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210226396.2
  • 20120703
  • CN102843419A
  • 20121226
  • 广东电网公司信息中心;广州中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黄剑文;苏凯;陈军;方翎;林跃晓;姜唯;刘文彬;张若曦;魏理豪;金波;桂媛;唐亮亮;严宇平;穆文杰;周万春
  • H04L29/08
  • H04L29/08 H04L12/24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水均岗6-8号粤电大厦
  • 中国,CN,广东(44)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颜希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动态分配,可满足目标系统的弹性需求,对用户突发性的增加或减少作出及时的响应,有效解决高峰时段并发带来的系统性能压力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的步骤包括:

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的步骤还包括:

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

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所述预设阀值范围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

将所述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调整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

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云管理平台实时获取管理员发布的回收信息,并根据所述回收信息释放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

7.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的应用服务器;

与所述目标系统相对应,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组成的应用集;

管理服务器,用于实时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将生成的申请信息及控制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

云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信息、控制信息及回收信息分配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创建及释放。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

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申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统计单元统计的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

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申请单元生成的申请信息转发至所述云管理平台;

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所述预设阀值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

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单元生成的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统计单元包括:

第一统计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并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第二统计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统计单元包括:

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所获取的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传统的网络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一般需要先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根据业务需求购买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资源,然后进行业务软件开发。因此,系统一旦实施完毕,其扩展能力受制于计算、存储等容量以及软件的扩展能力。而且基础设施资源是固定的,无法灵活分配和回收,只能在设计阶段按照峰值进行资源配置,造成资源浪费,IT资源利用率很低。受到上述建设模式和IT架构的制约,系统在高峰应用时,只能限制系统的访问人数,采用分批访问的折中方式进行,如考试系统、游戏系统、投票系统等。

另外,在传统的软件设计模式中软件的应用架构对硬件的需求通常是紧密耦合的,在系统设计阶段就根据功能,性能等需求制定出系统对硬件资源的强制性要求。而在开发运行后,只能在一定配置的硬件平台上运行且不能随意变更。这样的架构设计束缚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随着业务增长,一旦需要系统扩容或者需要临时应对大规模并发需求,系统往往很难快速提供支撑。

目前,一般系统多采用静态扩展技术对系统进行扩展,该技术不需要考虑数据容错、分布式的元数据管理、资源动态分配等问题,因而在实现上相对容易。但由此也带来一些的问题,如系统扩展过程繁琐、可用性不高、管理和维护困难等,随着对系统扩展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静态的应用支撑模式也已经不能适应业务动态的变化需求,资源的利用率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因此,研究一种动态扩展方法,来满足不同系统的业务弹性需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可根据管理员的需求、预设用户数量、应用服务器的使用状态等因素,有效地为目标系统动态分配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弹性伸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包括: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的步骤包括: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的步骤还包括: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服务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所述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所述预设阀值范围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将所述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调整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服务资源分配方法还包括:所述云管理平台实时获取管理员发布的回收信息,并根据所述回收信息释放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服务资源分配系统,包括:用于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的应用服务器;与所述目标系统相对应,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应用服务器组成的应用集;管理服务器,用于实时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将生成的申请信息及控制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用于管理所述应用服务器,根据所述申请信息、控制信息及回收信息分配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创建及释放。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管理服务器包括: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申请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统计单元统计的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第一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申请单元生成的申请信息转发至所述云管理平台;获取单元,用于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所述预设阀值范围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第二转发单元,用于将所述比对单元生成的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统计单元包括:第一统计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并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第二统计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统计单元包括: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计算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所获取的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实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管理员可根据目标系统的需求,上传预设用户数量,管理服务器可根据预设用户数量计算目标系统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另外,管理服务器可以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管理服务器根据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根据申请信息创建并分配应用服务器至目标系统所对应的应用集内,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

此外,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并将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其中,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即应用服务器利用率较低,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即应用服务器利用率偏高,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管理服务器将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根据控制信息创建或释放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动态分配,可满足目标系统的弹性需求,对用户突发性的增加或减少作出及时的响应,有效解决高峰时段并发带来的系统性能压力问题。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的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的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S100,管理服务器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集由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组成,目标系统与应用集一一对应,应用集内的应用服务器为应用集所对应的目标系统提供服务。当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员可先估算目标系统的规模,并上传相关信息,管理服务器能根据管理员上传的相关信息统计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S101,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需要说明的是,申请信息包括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应用服务器所属应用集,应用集所属目标系统。

S102,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云管理平台根据管理服务器所转发的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

图2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S200,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当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员可先估算登陆目标系统的用户数量,并上传预设用户数量至管理服务器。

