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20/10 G06Q20/32 G06Q20/40 G06K17/00 G07B15/02
1.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离线二维码使用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
根据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修改用户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发送修改后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包括:
在扣费签约操作成功后,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免密扣费处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包括:
向用户展示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的风险提示信息;
在用户经风险提示后继续请求签约时,通过用户发送的验证码或支付密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在验证通过后,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6.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包括: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获取离线二维码对应的用户历史乘车信息;
根据用户历史乘车信息,校验离线二维码是否满足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8.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离线二维码接收与提供模块,用于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接收与扣费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离线二维码使用次数。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修改请求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
根据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修改用户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发送修改后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费签约模块,用于:
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接收与扣费模块具体用于:
在扣费签约操作成功后,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免密扣费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扣费签约模块具体用于:
向用户展示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的风险提示信息;
在用户经风险提示后继续请求签约时,通过用户发送的验证码或支付密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在验证通过后,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13.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校验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记录模块,用于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订单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校验模块具体用于: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获取离线二维码对应的用户历史乘车信息;
根据用户历史乘车信息,校验离线二维码是否满足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1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及装置。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不必再带着实体卡或现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已支持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乘坐,例如地铁和公交车等,但是目前必须通过智能手机在联网的条件下生成二维码,才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给用户带来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用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在用户使用离线下车后,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用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用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离线二维码接收与提供模块,用于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接收与扣费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用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该装置包括: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校验模块,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记录模块,用于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订单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用于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与现有技术中必须通过智能手机在联网的条件下生成二维码,才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可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可以通过车辆公司后台系统与手机支付应用之间的交互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公司后台系统的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一具体实例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一具体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一具体实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步骤102、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步骤103、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步骤104、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步骤105、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由图1所示流程可以得知,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手机支付应用、用户、车辆公司后台系统之间的交互,可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图1所示流程可以适用于用户的手机是非智能手机、无法联网等场景,比如用户使用老年机、无法连接移动网络、无法连接互联网等情况。
具体实施时,首先可以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其中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乘车需求进行初始化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包括可以以下一项或多项: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离线二维码使用次数。例如用户每月工作日需乘车上下班,平均每天花费10元,周末不定时出门乘车,则用户可以在初始设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时限定: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30天、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每日15元、离线二维码使用次数60次。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根据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修改用户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发送修改后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具体实施时,用户可以根据实际乘车需求调整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也可以设置停止使用离线二维码乘车。
在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在接收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时,可以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以便用户在乘车额度设置信息限制条件下使用离线二维码乘车;同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可以确定用户支付账户,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可以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可以包括:在扣费签约操作成功后,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免密扣费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可以包括:向用户展示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的风险提示信息;在用户经风险提示后继续请求签约时,通过用户发送的验证码或支付密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通过后,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具体实施时,可以向用户提供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服务,即用户在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和使用次数范围内使用离线二维码乘车时,若乘车金额在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内,可以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自动扣费,用户不必频繁输入支付密码进行付款操作;此外,用户可以随时选择关闭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服务,继续通过输入支付密码进行付款操作。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公司后台系统的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车辆公司后台系统的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步骤202、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步骤203、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步骤204、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步骤205、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具体实施时,首先可以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其中,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然后可以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用于乘车时使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可以包括: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获取离线二维码对应的用户历史乘车信息;根据用户历史乘车信息,校验离线二维码是否满足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具体实施时,在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时,根据用户历史乘车信息可以确定用户已经使用离线二维码的累计次数和金额,进而判断离线二维码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若离线二维码可以继续使用则校验通过,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一具体实例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具体实例中涉及用户301、手机支付应用302、车辆公司后台系统303。
在实施例中,首先可以由手机支付应用302获取用户301的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根据用户301的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303;车辆公司后台系统303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301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302,以供用户301保存;在用户301使用离线乘车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303根据用户301的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301乘车,并记录用户301乘车信息;车辆公司后台系统303根据用户301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302;手机支付应用302根据用户301身份信息确定用户301支付账户,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301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生成与发送模块402,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离线二维码接收与提供模块403,用于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
确定模块404,用于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
接收与扣费模块405,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离线二维码有效期限、离线二维码扣费限额、离线二维码使用次数。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一具体实例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还包括:
修改请求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根据用户提交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修改请求,修改用户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发送修改后的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一具体实例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还包括:
扣费签约模块601,用于根据用户请求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接收与扣费模块405具体用于:
在扣费签约操作成功后,对用户的支付账户进行免密扣费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扣费签约模块601具体用于:
向用户展示离线二维码扣费签约的风险提示信息;
在用户经风险提示后继续请求签约时,通过用户发送的验证码或支付密码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
在验证通过后,对用户的离线二维码进行扣费签约操作。
图6可以包括图5所示的修改请求接收模块501。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相似,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机二维码乘车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离线二维码生成与发送模块702,用于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
校验模块703,用于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
记录模块704,用于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
订单信息生成与发送模块705,用于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校验模块703具体用于:
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获取离线二维码对应的用户历史乘车信息;
根据用户历史乘车信息,校验离线二维码是否满足乘车额度设置信息。
基于前述发明构思,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10、处理器820及存储在存储器810上并可在处理器8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830,所述处理器82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830时实现前述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
基于前述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手机二维码乘车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与现有技术中必须通过智能手机在联网的条件下生成二维码,才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发送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到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根据乘车额度设置信息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将离线二维码提供给用户保存;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确定用户支付账户;在用户使用离线下车后,接收车辆公司后台系统发送的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的订单信息,根据订单信息确定对应的乘车金额,对用户支付账户进行扣费处理,可以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降低利用二维码乘车的门槛,改善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用户通过手机支付应用发送的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携带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根据离线二维码乘车申请为用户生成离线二维码发送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用户保存;在用户使用离线乘车时,根据用户身份信息和乘车额度设置信息对离线二维码进行校验;在校验通过后允许用户乘车,并记录用户乘车信息;根据用户乘车信息生成订单信息,发送订单信息到手机支付应用,以供手机支付应用进行乘车扣费处理,可以通过车辆公司后台系统与手机支付应用之间的交互支持用户通过离线二维码乘车,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8:25: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7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