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010548586.0
  • 20200616
  • CN111709835A
  • 20200925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党娜
  • G06Q40/02
  • G06Q40/02 G06Q20/40

  •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
  • 北京(11)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冯柳伟
摘要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第一用户需要办理的目标业务,通过将具有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的业务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生成对应的业务码,将业务码发送至终端设备以及服务设备,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服务设备根据接收的业务码对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进行判断,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执行对应的目标业务的操作。由此可见,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信息的获取或者输入的安全性较高,可以提高用户在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的安全性。无需在服务设备上进行目标业务的选择以及相关信息的输入,可以避免在服务设备上输入或者获取相关信息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

所述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业务码分别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业务码,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

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码为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一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设备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的位置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指定信息,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二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为所述指定信息对应的服务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码请求包括申请信息,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申请条件,确定所述申请信息满足所述申请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根据所述脸部图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和/或,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所述声纹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具体包括:

依次将获取到的所述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判断所述待匹配业务码是否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

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执行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

所述服务器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向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完成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器未在预设操作时间内获取到与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删除所述业务码,并向所述服务设备以及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码失效信息;

所述服务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码失效信息删除对应的业务码;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

10.一种业务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将所述业务码分别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业务码,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用于接收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码;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码为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为了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银行向用户提供多种服务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服务设备实现业务的自助办理。

在进行业务的自助处理时,为了保证用户资金的安全,需要进行安全验证。而服务设备的周边环境较为复杂,用户在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时,容易泄露相关信息,影响业务处理的安全性。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能够提高业务处理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

所述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业务码分别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业务码,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

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码为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可选的,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一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设备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的位置确定的。

可选的,若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指定信息,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二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为所述指定信息对应的服务设备。

可选的,所述业务码请求包括申请信息,在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申请条件,确定所述申请信息满足所述申请条件。

可选的,在所述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在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根据所述脸部图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和/或,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所述声纹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的,所述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具体包括:

依次将获取到的所述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判断所述待匹配业务码是否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

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执行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可选的,在所述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服务设备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

所述服务器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向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完成信息。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器未在预设操作时间内获取到与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删除所述业务码,并向所述服务设备以及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码失效信息;

所述服务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码失效信息删除对应的业务码;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服务设备和服务器;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所述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所述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将所述业务码分别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业务码,向所述第一用户显示所述业务码;

所述服务设备,用于接收由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业务码;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所述目标业务码为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可选的,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一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设备是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的位置确定的。

可选的,若所述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指定信息,所述服务设备为第二目标服务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为所述指定信息对应的服务设备。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业务对应的申请条件,确定所述申请信息满足所述申请条件。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验证信息确认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

可选的,所述服务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根据所述脸部图像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和/或,

所述服务设备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所述声纹信息以及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所述第二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

可选的,所述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具体用于依次将获取到的所述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判断所述待匹配业务码是否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若具有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所述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执行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可选的,所述服务设备,还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

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向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与所述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完成信息。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用于若未在预设操作时间内获取到与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删除所述业务码,并向所述服务设备以及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所述业务码对应的业务码失效信息;

所述服务设备,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码失效信息删除对应的业务码;

所述终端设备,还用于向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第一用户需要办理的目标业务,通过将具有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的业务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生成对应的业务码,将业务码发送至终端设备以及服务设备,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服务设备根据接收的业务码对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进行判断,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执行对应的目标业务的操作。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目标业务的选择以及目标业务处理的申请,通过服务器生成对应的业务码。用户可以从终端设备中获取业务码,并在服务设备上通过输入业务码直接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信息的获取或者输入的安全性较高,可以提高用户在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的安全性。无需在服务设备上进行目标业务的选择以及相关信息的输入,可以避免通过在服务设备输入或者获取相关信息导致信息泄露的问题。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便于理解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先对本申请的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发明人在对传统的服务设备上的业务办理进行研究后发现,服务设备的位置一般处于较为公共的位置,周边的安全设备较少,保密性不高。用户在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的过程中,输入或者获取的到的相关信息容易遭到泄露,不能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以及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导致业务处理的安全性较低。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处理方法,首先,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业务码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其次,服务器根据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服务器将业务码分别发送至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再次,终端设备接收业务码,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最后,服务设备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业务码;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码为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1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6。

S101:终端设备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中具有的业务。

第一用户在需要通过服务设备上办理业务时,可以在终端设备上先进行对相应业务办理的申请。终端设备上可以预先设置有对应于服务设备上具有的业务的相关界面用于帮助第一用户理解各项业务的功能,第一用户可以通过触发相关的按键生成对应的申请请求。

