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40/08 G06F16/27
1.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账管节点,所述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包括:
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进行业务受理并审核的情况下,获取审核之后得到的审核结果;
在所述账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所述审核结果获取转出账户权益并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包括:
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且所述受托节点生成未成功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对所述未成功件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受托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是否有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包括:
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智能合约对所述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支付账号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支付账号信息一致;
校验所述支付账号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上传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中的成员是否重复;
校验是否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8.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以及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成员转出是指员工离开企业时,企业向受托人提交申请离职员工停止企业年金计划的相关资料,受托人审核确认后,由账户管理人进行员工权益计算及离职处理的过程。
目前,基于目前存在的业务流程,当托管人根据受托人指令进行权益支付时,因部分转出成员的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支付失败时,只能通过业务员线下进行处理,更改支付账号信息,手工生成支付指令发送托管人。此种方式人工操作产生错误的几率大,涉及付款业务,业务风险极大。
本发明提供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部分转出成员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支付失败需要通过人工线下处理的问题。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可选的,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账管节点,所述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包括:
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进行业务受理并审核的情况下,获取审核之后得到的审核结果;
在所述账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所述审核结果获取转出账户权益并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包括:
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且所述受托节点生成未成功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对所述未成功件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可选的,所述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包括:
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智能合约对所述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支付账号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上传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中的成员是否重复;
校验是否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受托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是否有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可选的,所述第三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支付账号信息一致;
校验所述支付账号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装置,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
针对在先技术,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并在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在托管节点根据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并在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由此,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因部分转出成员的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支付失败件处理流程上链,通过区块链建立起年金成员转出失败件处理的统一标准的电子化平台,以解决目前各管理节点对接不顺畅的问题,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支付失败件的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减少人工处理的风险,避免线下处理差错,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企业年金业务运营主要涉及以下四方管理节点:受托节点、账管节点、托管节点、投管节点。
其中,受托节点是接受企业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法人受托机构;
账管节点是接受受托人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并进行记账的专业机构;
托管节点是接受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银行机构;
投管节点是接受受托人的委托,根据受托人制定的投资策略和战略资产配置,为企业年金计划转出成员的利益,采取资产组合方式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运作。
现有技术的年金成员转出处理的正常业务流程如下:
第一:个人、企业经办或受托业务员等向受托节点提交成员转出申请材料;
第二:受托节点审核后发送账管节点;
第三:账管节点进行审核、计算给付权益,并生成成员转出详细信息发送受托节点;
第四:受托节点根据成员转出详细信息向托管节点发送成员转出指令;
第五:托管节点根据受托节点指令进行权益支付并反馈受托节点支付结果。
上述方式人工操作产生错误的几率大,尤其涉及付款业务,业务风险极大。由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由于部分转出成员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支付失败需要通过人工线下处理的问题。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01,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具体的,区块链平台获取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可以是由运营节点的业务运营人员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也可以是由运营节点的企业经办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也可以是由运营节点的个人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由业务运营人员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或者由企业经办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中可以包含一名或多名转出年金成员的申请信息。
步骤102,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具体的,将年金成员转出申请通过第一智能合约进行校验,如果该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则区块链平台可以获取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该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用于指示管理节点(如:托管节点)进行相关的权益支付。
步骤103,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具体的,托管节点向区块链平台获取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托管节点根据该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相关权益支付,并且在支付失败的情况下,区块链平台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用于个人或经办人(如业务运营人员或者企业经办人员)等对支付失败的账号进行账号变更。
步骤104,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具体的,用户节点(如:个人或经办人)获取区块链平台上的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用户节点根据该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填写支付账号信息,并将该支付账号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区块链平台根据支付账号信息获取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指示托管节点根据该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相关的权益支付操作,由此实现自动化处理支付失败件的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减少人工处理的风险,避免线下处理差错,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并在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在托管节点根据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并在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由此,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因部分转出成员的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支付失败件处理流程上链,通过区块链建立起年金成员转出失败件处理的统一标准的电子化平台,以解决目前各管理节点对接不顺畅的问题,能够实现自动化处理支付失败件的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减少人工处理的风险,避免线下处理差错,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账管节点,所述步骤102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进行业务受理并审核的情况下,获取审核之后得到的审核结果;
