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4L12/58 H04L29/06
1.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0:提交体管理申请资料,申请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S20:审核并根据体管理申请资料,生成基本信息,创建处于待激活状态的;
S30:通过响应方式,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包括:
S31:若干主体通过基本信息搜索处于待激活状态的,获取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响应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的创建申请;
S32:若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2还包括S321:获取响应主体,识别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的属性判断其产生响应行为是否有效;
S322:对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进行计数,若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有效响应行为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S321中,若响应主体存在与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且响应行为为被依赖方的响应行为或确认响应行为,则该响应主体产生的响应行为有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0还包括S33:在结构下生成若干个子,获取有效响应行为主体、及与有效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主体可被标记,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是否被标记,分为有标记响应主体和无标记响应主体;
在步骤S33中,还包括:获取有标记响应主体,判断有标记响应主体是否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
若有标记响应主体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标记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子包括依赖方子和被依赖方子;
若有标记响应主体不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则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添加至被依赖方子。
8.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智能设备以及服务器,第一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第二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智能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且程序被配置由所述服务器执行,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智能设备可通过系统程序、或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或通过智能设备安装的某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实现与服务器建立联系、相互通信。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
智能设备可方便联系儿童、保障儿童安全,智能设备儿童化已是趋势,越来越多的儿童拥有智能设备并带着智能设备去学校。
现今,学校缺乏有效措施统一管理儿童的智能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能够使学校可获取若干智能设备的统一管理权限,以便于通过统一管理权限统一管理若干儿童的智能设备。
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0:提交体管理申请资料,申请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S20:审核并根据体管理申请资料,生成基本信息,创建处于待激活状态的;S30:通过响应方式,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优选的,步骤S30包括:S31:若干主体通过基本信息搜索处于待激活状态的,获取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响应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的创建申请;S32:若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优选的,步骤S32还包括S321:获取响应主体,识别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的属性判断其产生响应行为是否有效;S322:对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进行计数,若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有效响应行为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优选的,在步骤S321中,若响应主体存在与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且响应行为为被依赖方的响应行为或确认响应行为,则该响应主体产生的响应行为有效。
优选的,步骤S30还包括S33:在结构下生成若干个子,获取有效响应行为主体、及与有效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
优选的,响应主体可被标记,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是否被标记,分为有标记响应主体和无标记响应主体;在步骤S33中,还包括:获取有标记响应主体,判断有标记响应主体是否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若有标记响应主体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标记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
优选的,子包括依赖方子和被依赖方子;若有标记响应主体不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则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添加至被依赖方子。
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智能设备以及服务器,第一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第二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智能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所述服务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且程序被配置由所述服务器执行,用于实现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
优选的,智能设备可通过系统程序、或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或通过智能设备安装的某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实现与服务器建立联系、相互通信。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可执行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学校可获取若干智能设备的统一管理权限,以便于通过统一管理权限统一管理若干儿童的智能设备。
