置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装置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清理模块40,还用于每隔预设时间检测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存在过期数据;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有过期数据时,对所述过期数据进行清理;或,在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存在过期数据时,获取所述过期数据对应的目标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重新获取新的乘车机构码,并根据所述新的乘车机构码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模块40,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信息,根据所述乘车信息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乘车次数;判断所述乘车次数是否大于预设乘车次数;在所述乘车次数大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活跃用户;为所述目标用户分配新的公私密钥,并根据所述新的公私密钥更新所述乘车码记录表。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模块40,还用于在所述乘车次数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乘车次数时,判定所述目标用户为不活跃用户;将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所述乘车机构码存储于主数据库中。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20,还用于根据所述乘车码申请请求中的用户信息判断所述用户是否为历史用户;在所述用户为历史用户时,从主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乘车机构码以及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在所述用户不为历史用户时,根据所述用户信息向发码平台申请乘车机构码,根据所述乘车机构码中的有效字段确定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将所述乘车机构码有效期作为公私密钥的有效期。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模块40,还用于每隔预设时间获取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的用户数据;根据所述用户数据中的有效期确定所述用户数据的过期时间;根据所述过期时间和当前时间判断所述乘车码记录表中是否有过期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绑定模块30,还用于将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发送至所述用户信息对应的移动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公私密钥对所述用户信息进行签名,以获得数字签名,并根据所述数字签名、所述公私密钥和所述乘车机构码生成乘车二维码。

本发明乘车码的管理装置的其他实施例或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乘车码的管理程序,所述乘车码的管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乘车码的管理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0:2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9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