S201,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服务器可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通过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其中,预设的计算公式,可用于表示预设用户数量与初始需求数量之间的变量关系,管理员根据实际操作经验调整计算公式。

S202,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S203,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云管理平台根据管理服务器所转发的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

例如,考试系统中,管理员先估算参与考试的用户数量为200。在考试开始前,管理员先上传用户数量为200,此时,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为两台。管理服务器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相应地,云管理平台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两台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考试系统提供服务。

图3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S300,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当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员可先估算登陆目标系统的用户数量,并上传预设用户数量至管理服务器。

S301,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服务器可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通过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S302,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员可根据经验直接估算出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并上传至管理服务器。同时,管理员还可以依据管理服务器计算的初始需求数量,结合经验估算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并上传至管理服务器。

步骤S300与步骤S302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初始需求数量既可以由管理服务器根据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直接计算出来,也可以由管理员根据经验直接估算,还可以由管理员根据管理服务器的计算结果并结合已有经验进行估算。

S303,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S304,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例如,考试系统中,管理员先估算参与考试的用户数量为200。在考试开始前,管理员先上传用户数量为200,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为两台。此时,管理员可结合已有经验,防止峰值时,应用服务器压力过大,将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增加至三台,并将初始需求数量上传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相应地,云管理平台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三台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考试系统提供服务。

图4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方法的第四实施例流程示意图,包括:

S400,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当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员可先估算登陆目标系统的用户数量,并上传预设用户数量至管理服务器。

S401,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服务器可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通过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S402,所述管理服务器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员还可以依据管理服务器计算的初始需求数量,结合经验估算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并上传至管理服务器。

S403,所述管理服务器根据所述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S404,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申请信息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所述应用集。

云管理平台根据管理服务器所转发的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

S405,所述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

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

目标系统启动时,应用服务器为相应的目标系统提供服务,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分配至与目标系统向对应的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

S406,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

所述预设阀值范围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

管理服务器将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

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即同时达到当前内存利用率小于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当前CPU利用率小于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当前响应时间小于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时,表示应用服务器的利用率过低,已经造成资源的浪费,此时应释放部分应用服务器以节省资源。

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即出现当前内存利用率大于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当前CPU利用率大于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当前响应时间大于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中的任意情况时,表示应用服务器的利用率过高,已经造成系统的压力,此时应增加部分应用服务器以缓解已有应用服务器的负荷。

相应地,当不属于上述两种状态时,表示已在运行的应用服务器得到充分的利用,且不对目标系统造成压力,无需创建或释放任何的应用服务器。

S407,将所述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

S408,所述云管理平台根据所述控制信息调整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

云管理平台根据管理服务器所转发的控制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或释放应用服务器,以动态调整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数量。

S409,所述云管理平台实时获取管理员发布的回收信息,并根据所述回收信息释放应用集中的应用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系统结束工作后,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发布释放应用服务器的回收信息至云管理平台以释放所有的应用服务器。

例如,考试系统中,若管理员先估算参与考试的用户数量为200。

在考试开始前,管理员先上传用户数量为200,管理服务器根据预设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为两台。此时,管理员可结合自身经验,防止峰值时,应用服务器压力过大,将应用服务器的初始需求数量增加至三台,并将初始需求数量上传至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相应地,云管理平台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三台应用服务器,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

当考试开始时,应用服务器为考试系统提供服务,管理服务器实时获取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在考试过程中,随之访问用户的不断增多,使得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不断上升,当任一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管理服务器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管理服务器将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根据控制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并将新创建的应用服务器分配至与考试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使所述应用服务器为考试系统提供服务。当访问峰值结束后,访问用户的不断减少,使得应用服务器的状态参数不断下降,当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管理服务器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的控制信息。管理服务器将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云管理平台根据控制信息,释放部分应用服务器,以实现应用服务器的动态分配。考试结束后,仍有部分应用服务器维持考试系统的基本运作,此时管理员发布释放所有应用服务器的回收信息至云管理平台,释放所有的应用服务器,实现考试系统的整体回收。

如图5所示,服务资源分配系统5包括:

用于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的应用服务器1,所述应用服务器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与所述目标系统相对应,由一个或多个所述应用服务器1组成的应用集2。

需要说明的是,应用集2由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1组成,目标系统与应用集2一一对应,应用集2内的应用服务器1为应用集2所对应的目标系统提供服务。

管理服务器3,用于实时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数量,将生成的申请信息及控制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4。

云管理平台4,用于管理所述应用服务器1,根据所述申请信息、控制信息及回收信息分配应用服务器1,实现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的创建及释放。

