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010999163.0
  • 20200922
  • CN111932153A
  • 20201113
  • 江西业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刘旭文
  • G06Q10/06
  • G06Q10/06 G06Q10/08 G06Q30/02

  •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祥大道2799号南昌佳海产业园二期123栋
  • 江西(36)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龚家骅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包括信息录入模块、匹配模块、确认模块、验证模块和管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在管理模块中设置多个预设矩阵,使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对配送员的单次配送进行评价从而实时调节配送员的积分值,并根据各区域内不同的积分值标准依次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通过使用积分作为判定基础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在有效保证各区域内配送员平均收入的同时,能够均衡各区域内配送员的数量,有效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配送效率均衡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以获取配送信息;所述配送信息包括代取配送信息和代买配送信息,当用户使用所述系统时,通过用户终端选取代取服务或代买服务并根据选取的服务录入对应的配送信息;

匹配模块,其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用户录入信息录入模块的配送信息匹配配送员,在单个配送区域内的各配送员分别拥有对应的积分,匹配模块按照积分降序的顺序依次将配送信息发送至各配送员携带的配送终端;

确认模块,其与所述匹配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所述配送终端的反馈生成配送订单;当一个配送终端接取配送信息时,其余配送终端无法重复接取该配送信息,配送终端接取完成时,所述确认模块根据配送信息拟定配送订单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终端,当用户终端确认时,确认模块建立配送订单,携带接取所述配送信息的配送员开始进行配送;

验证模块,其与所述确认模块相连,用以对配送员配送的货物进行验证;当配送员将货物配送至指定地点时,配送员在所述配送终端上确认货物配送完成,配送终端将配送完成确认信息输送至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验证信息,用户对货物进行检查并判定货物合格时使用用户终端确认验证信息并支付配送费以完成该次配送;

管理模块,用以分别对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信息、配送员信息、配送员积分以及各区域内配送员的数量进行管理;在管理模块内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积分结算矩阵、预设路程长度矩阵、预设收费矩阵、预设配送区域矩阵、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对配送员的单次配送进行评价从而实时调节配送员的积分值,并根据各区域内不同的积分值标准依次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管理模块会在指定的周期内分别检测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员数量以及各配送员的积分情况;管理模块还能够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选用代取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取货地址、取货人、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货物价格、代买地址、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售卖点数量值,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并向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输入货物名称时,管理模块会根据货物名称检索用户所在配送区域内的售卖该货物的售卖点的实际数量值,当实际数量值大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判定无需添加代买地点,当实际数量值小于等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需使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代买货物的代买地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中还设有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和预设收费矩阵M0;对于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长度,L2为第二预设长度,L3为第三预设长度,L4为第四预设长度,各预设长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收费矩阵M0,M0(M1,M2,M3,M4),其中,M1为第一预设费用,M2为第二预设费用,M3为第三预设费用,M4为第四预设费用,各预设费用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确认模块拟定配送订单时,确认模块会分别将取货地址/代买地址和收货地址的坐标标记在对应配送区域内的地图上,并自动生成三条预选配送路线,包括最短距离配送路线、途径最少红绿灯的配送路线以及与配送员常走路线重合度最高的路线,配送员在选定一条路线后,管理模块会将该选定路线的总路程L与所述L0矩阵中的各项数值进行比对:

当L≤L1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1;

当L1<L≤L2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2;

当L2<L≤L3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3;

当L3<L≤L4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4;

当管理模块完成对该次配送费用的判定时,所述确认模块将管理模块判定的收取费用拟入配送订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和积分结算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R0(R1,R2,R3,R4,R5),其中,R1为S级评价的第一评分等级,R2为A级评价的第二评分等级,R3为B级评价的第三评分等级,R4为C级评价的第四评分等级,R5为D级评价的第五评分等级;对于所述积分结算矩阵S0,S0(S1,S2,S3,S4,S5),其中,S1为积分+2的第一结算积分,S2为积分+1的第二结算积分,S3为积分+0的第三结算积分,S4为积分-1的第四结算积分,S5为积分-2的第五结算积分;

当配送员完成单次配送时,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终端针对该配送员对此次配送进行评价,当用户对配送员的评价为R时,管理模块将R与R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变更配送员的积分S:

当R=R1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1;

当R=R2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2;

当R=R3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3;

当R=R4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4;