在所述账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所述审核结果获取转出账户权益并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具体的,将年金成员转出申请通过第一智能合约进行校验,如果该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不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则区块链平台直接退回该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如果该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则区块链平台可以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受托节点定时扫描区块链上的年金成员转出数据,并根据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后生成的年金成员转出数据,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受理申请。受托节点业务审核通过后,将该审核结果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并且,账管节点扫描区块链平台上的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受托节点业务审核通过的审核结果,并根据上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审核通过的审核结果,计算转出账户权益,并根据转出账户权益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即年金成员转出详细数据,账管节点并将该年金成员转出详细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并且,受托节点定时扫描区块链平台上的年金成员转出信息,并根据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将该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即区块链平台即获取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可以包括如下四项:
第一项:校验上传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即校验上传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个人或者经办人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如果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则校验成功。
第二项: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中的成员是否重复。即校验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中包含的年金成员中是否有重复的年金成员,避免对同一个年金成员进行多次年金成员转出业务操作,如果没有重复的年金成员,则校验成功。
第三项:校验是否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即校验在进行该年金成员转出业务的情况下,是否还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操作,避免多个业务同时进行,如果不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则校验成功。
第四项: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即校验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成功。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步骤103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且所述受托节点生成未成功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对所述未成功件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具体的,托管节点扫描区块链平台上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进行相关的权益支付,如果支付成功,则完成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处理。如果支付失败,则受托节点将支付失败的年金成员生成未成功件,并将该未成功件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进行第二智能合约的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退回至上一步,即退回至托管节点进行相关权益支付之后的步骤。如果校验成功,则区块链平台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其中,未成功件的主要数据结构可以包括:业务申请号、转出划款明细账号,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支付失败原因、原支付账号名称、原支付账号所属银行、原支付账号银行网点、原支付账号信息、新账号名称、新账号所属银行、新账号银行网点、新账号信息、首次修改人、首次修改时间、最后修改人、最后修改时间等。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可以包括如下三项:
第一项:校验所述受托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即校验受托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如果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则校验成功。
第二项: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是否有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即校验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在进行该年金成员转出业务的情况下,是否还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操作,避免多个业务同时进行,如果不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则校验成功。
第三项:校验所述未成功件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即校验未成功件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成功。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步骤104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具体包括:
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智能合约对所述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支付账号信息;
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具体的,用户节点获取区块链平台上的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用户节点根据该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填写支付账号信息,并将该支付账号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通过区块链平台的第三智能合约对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退回上一步,即退回用户节点生成支付账号信息后的步骤。如果校验成功,则区块链平台将该支付账号信息保存至区块链平台上。受托节点向区块链平台获取支付账号信息,并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并将该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由此区块链平台获取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由此托管节点可以根据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相关权益支付。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智能合约可以包括如下三项:
第一项:校验所述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即校验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如果有权限办理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则校验成功。
第二项: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支付账号信息一致。即校验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支付账号信息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成功。
第三项:校验所述支付账号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即校验支付账号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校验成功。
进一步的,年金成员转出未成功件的处理流程根据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受理渠道的不同,会有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由业务运营人员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中包含多名转出成员的申请信息,根据托管节点的进行权益支付的反馈信息,每个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错误导致的失败会生成一条未成功件。在未成功件处理时,被勾选的未成功件会按照年金成员转出申请分组生成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属于一个成员转出申请的未成功件会生成一个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在一个支付账号变更业务中会存在一个或多个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业务人员负责反馈这些年金成员的正确支付账号信息,受托节点根据正确的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发送至托管节点。
第二种:由企业经办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业务流程与由业务运营人员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类似,只是由企业经办人员负责反馈年金成员的正确支付账号信息。
第三种:由多个个人提交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经企业经办汇总后作为一笔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提交到受托节点,在未成功件处理时,被勾选的未成功件会按照个人分组生成支付账号变更业务,即每个年金成员一个支付账号变更业务,每个年金成员负责反馈自己的正确支付账号信息,受托节点根据正确的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发送至托管节点。