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服务器3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相应地,云管理平台4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1,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1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2。

目标系统工作时,应用服务器1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管理服务器3实时获取应用服务器1的状态参数,将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生成控制信息,并转发至管理平台4。云管理平台4根据管理服务器3所转发的控制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1,或释放应用服务器1,以动态调整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数量。

目标系统结束工作时,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发布释放应用服务器1的回收信息至云管理平台4以释放所有的应用服务器1。

如图6所示,管理服务器3包括:

统计单元31,用于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

申请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统计单元31统计的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

第一转发单元33,用于将所述申请单元32生成的申请信息转发至所述云管理平台4。

目标系统启动前,统计单元31统计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申请单元32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第一转发单元33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相应地,云管理平台4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1,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1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2。

如图6所示,管理服务器3还包括:

获取单元34,用于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2中的应用服务器1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当前内存利用率、当前CPU利用率、当前响应时间。

比对单元35,用于将所述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所述预设阀值范围包括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

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1的控制信息。即同时达到当前内存利用率小于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当前CPU利用率小于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当前响应时间小于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时,表示应用服务器1的利用率过低,已经造成资源的浪费,此时应释放部分应用服务器1以节省资源。

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1的控制信息。即出现当前内存利用率大于预设内存利用率范围值、当前CPU利用率大于预设CPU利用率范围值、当前响应时间大于预设响应时间范围值中的任意情况时,表示应用服务器1的利用率过高,已经造成系统的压力,此时应增加部分应用服务器1以缓解已有应用服务器的负荷。

相应地,当不属于上述两种状态时,表示已在运行的应用服务器1得到充分的利用,且不对目标系统造成压力,无需创建或释放任何的应用服务器1。

第二转发单元36,用于将所述比对单元35生成的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

当目标系统工作时,应用服务器1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获取单元34实时获取应用服务器1的状态参数。在目标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随着访问用户的不断增多,使得应用服务器1的状态参数不断上升,比对单元35将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实时比对,生成控制信息,并由第二转发单元36将所述比对单元35生成的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云管理平台4根据控制信息,动态创建或释放应用服务器1,缓解系统压力,减少资源浪费。

图7是本发明一种服务资源分配系统5的实施例中管理服务器3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与图6不同的是,统计单元31包括:

第一统计单元311,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并根据所述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

第二统计单元312,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管理员可估算出访问目标系统的用户数量并上传,由第一统计单元311获取用户数量并计算出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或者管理员也可以直接估算出目标系统所需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并上传,第二统计单元312可直接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

更佳地,第一统计单元311还包括:

获取子单元3111,用于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

计算子单元3112,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子单元3111所获取的预设用户数量计算所述应用集2中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

目标系统启动前,管理员可估算出访问目标系统的用户数量并上传,获取子单元3111获取管理员上传的预设用户数量后,由计算子单元3112计算出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或者管理员也可以直接估算出目标系统所需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并上传,同时,第二统计单元312可直接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申请单元32根据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将所述申请信息通过第一转发单元33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相应地,云管理平台4根据申请信息,以系统镜像的方式创建应用服务器1,并将所述应用服务器1分配至与目标系统相对应的应用集中2。

由上可知,管理员可根据目标系统的需求,上传预设用户数量,第一统计单元311可根据预设用户数量计算目标系统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另外,第二统计单元312可以获取管理员上传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申请单元32根据第一统计单元311或第二统计单元312所统计的应用服务器1的初始需求数量生成申请信息,并由第一转发单元33将申请信息发送至云管理平台4,云管理平台4根据申请信息创建并分配应用服务器1至目标系统所对应的应用集2内,为目标系统提供服务。此外,管理服务器3的获取单元34实时获取分配至所述应用集2中的应用服务器1的状态参数,并由比对单元35将状态参数与预设阀值范围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生成控制信息,其中,当所述状态参数全部小于预设阀值范围时,即应用服务器1利用率较低,生成释放应用服务器1的控制信息;当任一所述状态参数大于预设阀值范围时,即应用服务器1利用率偏高,生成创建应用服务器1的控制信息。第二转发单元36将控制信息转发至云管理平台4,云管理平台4根据控制信息创建或释放应用集中应用服务器1,实现应用服务器1的动态分配,可满足目标系统的弹性需求,对用户突发性的增加或减少作出及时的响应,有效解决高峰时段并发带来的系统性能压力问题。另外,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发布释放应用服务器1的回收信息至云管理平台4以释放所有的应用服务器1,实现目标系统的回收。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8:00: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3/865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