当R=R5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对于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A0(A1,A2,A3,...An),其中,A1为第一预设配送区域,A2为第二预设配送区域,A3为第三预设配送区域,An为第n预设配送区域;对于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H0(H1,H2,H3,...Hn),其中,H1为第一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2为第二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3为第三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n为第n预设配送人数矩阵;对于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B0(B1,B2,B3,...Bn),其中,B1为第一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2为第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3为第三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n为第n预设审核标准矩阵;

当有人申请配送员职位时,管理模块会根据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以及该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1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1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1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1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2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2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2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2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3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3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3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3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n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n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n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n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第i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i,i=1,2,3,...n,Hi(Hi1,Hi2,Hi3,Hi4),其中,H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配送员人数,H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配送员人数,H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配送员人数,H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配送员人数,各预设配送员人数的数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对于第i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i,Bi(Bi1,Bi2,Bi3,Bi4),其中,B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审核标准,B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审核标准,B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审核标准,B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审核标准,各预设审核标准的严格程度按照数字顺序递增;

当申请人申请入职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第i配送区域现有配送员人数H并将H与H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H≤Hi1时,管理模块选用Bi1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1<H≤Hi2时,管理模块选用Bi2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2<H≤Hi3时,管理模块选用Bi3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3<H≤Hi4时,管理模块选用Bi4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Hi4时,管理模块判定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人数达到饱和,不再处理针对第i配送区域的入职申请;

审核标准选定完成时,管理模块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当管理模块审核合格时,管理模块判定申请人入职,对申请人建立配送员编号、对申请人发放对应编号的配送终端并将申请人的初始积分设置为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还设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对于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J0(J1,J2,J3,...Jn),其中,J1为第一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2为第二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3为第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n为第n预设积分标准矩阵;对于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K0(K1,K2,K3,...Kn),其中,K1为第一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2为第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3为第三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n为第n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

所述管理模块会根据各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限制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1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1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1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2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2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2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3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3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3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n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n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n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第i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i,i=1,2,3,4,Ji(Ji1,Ji2,Ji3,Ji4),其中,J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积分标准,J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积分标准,J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积分标准,J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积分标准,个预设积分标准的积分制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第i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i,Ki(Ki1,Ki2,Ki3,Ki4),其中,K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最大接单数,K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最大接单数,K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最大接单数,K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最大接单数,各预设最大接单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管理模块确定第i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时,管理模块依次将该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与J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J≤Ji1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1;

当Ji1<J≤Ji2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2;

当Ji2<J≤Ji3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3;

当Ji3<J≤Ji4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

近年来,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购物逐渐替代商场购物成为众多年轻人日常的消费方式,伴随着货物的增多,也促使物流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各种各样的配送软件软件都注重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等,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些配送软件就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当用户需要配送员代取货物时,由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道路以及取货与收货之间距离的原因,很难实现专门的配送员进行配送。同时,由于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同,会出现相同路程收费不同的情况发生,从而导致经济发达地区的配送员人数过多且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配送员过于稀缺的问题,同时,对于过多数量的配送员,现有的系统中无法对大量人员进行管理,过多的配送员在同一地区分配固定的资源会导致人均收入降低,各区域的配送效率均衡性差。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各区域配送员进行均衡管理导致的配送效率均衡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以获取配送信息;所述配送信息包括代取配送信息和代买配送信息,当用户使用所述系统时,通过用户终端选取代取服务或代买服务并根据选取的服务录入对应的配送信息;

匹配模块,其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用户录入信息录入模块的配送信息匹配配送员,在单个配送区域内的各配送员分别拥有对应的积分,匹配模块按照积分降序的顺序依次将配送信息发送至各配送员携带的配送终端;

确认模块,其与所述匹配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所述配送终端的反馈生成配送订单;当一个配送终端接取配送信息时,其余配送终端无法重复接取该配送信息,配送终端接取完成时,所述确认模块根据配送信息拟定配送订单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终端,当用户终端确认时,确认模块建立配送订单,携带接取所述配送信息的配送员开始进行配送;

验证模块,其与所述确认模块相连,用以对配送员配送的货物进行验证;当配送员将货物配送至指定地点时,配送员在所述配送终端上确认货物配送完成,配送终端将配送完成确认信息输送至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验证信息,用户对货物进行检查并判定货物合格时使用用户终端确认验证信息并支付配送费以完成该次配送;

管理模块,用以分别对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信息、配送员信息、配送员积分以及各区域内配送员的数量进行管理;在管理模块内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积分结算矩阵、预设路程长度矩阵、预设收费矩阵、预设配送区域矩阵、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对配送员的单次配送进行评价从而实时调节配送员的积分值,并根据各区域内不同的积分值标准依次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管理模块会在指定的周期内分别检测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员数量以及各配送员的积分情况;管理模块还能够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