终端设备在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后,根据申请请求确定对应的目标业务。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用户是基于特定的业务办理进行申请请求的触发的,终端设备获取到的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中具有对应的目标业务的信息,根据申请请求可以确定对应的目标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在通过服务设备进行业务办理时,可能需要进行多项业务的办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目标业务可以为多个。

此外,终端设备在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之前,为了确保安全,还可以获取第一用户的验证信息,根据验证信息确认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其中,验证信息中可以包括用户名、用户密码、验证码等用于验证用户身份的信息。

S102: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业务码请求;业务码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在终端设备确定目标业务之后,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的业务码请求,以便服务器根据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码请求生成对应的业务码。

业务码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业务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目标业务的名称,目标业务所属的业务类型等。

S103:服务器根据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服务器将业务码分别发送至终端设备和服务设备。

服务器在获取到业务码请求之后,根据业务码请求中的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生成与目标业务对应的业务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业务码的类型,例如,业务码可以为多位随机数字、二维码等。生成的业务码中具有目标任务的相关信息。

服务器在生成对应的业务码之后,将业务码发送至对应的终端设备,将业务码发送至服务设备。其中,为了便于用户在任意的服务设备上办理目标业务,服务设备可以为该服务器管理的全部服务设备。

但是,向全部的服务设备发送业务码的成本较高,考虑到用户可能选择较近的服务设备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服务器将业务码发送至第一目标服务设备;其中,第一目标服务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的位置确定的。服务器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的位置,通过获取终端设备的位置可以确定第一用户所在的位置,进一步将在处在预设位置范围内的服务设备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设备,便于用户实现目标业务的办理,还可以节约网络资源。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可以指定服务设备作为后续业务办理使用的服务设备。例如,第一用户在确定所要使用的服务设备之后,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目标业务的申请。此时,终端设备发送至服务器的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指定信息,指定信息中具有第一用户选择的服务设备的标识,服务器根据指定信息确定第二目标服务设备,将业务码发送至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以便第一用户在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

可以理解的是,部分业务的处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业务码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申请信息,以便服务器对业务码申请进行验证。具体的,在服务器根据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之前,服务器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申请条件,判断业务码请求中的申请信息是否可以满足申请条件,在确定申请信息可以满足申请条件之后,再生成对应的业务码。申请条件是与目标任务对应的,用户办理目标任务需要满足的条件。例如,用户在申请办理取款业务时,对应的申请条件可以是限额额度,在确定用户申请的取款金额额度小于或者等于限额额度时,可以满足申请条件。

S104:终端设备接收业务码,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

终端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业务码,并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以便第一用户根据显示的业务码在服务设备上进行输入。

为了提高业务处理的安全性,终端设备在获取业务码后,可以向用户显示获取信息,提醒用户获取到由服务器发送的业务码,在用户触发业务码显示按键之后对应的向用户显示业务码。

S105:服务设备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业务码。

服务设备接收由服务器发送的业务码。为了便于后续进行业务码的确定,服务设备可以将业务码储存至建立的业务码数据库中。

S106: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码为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第二用户在服务设备上进行业务办理时,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业务码输入至服务设备中,服务设备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码。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第二用户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方法,可以为第二用户通过点击屏幕或者是点击键盘按键输入,也可以采用近场通信技术通过终端设备将包含业务码信息传输至服务设备。

服务设备在获取到待处理业务码后,判断从服务器获取到的业务码中是否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确定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并执行目标业务。

可以理解的是,若目标业务中具有多个业务时,可以根据业务类型确定多个业务的执行顺序。

确定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具体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依次将获取到的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将获取到的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的顺序,可以根据服务设备获取到业务码的时间作为顺序确定的依据,也可以按照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所属的业务类型作为顺序确定的依据。

第二步:判断待匹配业务码是否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

第三步: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

第四步: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上进行申请请求,通过服务器分配业务码,用户可以根据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业务码在服务设备上直接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由此可以在安全性较高的终端设备上进行业务的选择和相关信息的处理,实现安全性较高的业务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服务设备利用业务码进行业务的处理仍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问题,在服务设备上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可能并非是待处理业务码申请的第一用户。为了确保业务办理的安全性,可以对第二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该方法在上述S101-S106之外,还包括以下A1-A3:

A1:服务设备接收服务器发送的与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服务器在生成业务码时获取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其中,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以为发送业务码请求的终端设备中的账户信息。用户信息中可以包括第一用户的脸部特征或者是声纹特征。

在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前,可以对第二用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A2: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根据脸部图像以及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

服务设备可以通过摄像模块获取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将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到的特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的用户脸部特征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来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与申请业务码的第一用户是否同一个用户,是同一个用户则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若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与申请业务码的第一用户不是同一个用户,服务设备可以停止对待处理业务码的处理,不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并且发送警报信息。