如图2所示,下面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步骤a1:用户节点将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例如:用户为A企业经办人,A企业经办人把A企业的包含10名年金成员的一份年金成员转出申请上传至区块链平台。
步骤a2:区块链平台执行第一智能合约。如果不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则先退回至步骤a1;如果满足第一智能合约,则进入步骤a3。
步骤a3:区块链平台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
步骤a4:受托节点进行业务受理并审核。具体的,受托节点获取年金成员转出数据,并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业务受理申请,并进行业务审核,并在业务审核通过后得到审核结果,并将审核结果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步骤a5:区块链平台获取审核结果。
步骤a6:账管节点计算转出账户权益。具体的,账管节点根据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审核结果计算转出账户权益。
步骤a7:账管节点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具体的,账管节点根据转出账户权益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并将年金成员转出信息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步骤a8:区块链平台获取年金成员转出信息。
步骤a9:受托节点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具体的,受托节点根据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将该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步骤a10:区块链平台获取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步骤a11:托管节点获取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并根据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如果支付成功,则结束。如果支付失败,则进入步骤a12。例如:在权益支付中,如果10名年金成员中有1名年金成员X因为支付账号错误导致支付失败,其余年金成员支付成功,则将支付结果反馈至受托节点。
步骤a12:受托节点生成未成功件。例如:受托节点生成关于年金成员X的未成功件。
步骤a13:区块链平台执行第二智能合约。具体的,区块链平台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对未成功件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退回至步骤a12。如果校验成功,则进入步骤a14。
步骤a14:区块链平台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具体的,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区块链平台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步骤a15:用户节点生成支付账号信息。具体的,用户节点获取支付账号变更数据,并进行支付账号变更申请处理,并生成支付账号信息。
步骤a16:区块链平台执行第三智能合约。区块链平台通过第三智能合约对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如果校验失败,则退回至步骤a15。如果校验成功,则进入步骤a17。例如:支付账号信息为年金成员X的修改后的正确的支付账号信息。
步骤a17:区块链平台保存支付账号信息。具体的,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将支付账号信息保存至区块链平台上。
步骤a18:受托节点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具体的,受托节点获取支付账号信息,并根据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步骤a19:区块链平台获取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步骤a20:托管节点进行权益支付。在权益支付成功后,完成转出业务流程。如果支付失败,则重新进入步骤a12。例如:托管节点根据年金成员X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案中涉及的管理节点包括:受托节点、托管节点以及账管节点。其中,受托节点是接受企业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法人受托节点。账管节点是接受受托节点委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进行记账的专业节点。托管节点是接受受托人委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银行节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借助区块链将企业年金各参与角纳入联盟链,通过区块链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隐私安全保护等特性,先实现角之间的区块链交互,将因部分年金成员的账号信息填写错误导致的支付失败件处理流程上链,通过区块链建立起企业年金成员转出失败件处理的统一标准的电子化平台,以解决目前各角系统对接不顺畅的问题,实现系统自动化处理,减少人工处理的风险,避免线下处理差错,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装置300,应用于区块链平台,所述区块链平台部署在区块链系统中,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运营节点、用户节点、受托节点和托管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1,用于获取所述运营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申请;
第二获取模块302,用于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第一生成模块303,用于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304,用于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受托节点上传的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其中,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用于使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区块链系统还包括:账管节点,所述第二获取模块302,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在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满足第一智能合约的情况下,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数据;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进行业务受理并审核的情况下,获取审核之后得到的审核结果;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账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以及所述审核结果获取转出账户权益并生成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信息生成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生成模块303,包括:
第一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托管节点根据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指令数据进行权益支付且支付失败、且所述受托节点生成未成功件的情况下,通过第二智能合约对所述未成功件进行校验;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数据。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获取模块304,包括:
第二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数据生成支付账号信息的情况下,通过第三智能合约对所述支付账号信息进行校验;
保存单元,用于在校验通过的情况下,保存所述支付账号信息;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受托节点根据所述支付账号信息生成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的情况下,获取所述支付账号变更指令数据。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上传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数据中的成员是否重复;
校验是否存在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年金成员转出申请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受托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年金计划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是否有其他年金成员转出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的基本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作为一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三智能合约包括:
校验所述用户节点是否有权限办理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变更业务;
校验所述未成功件对应的年金成员的支付账号信息是否与预设的支付账号信息一致;
校验所述支付账号信息与预设的企业基本信息、人员基本信息和/或年金计划基本信息是否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该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装置实施例是与上述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相对应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实施例中,也能达到与其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和通信总线404,其中,处理器401,通信接口402,存储器403通过通信总线4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4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在电子设备为终端设备时,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年金成员转出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23:38: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9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