进一步地,当用户选用代取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取货地址、取货人、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货物价格、代买地址、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

进一步地,在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售卖点数量值,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并向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输入货物名称时,管理模块会根据货物名称检索用户所在配送区域内的售卖该货物的售卖点的实际数量值,当实际数量值大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判定无需添加代买地点,当实际数量值小于等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需使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代买货物的代买地点。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和积分结算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R0(R1,R2,R3,R4,R5),其中,R1为S级评价的第一评分等级,R2为A级评价的第二评分等级,R3为B级评价的第三评分等级,R4为C级评价的第四评分等级,R5为D级评价的第五评分等级;对于所述积分结算矩阵S0,S0(S1,S2,S3,S4,S5),其中,S1为积分+2的第一结算积分,S2为积分+1的第二结算积分,S3为积分+0的第三结算积分,S4为积分-1的第四结算积分,S5为积分-2的第五结算积分;

当配送员完成单次配送时,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终端针对该配送员对此次配送进行评价,当用户对配送员的评价为R时,管理模块将R与R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变更配送员的积分S:

当R=R1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1;

当R=R2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2;

当R=R3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3;

当R=R4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4;

当R=R5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5。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还设有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和预设收费矩阵M0;对于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长度,L2为第二预设长度,L3为第三预设长度,L4为第四预设长度,各预设长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收费矩阵M0,M0(M1,M2,M3,M4),其中,M1为第一预设费用,M2为第二预设费用,M3为第三预设费用,M4为第四预设费用,各预设费用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确认模块拟定配送订单时,确认模块会分别将取货地址/代买地址和收货地址的坐标标记在对应配送区域内的地图上,并自动生成三条预选配送路线,包括最短距离配送路线、途径最少红绿灯的配送路线以及与配送员常走路线重合度最高的路线,配送员在选定一条路线后,管理模块会将该选定路线的总路程L与所述L0矩阵中的各项数值进行比对:

当L≤L1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1;

当L1<L≤L2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2;

当L2<L≤L3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3;

当L3<L≤L4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4;

当管理模块完成对该次配送费用的判定时,所述确认模块将管理模块判定的收取费用拟入配送订单。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对于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A0(A1,A2,A3,...An),其中,A1为第一预设配送区域,A2为第二预设配送区域,A3为第三预设配送区域,An为第n预设配送区域;对于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H0(H1,H2,H3,...Hn),其中,H1为第一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2为第二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3为第三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n为第n预设配送人数矩阵;对于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B0(B1,B2,B3,...Bn),其中,B1为第一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2为第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3为第三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n为第n预设审核标准矩阵;

当有人申请配送员职位时,管理模块会根据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以及该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1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1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1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1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2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2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2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2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3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3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3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3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n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n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n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n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进一步地,对于第i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i,i=1,2,3,...n,Hi(Hi1,Hi2,Hi3,Hi4),其中,H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配送员人数,H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配送员人数,H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配送员人数,H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配送员人数,各预设配送员人数的数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对于第i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i,Bi(Bi1,Bi2,Bi3,Bi4),其中,B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审核标准,B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审核标准,B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审核标准,B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审核标准,各预设审核标准的严格程度按照数字顺序递增;

当申请人申请入职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第i配送区域现有配送员人数H并将H与H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H≤Hi1时,管理模块选用Bi1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1<H≤Hi2时,管理模块选用Bi2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2<H≤Hi3时,管理模块选用Bi3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3<H≤Hi4时,管理模块选用Bi4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Hi4时,管理模块判定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人数达到饱和,不再处理针对第i配送区域的入职申请;

审核标准选定完成时,管理模块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当管理模块审核合格时,管理模块判定申请人入职,对申请人建立配送员编号、对申请人发放对应编号的配送终端并将申请人的初始积分设置为0。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还设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对于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J0(J1,J2,J3,...Jn),其中,J1为第一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2为第二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3为第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n为第n预设积分标准矩阵;对于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K0(K1,K2,K3,...Kn),其中,K1为第一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2为第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3为第三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n为第n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

所述管理模块会根据各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限制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1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1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1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2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2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2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3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3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3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n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n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n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进一步地,对于所述第i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i,i=1,2,3,4,Ji(Ji1,Ji2,Ji3,Ji4),其中,J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积分标准,J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积分标准,J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积分标准,J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积分标准,个预设积分标准的积分制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第i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i,Ki(Ki1,Ki2,Ki3,Ki4),其中,K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最大接单数,K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最大接单数,K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最大接单数,K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最大接单数,各预设最大接单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管理模块确定第i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时,管理模块依次将该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与J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J≤Ji1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1;