2、可有效验证申请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申请人的身份,若干智能设备的统一管理权限授予的安全性高。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提交体管理申请资料,申请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S20:审核并根据体管理申请资料,生成基本信息,创建处于待激活状态的;
S30:通过响应方式,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具体的,在步骤S30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若干主体通过基本信息搜索处于待激活状态的,获取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响应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的创建申请;
S32:若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具体的,在步骤S32包括以下步骤:
S321:获取响应主体,识别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的属性判断响应主体的响应行为是否有效。若响应主体存在与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且响应行为为被依赖方的响应行为或确认响应行为,则响应行为有效。即响应主体的属性可根据是否存在与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可分为有依赖属性主体和无依赖属性主体;有依赖属性主体还可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是依赖关系还是被依赖关系,可分为依赖方主体和被依赖方主体(简称为依赖属性类型)。即响应主体的属性包括不限于有依赖属性主体和无依赖属性主体、依赖方主体和被依赖方主体。
S322:对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进行计数,若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有效响应行为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进一步,还包括步骤S33:在结构下生成若干个子,获取有效响应行为主体、及与有效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即将依赖方主体添加至依赖方子,被依赖方主体添加至被依赖方子。
可选的,响应主体可被标记,响应主体的属性还可根据响应主体是否被标记,分为有标记响应主体和无标记响应主体。在步骤S33中,还包括获取有标记响应主体,判断有标记响应主体是否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若有标记响应主体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标记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和其对应的客体分别添加至对应的依赖属性类型子。若有标记响应主体不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则将有标记的响应主体添加至被依赖方子。即,有标记响应主体不存在与有标记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则默认该有标记响应主体为被依赖方属性。
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智能设备以及服务器。第一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第二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智能设备可与服务器相互通信。其中,第一设备可通过在第一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或通过某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以实现与服务器建立联系、相互通信;第二设备可通过在第二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或通过某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以实现与服务器建立联系、相互通信;智能设备可通过系统程序、或通过在智能设备上安装应用程序、或通过智能设备安装的某应用程序中的小程序以实现与服务器建立联系、相互通信。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包括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设备。智能设备包括儿童智能手表、儿童智能手机、儿童智能手环以及其他儿童智能设备。
现以老师获取若干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以管理若干智能设备为实施例,对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可以理解,一种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获取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为家长设备,第二设备为老师设备,智能设备为儿童智能设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为家长手机,第二设备为老师手机,智能设备为儿童智能手表。
S10:提交体管理申请资料,申请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具体的,老师在通过第二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联系,在服务器注册老师账号,上传班级创建资料至服务器,申请创建班级。班级创建资料包括班级创建信息和身份证明文件(身份证和学校证明文件等)。
S20:审核并根据体管理申请资料,生成基本信息,创建处于待激活状态的;
具体的,服务器识别身份证明文件,将身份证明文件的识别结果与班级创建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一致,则生成班级基本信息,并创建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班级,将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班级与班级基本信息绑定。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智能设备可通过搜索班级基本信息,在服务器中搜索到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班级。
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班级:可通过设定方式进行激活。未激活前,服务器显示班级基本信息,且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班级可被搜索,但班级功能不可用,即统一管理权限不可用。
S30:通过响应方式,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S31:若干主体通过基本信息搜索处于待激活状态的,获取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响应处于待激活状态的的创建申请;
具体的,通过第一设备或儿童智能设备与服务器建立联系,即第一设备或儿童智能设备通过所对应的账号,登录服务器,并通过班级基本信息搜索待激活班级,获取待激活班级后,响应待激活班级创建申请。
可以理解,第一设备或儿童智能设备所对应的账号,即为家长账号或儿童账号。通常情况下,家长账号和儿童账号是在激活儿童智能设备时创建,并在儿童智能设备激活的过程中,完成儿童账号与儿童智能设备的绑定、家长账号和儿童账号的绑定,并记录于服务器。
S32:若响应主体数量达到预设的响应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S321:获取响应主体,识别响应主体的属性,根据响应主体的属性判断响应主体的响应行为是否有效。
若响应主体存在与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且响应行为为被依赖方的响应行为或确认响应行为,则响应行为有效。