A3:服务设备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声纹信息以及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

服务设备通过录音模块获取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的语音,并进行声纹的提取,将提取到的声纹信息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中的声纹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来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与申请业务码的第一用户是否同一个用户,若确定是同一个用户,则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若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第二用户与申请业务码的第一用户不是同一个用户,服务设备可以停止对待处理业务码的处理,不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并且发送警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A2和A3的执行方式,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执行A2或者A3;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执行A2和A3以提高安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服务设备获取业务码对应的用户信息,以及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或声纹信息,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用户的身份,当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用户的身份与申请业务码的用户身份一致时,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通过人脸识别或者是声纹识别可以确定输入待处理业务码的用户的身份,提高目标业务处理的安全性。

当用户在一台服务设备上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完成后,本次目标业务的办理结束,为了防止在其他服务设备上继续通过业务码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可以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该业务码失效的信息。

具体的,在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服务设备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后,方法还包括:

服务设备向服务器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

服务器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向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完成信息。

服务设备在执行完成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之后,向服务器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执行信息中可以包括目标业务码以及目标业务的处理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后,确认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执行完成。

服务器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其他服务设备为其他接收到该目标业务码的服务设备,失效信息为表示目标业务码失效的信息,其他服务设备在接收到失效信息后,可以将目标业务码进行删除。

服务器向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目标业务完成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服务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执行信息,服务器对应的发送失效信息以及执行完成信息,可以实现完成目标任务执行的业务码的失效以及对用户的提示。一方面确保了业务处理的安全性,另一方面便于用户确定目标业务的执行进度。

用户在获取业务码后,可能会较长时间内不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为了确保业务处理的安全,可以设置业务码的预设操作时间。

若服务器未在预设操作时间内获取到与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删除业务码,并向服务设备以及与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与业务码对应的业务码失效信息;

服务设备根据业务码失效信息删除对应的业务码;

终端设备向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

若服务器在预设操作时间之内没有接受到由服务设备发送的执行信息,则用户未利用业务码进行目标任务的执行,服务器可以将业务码进行删除,便于重新分配该业务码。另外,服务器向服务设备和终端设备发送业务码失效信息,其中服务设备是接收该业务码的服务设备,终端设备为与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业务码失效信息中具有失效的业务码,服务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业务码失效信息将对应的业务码进行删除,防止用户利用失效的业务码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终端设备根据业务码失效信息向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便于第一用户确认该业务码已失效,不可进行目标业务的办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预设操作时间,服务器将未使用的业务码进行删除,并删除服务设备中的业务码,确保超时的业务码失效,进一步确保通过业务码进行业务办理的安全性。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业务处理系统包括:

终端设备201、服务设备202和服务器203;其中,

终端设备201,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申请请求,确定申请请求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为服务设备202中具有的业务;向服务器203发送业务码请求;业务码请求中包括目标业务的业务信息;

服务器203,用于根据业务信息,生成对应的业务码;将业务码分别发送至终端设备201和服务设备202;

终端设备201,还用于接收业务码,向第一用户显示业务码;

服务设备202,用于接收由服务器203发送的业务码;获取第二用户输入的待处理业务码;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目标业务码为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

可选的,服务设备202为第一目标服务设备;其中,第一目标服务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201的位置以及服务设备202的位置确定的。

可选的,若业务码请求中包括指定信息,服务设备202为第二目标服务设备;其中,第二目标服务设备为指定信息对应的服务设备。

可选的,服务器203,还用于获取目标业务对应的申请条件,确定申请信息满足申请条件。

可选的,终端设备201,还用于获取第一用户的验证信息,根据验证信息确认第一用户的用户身份。

可选的,服务设备202,还用于接收服务器203发送的与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

服务设备获取第二用户的脸部图像,根据脸部图像以及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

和/或,

服务设备获取用户的声纹信息,根据声纹信息以及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确认第二用户为第一用户。

可选的,服务设备202,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具体用于依次将获取到的业务码作为待匹配业务码;判断待匹配业务码是否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若具有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将与待处理业务码一致的业务码作为目标业务码;执行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目标业务。

可选的,服务设备202,还用于向服务器203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

服务器203,还用于向其他服务设备发送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失效信息,向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201发送执行完成信息,以便与目标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201向第一用户显示完成信息。

可选的,服务器203,还用于若未在预设操作时间内获取到与业务码对应的执行信息,删除业务码,并向服务设备202以及与业务码对应的终端设备201发送与业务码对应的业务码失效信息;

服务设备202,还用于根据业务码失效信息删除对应的业务码;

终端设备201,还用于向第一用户显示失效提示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或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21:45: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87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