当Ji1<J≤Ji2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2;

当Ji2<J≤Ji3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3;

当Ji3<J≤Ji4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管理模块中设置多个预设矩阵,使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对配送员的单次配送进行评价从而实时调节配送员的积分值,并根据各区域内不同的积分值标准依次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管理模块会在指定的周期内分别检测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员数量以及各配送员的积分情况;管理模块还能够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通过使用积分作为判定基础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同时管理模块还能够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在有效保证各区域内配送员平均收入的同时,能够均衡各区域内配送员的数量,有效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配送效率均衡性。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中存有代取服务和代买服务,用户能够根据不同需求选取对应的服务,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售卖点数量值,当实际数量值大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判定无需添加代买地点,当实际数量值小于等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需使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代买货物的代买地点,通过对代买货物收货点数量的检测选取对应的买货点,能够灵活调节配送员的配送路线,从而使配送员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至指定地点,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送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R1,R2,R3,R4,R5)和积分结算矩阵S0(S1,S2,S3,S4,S5),当配送员完成单次配送时,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终端针对该配送员对此次配送进行评价,当用户对配送员的评价为R时,管理模块将R与R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变更配送员的积分S,通过单次配送结果实时调节配送员积分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各配送员的配送效率,同时将积分作为后续的判定标准,能够对各配送员制定相匹配的规定,提高了所述系统对配送员的管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还设有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L1,L2,L3,L4)和预设收费矩阵M0(M1,M2,M3,M4),当配送员在选定路线后,管理模块会将该选定路线的总路程L与所述L0矩阵中的各项数值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通过根据路程长度收取对应的费用,能够有效保证配送员的经济收入。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A1,A2,A3,...An)、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H1,H2,H3,...Hn)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B1,B2,B3,...Bn),当有人申请配送员职位时,管理模块会根据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以及该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同时,对于第i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i,i=1,2,3,...n,Hi(Hi1,Hi2,Hi3,Hi4),对于第i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i,Bi(Bi1,Bi2,Bi3,Bi4),当申请人申请入职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第i配送区域现有配送员人数H并将H与H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通过针对不同区域选取对应的人数标准再通过人数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当区域内配送员人数过多,增加入职标准,当区域内配送员人数过低,放宽入职标准,能够有效调节不同区域间配送员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配送效率均衡性。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模块还设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J1,J2,J3,...Jn)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K1,K2,K3,...Kn),所述管理模块会根据各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限制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同时对于所述第i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i,i=1,2,3,4,Ji(Ji1,Ji2,Ji3,Ji4),对于第i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i,Ki(Ki1,Ki2,Ki3,Ki4),通过针对不同区域选取对应的积分标准并根据不同的积分标准确定对应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能够有效保证各积分级别的配送员的平均收入,从而提高所述系统对配送员的管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系统的配送效率均衡性。

图1为本发明所述货物配送管理系统结构框图。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所述货物配送管理系统结构框图。本发明所述货物配送管理系统,包括:

信息录入模块,用以获取配送信息;所述配送信息包括代取配送信息和代买配送信息,当用户使用所述系统时,通过用户终端选取代取服务或代买服务并根据选取的服务录入对应的配送信息;

匹配模块,其与所述信息录入模块相连,用以根据用户录入信息录入模块的配送信息匹配配送员,在单个配送区域内的各配送员分别拥有对应的积分,匹配模块按照积分降序的顺序依次将配送信息发送至各配送员携带的配送终端;

确认模块,其与所述匹配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所述配送终端的反馈生成配送订单;当一个配送终端接取配送信息时,其余配送终端无法重复接取该配送信息,配送终端接取完成时,所述确认模块根据配送信息拟定配送订单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终端,当用户终端确认时,确认模块建立配送订单,携带接取所述配送信息的配送员开始进行配送;

验证模块,其与所述确认模块相连,用以对配送员配送的货物进行验证;当配送员将货物配送至指定地点时,配送员在所述配送终端上确认货物配送完成,配送终端将配送完成确认信息输送至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模块向用户终端发送验证信息,用户对货物进行检查并判定货物合格时使用用户终端确认验证信息并支付配送费以完成该次配送;