具体的,服务器获取响应账号信息,并根据响应账号信息判断响应账号的类型,即判断响应账号为儿童账号还是家长账号。若响应账号为儿童账号,则服务器将儿童账号响应的处于待激活状态班级的班级基本信息发送至与儿童账号关联绑定的家长账号,以获取家长账号对儿童账号响应行为的追认确认;若与儿童账号绑定的家长账号确认儿童账号的响应行为有效,则儿童账号的响应行为有效;若与儿童账号绑定的家长账号未确认或否认儿童账号的响应行为为有效响应行为,则儿童账号的响应行为无效。若响应账号为与儿童账号绑定的家长账号,则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有效。即,若响应行为是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且家长账号存在绑定的儿童账号,或是儿童账号的响应行为且经过家长账号确认该响应行为有效,则该响应账号执行的响应行为为有效响应行为。
可选的,老师账号可查看响应班级创建申请的响应列表,且可标记并备注响应账号。如此,可在家长和老师共同创建班级时,帮助老师建立家长或儿童和其响应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即老师账号可在服务器中创建并存储家长或儿童-响应账号绑定表,以实现具体个人和具体账号的一一对应。如此,可避免非本班级的家长账号(儿童账号)参与本班级的创建响应过程,以便于使老师区别本班家长(儿童)与其他家长(儿童)。可以理解,老师账号对响应账号的标记行为也可以是该响应账号响应行为有效的必要条件之一。
可选的,若响应账号为家长账号,服务器还可判断家长账号是否存在关联绑定的儿童账号。若家长账号存在关联绑定的儿童账号,则该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有效;若家长账号不存在关联绑定的儿童账号,则该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无效。老师账号可对不存在绑定儿童账号的家长账号做标记。
S322:对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进行计数,若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主体数量达到有效响应行为主体数量阈值,激活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并开通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
具体的,服务器对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账号进行计数,在产生有效响应行为的响应账号数量达到班级创建响应数量阈值时,激活班级功能,即服务器将班级由待激活状态修改为激活状态,并开通老师账号的班级管理权限。
通过若干家长账号响应班级创建的验证方式,即通过多数家长对班级创建信息的判断、响应行为,可确保班级信息真实可靠,可解决学校老师的身份验证问题,增加若干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赋予的安全性,避免若干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被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漏洞(如P图,即图片变更、拼接等技术手段)绕开监管,恶意申请及利用若干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实现不法目的。通过家长的追认响应步骤,可充分发挥家长的判断、识别能力,可避免儿童被忽悠,也便于家长掌握儿童智能设备使用情况。另,若干家长响应验证方式灵活、可靠,有助于在家长与老师之间建立联系,并强化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老师账号标记响应账号,可完成家长或儿童与响应账号之间的联系建立,便于老师将账号和人联系起来,可减少老师工作量和生疏感。
S33:在结构下生成若干个子,获取有效响应行为主体、及与有效响应主体有依赖关系或被依赖关系的客体,根据有效响应主体和其对应客体的依赖属性类型,将有效响应主体和客体添加至对应依赖属性类型的不同子。
具体的,服务器在班级结构下生成家长和班级,如:服务器在班级页面中,添加家长和班级的子页面。服务器获取有效响应账号及其关联绑定账号,并根据有效响应账号及其关联绑定账号所对应的的类型(即是家长账号还是儿童账号),将家长账号添加至家长,将儿童账号添加至班级。如此,可便于老师对家长和学生分类联系、管理,可一次性完成家长和班级的建立,避免老师和/或家长相互记电话号码、或通过社交应用手动添加好友、建等,实现老师与家长的智能交换,减少老师和家长的工作量,降低老师与家长的联系成本。进一步,在家长和/或班级中体现家长账号和儿童账号的关联关系,如班级中某个成员的成员信息中包括关联的家长账号信息,以便老师将家长与儿童联系起来,完成家长和儿童联系的建立,避免老师出现对家长和儿童的割裂认识。
可以理解,儿童账号与儿童智能设备绑定,班级中儿童账号即对应于儿童智能设备,老师可编辑智能设备统一管理内容,并将该智能设备统一管理内容应用于班级,即应用于班级中的所有账号,服务器按照智能设备统一管理内容管理班级中各账号所对应的儿童智能设备。
可选的, S33还可包括:服务器可获取班级激活时老师账号标记的响应账号,并获取有标记的响应账号及其关联绑定的账号。若有标记的响应账号存在关联绑定的账号,则根据有标记的响应账号及其关联绑定账号所对应的类型,将家长账号添加至家长,将儿童账号添加至班级;若有标记的响应账号不存在关联绑定的账号,则将该有标记的响应账号添加至家长。可以理解,在此种情况下,存在家长设备可在服务器中单独注册家长账号的情况,即家长未购买智能设备,也可通过家长设备下载相关应用程序登录服务器进行账号注册,获取家长账号。可以理解,注册时可要求仅提供家长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进一步,严格注册要求还可以是注册时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及与儿童关系的身份证明文件,如户口本、身份证及民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亲子关系证明等。在班级响应阶段,单独注册的家长账号也可参与班级响应,但由于单独注册的家长账号不存在绑定的儿童账号,即不存在关联绑定可被统一管理的儿童智能设备,为避免家长瞎起哄,在班级创建响应的过程中,该单独注册的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缺乏有效性,即该单独注册的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被服务器判断为无效。但该家长账号的响应行为将记录于班级创建的响应列表中,老师账号可从响应列表中到该家长账号并给予标记备注,以便于在班级创建、激活后,服务器将被标记的家长账号自动添加至家长。如此,可使老师在获得对儿童智能设备统一管理权限的同时,还可组建完整的班级家长,老师可借助该家长联系家长,并在统一给家长发通知时不遗漏任何家长,不因家长未购买儿童智能设备而被忽略,处于老师统一联系范围之外,可避免老师另外创建家长、组建完整的班级家长,减少老师的工作量。
可选的,已激活班级加入新账号时,服务器在获取家长账号或老师账号确认信息后,如:新账号申请加入班级需要老师账号确认,班级添加新账号需要家长账号确认。服务器获取加入账号及其关联账号,根据加入账号及其关联账号所对应的类别,将加入账号和关联账号分别添加至不同的子。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通信单元、数据库、识别单元、处理单元以及存储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智能设备通信、交换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设定程序。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设定程序执行上述步骤。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家长账号与儿童账号,可以理解,家长账号和儿童账号可以是账号某位数不同,如家长账号某位数为1,儿童账号对应的该位数为2。
数据库用于存储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存储家长账号-儿童账号的关联绑定关系、家长账号-儿童账号-班级-老师账号的关联绑定关系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手机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服务器、手机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上述方法步骤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 ,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5:53: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6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