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1122573.8
  • 20210924
  • CN113920630A
  • 20220111
  • 宁波蔚徕科技有限公司
  • 杨洋;翁斌
  • G07C9/22
  • G07C9/22 G07C9/25 G07C9/00 H04N5/225 H04N5/232 G08B3/10 G08B13/196 G01J5/00 A61B5/01 G01N33/497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横河镇杨梅大道北路833号(天怡嘉苑)
  • 浙江(33)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包括道闸,所述道闸上设置有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电控锁、控制器、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以及中心处理器,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的信息,在判断满足人、卡信息统一、体温检测通过、酒精检测通过、着装检测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锁的打开。该安全系统能够更好的识别申请开门人的信息,防止饮酒、发烧、未穿戴安全防护设备等不宜进入的人员进入,同时能够通过门禁卡和人脸识别双重验证更加准确的保证进入人员的情况符合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道闸,所述道闸上设置有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电控锁、控制器、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中心处理器以及记录器,所述门禁卡识别器用于识别授权的门禁卡信息,所述人脸识别仪包括注册信息储存模块、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人脸识别仪用于拍摄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与注册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并结合门禁卡信息而得出识别结果信息;所述红外体温检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的体温信息;所述酒精浓度监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浓度信息;所述监控摄像机用于拍摄门禁处影响信息以及申请开门人员的着装信息;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的信息,在判断满足人、卡信息统一、体温检测通过、酒精检测通过、着装检测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锁的打开,所述中心处理器与所述记录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处理器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与远程监控平台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摄像机为全景摄像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仪的注册信息储存模块存储有与门禁卡对应的人脸图像采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设置有紧急逃生门,所述紧急逃生门采用门内手动式机械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上设置有报警装置,用于播报不符合入门的语音。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站房环境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

配电站房作为电网枢纽,在电力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现配电站房的无人值守运行是当今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保障配电站房的正常运行,对配电站房的日常运维不可避免。另一方面,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配电站房的新建和扩建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在配电站房内作业及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和配电站房设备安全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

有些区域必须指定人员才能进入,其他非指定人员,或者是饮酒、发烧等不宜进入的人员进入后,容易出现危险,现阶段还缺少这样一种能够准确识别人员的安全系统。

为全面解决上述问题,尤其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包括道闸,所述道闸上设置有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电控锁、控制器、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中心处理器以及记录器,所述门禁卡识别器用于识别授权的门禁卡信息,所述人脸识别仪包括注册信息储存模块、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人脸识别仪用于拍摄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与注册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并结合门禁卡信息而得出识别结果信息;所述红外体温检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的体温信息;所述酒精浓度监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浓度信息;所述监控摄像机用于拍摄门禁处影响信息以及申请开门人员的着装信息;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的信息,在判断满足人、卡信息统一、体温检测通过、酒精检测通过、着装检测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锁的打开,所述中心处理器与所述记录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处理器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与远程监控平台通信连接,能够及时将识别信息发送到远程监控平台或者从远程监控平台接收信息,便于实现远程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摄像机为全景摄像机,便于更好的识别门前场景及人员穿着。

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仪的注册信息储存模块存储有与门禁卡对应的人脸图像采集信息,有利于更好的识别人员信息,更好做到人卡统一。

进一步的,所述道闸设置有紧急逃生门,所述紧急逃生门采用门内手动式机械锁结构,有利于在关键时候进行逃生,安全性考虑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道闸上设置有报警装置,用于播报不符合入门的语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更好的识别申请开门人的信息,防止饮酒、发烧、未穿戴安全防护设备等不宜进入的人员进入,同时能够通过门禁卡和人脸识别双重验证更加准确的保证进入人员的情况符合要求。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人、卡信息识别流程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站房安全系统,包括道闸,所述道闸上设置有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电控锁、控制器、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以及中心处理器,所述门禁卡识别器用于识别授权的门禁卡信息,所述人脸识别仪包括注册信息储存模块、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人脸识别仪用于拍摄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并将申请开门人员的人脸信息与注册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识别,并结合门禁卡信息而得出识别结果信息;所述红外体温检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的体温信息;所述酒精浓度监测仪用于检测申请开门人员呼出气体中的酒精浓度信息;所述监控摄像机用于拍摄门禁处影响信息以及申请开门人员的着装信息,着装信息为是否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所述中心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门禁卡识别器、人脸识别仪、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的信息,在判断满足人、卡信息统一、体温检测通过、酒精检测通过、着装检测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锁的打开,所述道闸上还设置有报警装置,用于播报不符合入门的语音。

所述中心处理器与记录器电连接,所述记录器用于记录人、卡信息统一,体温检测、酒精检测以及着装检测出现未通过的次数,并将该情况进行统计,发送提示给申请开门人员以及远程监控平台,便于后期对人员的整改。

所述中心处理器设置有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用于与远程监控平台通信连接,能够及时将识别信息发送到远程监控平台或者从远程监控平台接收信息,便于实现远程控制。所述监控摄像机为全景摄像机,便于更好的识别门前场景及人员穿着。所述人脸识别仪的注册信息储存模块存储有与门禁卡对应的人脸图像采集信息,有利于更好的识别人员信息,更好做到人卡统一。所述道闸设置有紧急逃生门,所述紧急逃生门采用门内手动式机械锁结构,有利于在关键时候进行逃生,安全性考虑更好。

具体操作时,通过监控摄像机、红外体温检测仪、酒精浓度监测仪检测人员着装、人员体温、酒精浓度是否满足要求,不满足要求时,报警装置播报不符合入门的语音提示,同时上述信息通过中心处理器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当满足上述要求时,先刷门禁卡、再进行通过人脸识别仪进行人脸识别,当人、卡信息统一时,中心处理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控锁打开,人员进入,同时,中心处理器将相关信息,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若人、卡信息不统一时,报警装置播报不符合入门的语音提示,同时上述信息通过中心处理器传输到远程监控平台;通过远程监控平台,可以向中心处理器发送远程开门信号打开道闸。

本发明能够更好的识别申请开门人的信息,防止饮酒、发烧、着装不完整等不宜进入的人员进入,同时能够通过门禁卡和人脸识别双重验证更加准确的保证进入人员的情况符合要求。

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0:03: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