管理模块,用以分别对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信息、配送员信息、配送员积分以及各区域内配送员的数量进行管理;在管理模块内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积分结算矩阵、预设路程长度矩阵、预设收费矩阵、预设配送区域矩阵、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管理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对配送员的单次配送进行评价从而实时调节配送员的积分值,并根据各区域内不同的积分值标准依次调节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管理模块会在指定的周期内分别检测各配送区域内的配送员数量以及各配送员的积分情况;管理模块还能够根据各配送区域内不同的配送员人数灵活调节对各配送区域内申请入职配送员的申请人的审核标准。

当用户通过系统发布代送、代买订单时,配送员/捎货员接单:

当订单为代送单时,收货方或者发货方发布代送订单、支付代送服务费,捎货员在任务大厅内抢单,然后根据订单要求进行取货、送货,送达后收货方查验货品,捎货员向收货方索要验证码核验完成配送。双方互相评价,本次代送完成,捎货员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本次代送服务费,同时平台也获得一定平台服务费。期间,如果付款后捎货员接单后,用户取消订单,需要扣除用户一定的手续费作为违约补偿给捎货员。

当订单为代买单时,收货方发布代买订单,支付代买物品费用+服务费,捎货员在任务大厅内抢单,然后根据订单要求进行代买、取货、送货,送达后收货方查验货品,捎货员向收货方索要验证码核验完成配送。

具体而言,代买物品有指定店铺或商家时,捎货员按照用户订单要求赶赴指定地点购买,期间如果代买物品的实际价格与代买订单有出入,捎货员需要在系统进行相应设置,并由用户确认,最后完成代买物品的差价问题(在线多退少补)

代买物品如果没有指定店铺或商家时,由捎货员自行选择购买商家,期间如果代买物品的实际价格与代买订单有出入,捎货员需要在系统进行相应设置,并由用户确认,最后完成代买物品的差价问题(在线多退少补)双方互相评价,本次代送完成,捎货员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本次代送服务费,同时平台也获得一定平台服务费。

期间,如果付款后捎货员接单后,用户取消订单,需要扣除用户一定的手续费作为违约补偿给捎货员。如果捎货员在接单后取消订单也需扣除一定违约金(从捎货员缴纳的押金中扣除)

具体而言,当捎货员进行入驻时,包括:

(1)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车等非机动车都可以申请入驻,但是需要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押金(平台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缴纳),交通工具多角度图片上穿,完成基础知识在线学习及考试。

(2)机动车:7座及以下小客车都可以申请入驻但是需要实名认证、人脸识别、押金(平台根据情况选择是否需要缴纳)、驾照、行驶证上传及识别、,交通工具多角度图片上穿,完成基础知识在线学习及考试。

如由必要时可对捎货员通过调取公安互联网数据对其进行在线安全审查,确保安全。

捎货物品在体积、重量、范围由约束。

具体而言,当用户选用代取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用户信息、取货地址、取货人、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时,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的配送信息包括:货物名称、货物价格、代买地址、收货地址以及收货人。

具体而言,在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售卖点数量值,当用户选用代买服务并向所述信息录入模块输入货物名称时,管理模块会根据货物名称检索用户所在配送区域内的售卖该货物的售卖点的实际数量值,当实际数量值大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判定无需添加代买地点,当实际数量值小于等于预设数量值时,管理模块需使用户向用户终端录入代买货物的代买地点。

具体而言,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和积分结算矩阵S0;对于所述预设评分等级矩阵R0,R0(R1,R2,R3,R4,R5),其中,R1为S级评价的第一评分等级,R2为A级评价的第二评分等级,R3为B级评价的第三评分等级,R4为C级评价的第四评分等级,R5为D级评价的第五评分等级;对于所述积分结算矩阵S0,S0(S1,S2,S3,S4,S5),其中,S1为积分+2的第一结算积分,S2为积分+1的第二结算积分,S3为积分+0的第三结算积分,S4为积分-1的第四结算积分,S5为积分-2的第五结算积分;

当配送员完成单次配送时,用户能够通过用户终端针对该配送员对此次配送进行评价,当用户对配送员的评价为R时,管理模块将R与R0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变更配送员的积分S:

当R=R1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1;

当R=R2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2;

当R=R3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3;

当R=R4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4;

当R=R5时,管理模块将配送员的积分S变更为S+S5。

具体而言,所述管理模块中还设有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和预设收费矩阵M0;对于预设路程长度矩阵L0,L0(L1,L2,L3,L4),其中,L1为第一预设长度,L2为第二预设长度,L3为第三预设长度,L4为第四预设长度,各预设长度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所述预设收费矩阵M0,M0(M1,M2,M3,M4),其中,M1为第一预设费用,M2为第二预设费用,M3为第三预设费用,M4为第四预设费用,各预设费用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所述确认模块拟定配送订单时,确认模块会分别将取货地址/代买地址和收货地址的坐标标记在对应配送区域内的地图上,并自动生成三条预选配送路线,包括最短距离配送路线、途径最少红绿灯的配送路线以及与配送员常走路线重合度最高的路线,配送员在选定一条路线后,管理模块会将该选定路线的总路程L与所述L0矩阵中的各项数值进行比对:

当L≤L1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1;

当L1<L≤L2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2;

当L2<L≤L3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3;

当L3<L≤L4时,管理模块判定该次配送收取的费用为M4;

当管理模块完成对该次配送费用的判定时,所述确认模块将管理模块判定的收取费用拟入配送订单。

具体而言,所述管理模块中设有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对于预设配送区域矩阵A0,A0(A1,A2,A3,...An),其中,A1为第一预设配送区域,A2为第二预设配送区域,A3为第三预设配送区域,An为第n预设配送区域;对于预设配送人数矩阵组H0,H0(H1,H2,H3,...Hn),其中,H1为第一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2为第二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3为第三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n为第n预设配送人数矩阵;对于预设审核标准矩阵组B0,B0(B1,B2,B3,...Bn),其中,B1为第一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2为第二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3为第三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n为第n预设审核标准矩阵;

当有人申请配送员职位时,管理模块会根据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以及该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1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1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1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1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2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2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2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2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3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3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3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3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申请人请求入职的配送区域为An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An配送区域内现有的配送员人数H、将H与Hn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Bn矩阵中选取对应的审核标准以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具体而言,对于第i预设配送人数矩阵Hi,i=1,2,3,...n,Hi(Hi1,Hi2,Hi3,Hi4),其中,H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配送员人数,H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配送员人数,H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配送员人数,H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配送员人数,各预设配送员人数的数量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对于第i预设审核标准矩阵Bi,Bi(Bi1,Bi2,Bi3,Bi4),其中,B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审核标准,B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审核标准,B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审核标准,B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审核标准,各预设审核标准的严格程度按照数字顺序递增;

当申请人申请入职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时,管理模块会实时检测第i配送区域现有配送员人数H并将H与H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H≤Hi1时,管理模块选用Bi1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1<H≤Hi2时,管理模块选用Bi2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2<H≤Hi3时,管理模块选用Bi3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i3<H≤Hi4时,管理模块选用Bi4标准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当H>Hi4时,管理模块判定第i配送区域配送员人数达到饱和,不再处理针对第i配送区域的入职申请;

审核标准选定完成时,管理模块对申请人进行审核,当管理模块审核合格时,管理模块判定申请人入职,对申请人建立配送员编号、对申请人发放对应编号的配送终端并将申请人的初始积分设置为0。

具体而言,所述管理模块还设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对于预设积分标准矩阵组J0,J0(J1,J2,J3,...Jn),其中,J1为第一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2为第二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3为第三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n为第n预设积分标准矩阵;对于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组K0,K0(K1,K2,K3,...Kn),其中,K1为第一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2为第二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3为第三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n为第n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

所述管理模块会根据各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限制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1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1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1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2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2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2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3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3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3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在An配送区域内,所述管理模块会分别将该配送区域内个配送员的积分与所述Jn矩阵中的参数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从Kn矩阵中确定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

具体而言,对于所述第i预设积分标准矩阵Ji,i=1,2,3,4,Ji(Ji1,Ji2,Ji3,Ji4),其中,J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积分标准,J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积分标准,J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积分标准,J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积分标准,个预设积分标准的积分制按照顺序逐渐增加;对于第i预设单次最大接单数矩阵Ki,Ki(Ki1,Ki2,Ki3,Ki4),其中,Ki1为第i配送区域第一预设最大接单数,Ki2为第i配送区域第二预设最大接单数,Ki3为第i配送区域第三预设最大接单数,Ki4为第i配送区域第四预设最大接单数,各预设最大接单数按照顺序逐渐增加;

当管理模块确定第i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时,管理模块依次将该配送区域内各配送员的积分与Ji矩阵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比对:

当J≤Ji1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1;

当Ji1<J≤Ji2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2;

当Ji2<J≤Ji3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3;

当Ji3<J≤Ji4时,管理模块将该配送员的单次最大接单数设置为Ki4。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3:2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6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